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30孙嘉怡王思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游泳分层教学内容

孙嘉怡王思明

(1.广州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63;2.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50)

引言

游泳与其他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水中教学模式具有难度,对教师的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均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高校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高校教学条件有限、管理体系不够合理,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游泳教学效果提升,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

1、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体现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是提高高校游泳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则是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教师了解的不同层次学生游泳基础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能够获得教师的差异化指导,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真正满足了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游泳学习需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游泳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总之,分层教学是强化高校游泳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1.2、发挥学生特长

教师在运用分层教学开展游泳课程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后,设定合理教学目标。当前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蛙泳学习为主,由于高校中每个学生的水性、游泳基础、学习能力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统一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游泳教师应用分层教学,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水平为其提供有效的学习内容,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从基础的陆地模仿逐渐到适应定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会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拉开距离,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2、当前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在高校开展游泳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时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由于高校中部分学生有良好游泳学习基础,并且各项身体素质较强,在游泳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反之,部分学生的游泳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差,学习的进度较慢,甚至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然而,高校传统游泳教学方法,是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理念,大班授课,并且运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导致整体教学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导致高校游泳教学始终没有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游泳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会由于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逐渐失去对游泳学习的自信心,游泳基础以及身体机能较强的同学,会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缺少挑战性,逐渐失去了游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造成了高校当前游泳教学两极分化的实际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方面,则是学生的心理作用和身体素质,所有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差异化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导致高校游泳难以实现共同教学。

2.2、高校教学条件有限

高校开展游泳教学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教学支撑,分别为游泳场地和泳池。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体育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的问题,仅建设基础体育设施供给体育教学使用。所以当前大部分高校变为建设游泳场地,导致游泳教学难以顺利推进。部分高校的游泳课程,通常是借助相邻高校的游泳场地,学生在上游泳课过程中,通常需要自组队学习,但游泳场地使用的人数较多,难以保证学生的安全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游泳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游泳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游泳技能。但是高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日常练习的场地,学生课余时间游泳实践需要到校外游泳场地,不仅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复杂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游泳积极性。游泳学习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教师指点,才能保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问题,高校游泳教学条件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顺利推进。

2.3、管理体系不够合理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在国家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完善的游泳设施和场地,为游泳实践教学创设了良好前提条件。但在具体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导致游泳教学的整体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其中包括游泳教学内容、教学规划、教学目标、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协调。但由于高校游泳教学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造成高校游泳教学规划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整体上缺少创新性,难以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在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体系方面,高校并未划分清晰的责任制度,将权力与职责落实到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紧急突发事件,缺少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了解学生游泳基础

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首先应做的则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实际调查真正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存在游泳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是分层教学应用的基础前提。游泳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调查方式,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全面了解后,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分层教学,定位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例如,针对进入高校前并没有任何游泳学习经验,并且各项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对游泳存在一定恐惧的学生,划分为基础层。针对之前有一定游泳学习经验,了解游泳相关的知识,并且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划分为巩固层。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已经掌握游泳知识和技能,具备丰富的游泳经验,需要学习更高难度的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学生,划分为强化层。高校游泳教师则可以按照分层结果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游泳技能,充分调动学生游泳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正强化整体教学效果。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确十分重要,但理论知识讲解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知识充分联系实践,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中不仅涵盖游泳知识,同时,大部分是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此阶段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分组。在讲解游泳专业技能相关知识,基础层学生主要讲解游泳基础知识,为学生游泳实践做好铺垫和准备。巩固层学生重点讲解游泳技巧、专业技能等,为实践游泳提供指导。强化层学生理论教学主要为安全问题、提升技巧等,并根据学生实践后的反馈,进一步为学生讲解深层次理论知识。总之,理论知识与学生学习内容有重要关联,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真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个别的针对性指导,进而保证分层教学的应用效果。

3.3、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分组结果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游泳学习需求。针对基础层的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侧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游泳学习的兴趣上。在陆地上为学生进行游泳动作的演示,让学生进行陆地模仿,在练习过程中找到肢体协调的状态。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可鼓励学生进行下水练习,学生刚刚进入水中,可先进行憋气、水中行走、水中跳跃等练习,学生逐渐适应后可为学生提供漂浮板,让学生自主练习水中的游泳动作。基础从学生教学过程中,前期不要过于注重游泳的速度和质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不断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加强训练的难度,给予学生提供循序渐进接受的过程。教学侧重点在于学生可以在泳池中完整的完成游泳技能,并且达到肢体协调的状态。教学过程中主要教会学生换气,手与脚的动作协调,帮助学生克服脱离漂浮板的不适应和恐惧心理,促使学生逐渐进入到游泳状态中。针对强化层的学生,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提高训练难度和速度,增强学生的爆发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放松的状态,训练学生的快速转身、泳式自由转换。与此同时,锻炼学生的耐力,通过计时游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强化学生的游泳技能。在学生逐步突破自己的水平后,则可以转化到下一阶段教学,不断增加教学难度,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精益求精的教学目标。

3.4、分层实施考核评价

高校游泳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不仅要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调整,同时应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分层考核评价。即在进行游泳教学考核过程中,同样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层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该标准主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观察学生是否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但与此同时,考核评价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在游泳学习过程中是否认真训练、是否努力,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评价,使每个学生均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可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例如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等方式,并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通过生生互评,学生能够发现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进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逐渐增强游泳学习的自信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重点在于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在日后学习过程中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分层教学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游泳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是实现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了解学生游泳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实施考核评价等方式,构建高校游泳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游泳技能掌握,同时能够强化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游泳分层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