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课外乡镇

(大田县第二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顶层设计高度上回答了“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为实现乡镇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需以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导向,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加快推进新时代乡镇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研究。

1、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1、乡镇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十九大以来,国家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根据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初中阶段学校51894所,其中乡村初中阶段学校有15288所,镇区初中阶段学校有24251所,二者之和占全国初中学校的76.2%;2017年全国初中阶段招生1547.2万,其中农村初中招生997.2万,占全国初中招生的64.5%,因此,加快提升乡镇中学义务教育质量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而优质的体育教育是促进乡镇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相继出台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通知,对乡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虽有一定成效,但乡镇中学体育教育仍处于相对薄弱环节。

1.2、乡镇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升学压力背景下,体育学科的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短板。当前,乡镇中学存在训练场地、器材等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短缺等常见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局限,经调研分析,主要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方面,对体育“育人”功能的认识不足。学校及家长浅层地把体育课程当作娱乐活动课程,甚至体育教学时间被考试科目占据,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体育精神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第二,体育兴趣方面,未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未能在有限的教学基础上开展有吸引力与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也未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学校特色体育课程,无法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第三,教学内容方面,缺少健康知识、体育精神及文化的融入。简单地要求学生学习动作技能,不能激发学生体育潜能,活动单一甚至枯燥,未有效学习体育文化和培养体育精神;

第四,教学方式方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较少。体育教师未充分发挥引导性与启发性的作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性不足;未形成课外体育运动的兴趣及习惯。

2、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策略

本文以乡镇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教学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策略研究。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乡镇中学当地情况,从教育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优化,加快推进乡镇中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2.1、更新体育“育人”观念,提升体育教学定位

体育观念方面,要更新体育“育人”观念。目前,很多乡镇学校和家长“重应试,轻体育”的观念严重,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忽略了体育教育“育人”的重要功能,认为“考试课程优先”,“体育就是蹦跳玩耍”,甚至存在“体育课学不学无所谓”等错误的体育教育观念。所以,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必须要以更新落后的体育观念为先导,可以通过“会议、文件、走访”等宣传方式,更新乡镇学校老师及家长的落后体育观念,树立体育“育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体育定位方面,要提升体育教学定位。在教育现代化及体育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乡镇中学的体育教育事业仍处于薄弱且关键的环节。乡镇中学优质的体育教育是人才强国及教育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乡镇中学优质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所以,构建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要站在乡村振兴、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升乡镇中学的体育定位。

2.2、提高教学创新水平,增加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兴趣方面,要增加学生体育兴趣。目前,乡镇中学教学设施条件与城市中学仍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不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部分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单一枯燥,有时单纯的“自由活动”、或“跑操场”,缺乏吸引力与时代感,学生不能享受体育乐趣,无法形成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所以,加快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要增加学生体育兴趣。从时代感、吸引力、启发性、游戏感等方面,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提高乡镇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教学创新方面,要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教师是兴教之源,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是乡镇中学教学创新的有效保证。目前,乡镇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水平与城市中学仍存在距离。《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所以,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要提高教师教学创新水平。一方面建立帮扶交流、培训学习机制,如建立以城带乡、强校带弱校的帮扶机制,组织开展乡镇体育教师“教学创新”主题培训;另一方面,完善奖励机制,如学校开展评选“创新体育教师”活动,并进行奖励活动,以期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创新。

2.3、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融入体育精神与文化

体育知识方面,要增加健康知识。目前,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仍浅层地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缺少基础健康知识内容的充实。所以,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基于体育理论知识开展知识活动,如“体育知识小抢答”、“体育知识小讲堂”等,还可以结合体育活动,进行体育知识讲解,让学生更深入更扎实的学习体育课程。

体育精神方面,教学要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目前,乡镇中学简单要求学习动作技能,未有效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所以,加快推进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可以以体育精神为导向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如“篮球三对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个人长跑比赛”培养学生坚持的品质、“绑脚同足一齐跑”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校园运动会”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体育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锤炼意志、健全人格。

体育文化方面,要融入体育文化。目前,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未重视体育文化的学习。所以,加快推进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体育教学要融入体育文化。一方面可以借助现有的科技教学手段,如视频观看 “奥林匹克运动会”、“NBA篮球赛”、“国际乒乓球赛”等比赛视频,更直观了解体育运动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民间传统或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了解和开展 “武术”、“摔跤”、“滑雪”、“登山”、“泼水”等特色体育项目,传播特色体育文化,让学生感受体育文化魅力。

2.4、转换师生课堂角色,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课堂方面,要改变教学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目前,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学仅停留在“老师为主,学生跟学”,教学活动缺少启发性和引导性,学生学习被动低效。《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真正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换;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所以,加快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要优化教学方式,转换课堂角色。体育教师从简单授课成为服务者、咨询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和讨论探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课外锻炼方面,要丰富课余体育活动。目前,在乡镇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时间被作业或者手机占据,课外体育运动较少。课外是学生的第二个学习阵地,《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或数小时体育锻炼”,因此,加快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要丰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3、结语

在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要站在国家人才战略及学生发展必备素质层面上,更新体育学科的“育人”定位,提升教学创新水平,优化体育教学内容,融入体育精神与文化,转换师生课堂角色,丰富课外体育活动,进而激发学生体育热情与潜能,培养体育精神和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本文提出的构建乡镇中学体育核心素养优化策略,为解决当前乡镇中学体育问题提供了有效对策,为乡镇中学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育现代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课外乡镇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小满课外班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