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听说读写思融合训练中生成语感

2020-12-30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江 莉

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训练方式,也是学生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建立融合意识,对听说读写思进行融合性设计,让学生在读听结合、读说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训练中自然建立语感基础。语感是语言的感知和运用基础,从语感角度展开教学,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帮助学生自然建立语言应用基础。

一、读听结合,在倾听讨论中形成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思基本涵盖了语文学习训练方式,教师要对这些学习实践方式进行融合性设计,读听结合时,让学生在阅读和倾听中形成语感。教师为学生示范诵读、利用媒体播放音频材料、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课堂发言,都可以形成倾听机会;文本解读、问题思考、生生互动都离不开阅读,自主阅读、问题分析、延伸阅读,都属于读的机会。教师要将读听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倾听过程中形成语感,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

在教学第六册语文《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观看根据课文创编的动画视频,并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陶罐和铁罐是两个典型人物,你能够准确判断其性格特点吗?你对哪个角色的哪句台词印象深刻?能否做具体分析?之后学生开始观看,并重点关注陶罐和铁罐对话内容。课堂讨论阶段,学生都能够找出典型台词展开分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台词能够形象表现出铁罐的傲慢无礼,也为后文中铁罐变得一文不值结局做铺垫。“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体现出陶罐的宽容和与人为善。我们做人要像陶罐,唯有谦逊真诚,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观点进行重点评价,以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教师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给学生提供倾听机会,特别是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发表个性见解,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不仅对人物台词进行重点鉴赏,也能够在意见陈述之中形成良好语感。读听结合,学生能在阅读倾听讨论中形成语感。教师为学生提供读听机会,其目标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多种阅读倾听过程中建立语感认知基础。

二、读诵结合,在诵读复述中建立语感

课文诵读、材料解读、插图观看等,都属于阅读的机会;课堂演绎、讨论争辩、语言鉴赏展示、课文复述、故事讲述等,都属于说的机会。教师将读说结合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展开讨论交流活动,符合教学实际要求,与学生学习认知成长规律相一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读说结合有更广泛的实践空间,教师需要进行更多的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实践体验机会,对全面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有重要帮助。

诵读文本是最常见的阅读学习形式,对增强语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抓住教学契机展开创新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多重诵读训练之中形成语感认知基础。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诵读比赛活动:“海底世界是神奇的,如何才能读出那种神秘感呢?先听老师诵读,然后自己展开诵读训练,准备参与诵读比赛。”在诵读这类课文时,要注意抑扬顿挫技巧的运用,明确何时需要停顿、何时需要重读,需要细心体会。学生听说有诵读比赛,自然有了更多的学习期待。在教师示范诵读时,学生都能够认真倾听,并根据教师引导展开思考和讨论,对诵读技巧运用进行深入探究。

教师为学生设计诵读比赛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全新学习感受。学生对比赛有更高关注度,教师抓住学生参与心理展开教学,成功赢得了教学主动权。诵读需要对文本语言进行重点研究,自然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成。读说结合是最为常见的语言训练形式,学生有了阅读的经历,自然会形成表达的冲动,教师以此作为语感训练机会,无疑能够快速提升学生训练的成效。

三、读说结合,在表达运用中强化语感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课堂教学模式是陈旧、低效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课堂改革,灵活、巧妙地运用一些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自己正确的见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中,加强其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时,可要求学生先选好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每个人想好后先在小组里讨论,选出最好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风景优美的画面,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在音乐声中让学生回忆自己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在自己想的时候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是对语感的初步感知。每个人想好以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想去的地方和理由,每个人都说完了,小组再根据每个成员说的理由,讨论小组想去的地方。这一环节每个人不但要讲述自己想去的地点和理由,还要听取小组成员选的地点和理由,这一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感悟和内化。最后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这一阶段则是对语言文字的强化和运用。又如在教学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先讲故事,然后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每个人先选一个故事,多读几遍,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自己先试着讲讲,想想怎么讲会更吸引人。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初步感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便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在自己试讲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对语文文字进行了内化,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就能自如运用,从而达到强化语感的目的。

四、读思结合,在探究争辩中历练语感

读思结合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阅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探究中,在课堂争辩讨论之中,逐渐内化文本语言,形成较强的语感。特别是学生质疑性阅读学习,可以成功调动学生阅读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性阅读,对文本语言展开体验性分析,对全面提升读思品质有重要帮助。课堂争辩是典型的学习互动操作,教师要抓住学生阅读思考出现的意见分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意见展示活动,在读思结合中提升语感。

读思结合有众多展示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对多种制约因素有统筹考量。如教学《剃头大师》,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提出一些阅读质疑问题,准备提交给教师。学生自觉进行阅读学习,质疑问题不断涌现,如:“作者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做题目呢?”“这篇课文主要突出了什么主题呢?”“课文中经典的描写有很多,如何进行语言鉴赏呢?”……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阅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这些问题都比较典型,特别是关于语言鉴赏的问题,我们要做重点研究。学生根据教师问题投放,对文本展开深入阅读,并自发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在具体讨论过程中,甚至出现了意见分歧,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展开教学引导。如关于题目,有学生认为是作者自嘲,也有学生认为是增加语言的丰富性,教师以此组织学生展开争辩讨论,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很快就形成了阅读共识。

教师为学生布置质疑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学生质疑问题构成能够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学习思考之中,并对阅读内容展开深入分析,自然形成个性阅读认知和体验。学生对文本题目进行重点讨论,这是比较典型的语感训练机会。教师给出必要的引导,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形成较强的语感认知。

五、读写结合,在鉴赏习作中形成语感

读写结合是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读是输入,而写是输出,如何设计读写任务,充分激活学生读写思维,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读写训练设计时,教师要从仿写、续写、造句、改写、课本剧创编等角度展开操作,让学生在多种读写实践中形成学科能力。学生对读写训练活动比较熟悉,教师需要给出更多创新设计,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训练热情,以提升训练效度。

《方帽子店》是一则故事,阐释了丰富生活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时,为学生设计了如下读写训练任务: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独特,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思想触动,自然形成学习反思,学习这种写法,自行创编一个小故事,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教师任务布置后,学生都感觉比较有难度,纷纷展开讨论。教师及时给出提示:折射生活中的一种道理,如诚信、宽容、坚韧等,可以设计一两个角色,利用具体的听说结合,在倾听讨论中提升语感。学生在教师引导启迪下,很快进入了创作环节。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创作情况进行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辅导。经过一番努力,学生大多能够完成故事创编任务。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对学生故事创编情况进行总结,挑选了一些典型故事进行集中展示,让更多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得到教益。教师让学生诵读故事,课堂学习气氛浓烈起来。

一个创编故事活动,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从故事创编过程中完成了语感的提升,其训练价值更为突出。学生对故事内容有特殊情结,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读写活动,为学生语感训练提供了便利。读写训练属于语感内化基本形式,教师发动学生展开教学实践,给学生带来的语言训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小学生语感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师对此需要有充分的学情调查,以便校准课堂教学方向。读听结合、读说结合、读诵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是对学习行为的合理结合,其助学效果十分突出。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给出具体的学习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语感构建环节,体现融合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