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音乐活动中游戏化教育方法的应用

2020-12-30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张诗玥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星星音符教学内容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 张诗玥

游戏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智力的开发皆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将游戏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音乐活动的趣味性与生动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幼儿的艺术美感与音乐乐感。但是,在实际的游戏化音乐活动中,由于教师音乐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标明晰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游戏化音乐活动的质量普遍偏低,难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此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立足幼儿特点,优化游戏化音乐教学流程

音乐活动内容作为音乐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着游戏化音乐活动的质量。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幼儿的年龄特点。现阶段的幼儿具有活跃度高、好奇心强等特点,而传统音乐教学活动由于其趣味性的缺失,难以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对此,在开展游戏化音乐活动时,教师应当明晰幼儿的实际需求与年龄特点,为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构建提供基本方向,以保证游戏化音乐互动与班内幼儿的实际需求相契合,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是阶段化游戏音乐教学。由于幼儿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不同时期的幼儿对游戏化音乐活动的需求有所差异。对此,教师应当对这一差异进行准确把控,提倡阶段性游戏音乐教学,并借助难度不一的游戏化音乐活动提升幼儿的音乐乐感与学习兴趣。

案例一

教师在教授幼儿歌曲《小星星》时,针对于教学流程的优化,首先应当对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以此作为选择适宜的游戏活动的重要依据,以保证幼儿对游戏化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选择采用“众星环绕”的游戏方式,并在课前准备星星道具,为游戏活动的展开提供重要保障;最后的游戏流程阶段,笔者先将幼儿带到一个相对空旷的空间,然后引导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并跟随《小星星》的音乐节奏进行顺时针转动,教师则站在圈外进行逆时针转动,在与幼儿共同唱《小星星》时,每逢唱到“小星星”教师就选中一名幼儿跟随自己进行逆时针转动,直到只剩下一名幼儿;然后让其手拿“小星星”道具在全体幼儿的围绕下成为“小星星”。这种游戏方式能够适当增加幼儿的运动量,培养幼儿的肢体节奏感与音乐学习兴趣。

游戏理念导向,创新游戏化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游戏化音乐教学落实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着游戏话音乐活动的质量,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目标的确立。教师应当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能力为目标,明晰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为游戏化音乐教学的落实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游戏情境的构建。游戏情境是提高幼儿游戏参与度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音乐等方式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

三是游戏指导。游戏指导是提升游戏化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强化游戏指导来保证每位幼儿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以促进幼儿音乐乐感与艺术鉴赏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是游戏方式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游戏方式与游戏内容时,应当结合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难度适中的游戏,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并将音乐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以发挥游戏化音乐教学培养幼儿音乐乐感与音乐学习兴趣的作用。

案例二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碰一碰”时,针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首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碰一碰”这一课时,笔者选择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其次,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具体的游戏过程,让幼儿对游戏音乐活动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再者是活动指引——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纸偶”进行精准定位,并进行纸偶的碰撞。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幼儿良好关系的形成,而且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亦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最后是游戏评价——教师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对幼儿进行综合性评价,提升幼儿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的成就感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并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针对性评价,以实现活动评价作用的高效发挥。

顺应教学需求,丰富游戏化音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游戏化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音乐教学需求。教师应当明晰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及音乐学习兴趣,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基本条件;而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幼儿对于音乐活动的参与度,以此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对此,在优化游戏化音乐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立足于幼儿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点,以教学需求为导向,为游戏化音乐活动注入灵魂。

二是幼儿生活元素的融入。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内容,并将之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达到借助音乐活动规范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

三是教学流程的设计。游戏化音乐教学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的艺术感,而幼儿游戏化音乐活动的流程包括活动前互动、音乐知识传授、游戏情境创设、音乐实践活动(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评价等。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幼儿对游戏化音乐活动保持较高的接受度。

案例三

教师在组织“听音找朋友”的游戏活动时,针对教学内容与活动流程做了如下设计:首先,教师应当了解班内幼儿的音乐学习情况——由于班内幼儿对音符的了解偏少,对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订定在引导幼儿识记音符上;其次,笔者了解到班内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与游戏活动中比较喜欢“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对此笔者组织了“听音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再者是游戏准备,笔者在课前准备了活动必需的音符卡片,为游戏活动的展开创造必要条件,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出音符卡片,以帮助幼儿加深对音符的记忆;最后是活动组织,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幼儿播放与音符有关的视频与歌曲,并引导幼儿进行跟唱,用以提升音乐活动的活跃度。在幼儿对音符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符卡片,或是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音符卡片,并引导幼儿凭借音符卡片找到持相同卡片的朋友,以增强活动的互动性;之后,教师再通过同时播放两个音符音频的方式让幼儿判断与找寻新朋友。

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加强引导,一方面能够适当降低幼儿的游戏难度,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以达到“听音找朋友”活动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游戏化音乐教学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使其逐渐成为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学方式陈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游戏化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阻碍,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游戏情境、阶段性游戏教学的方式来促进游戏化音乐活动质量的提升,进而达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节奏感与音乐鉴赏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小星星音符教学内容
一闪一闪小星星
一串快乐的音符
奖你一颗小星星
春天的音符
小星星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音符(两首)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起来看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