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30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周莉华
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 周莉华
应试教育下,学生解题水平的提升往往被教师奉为圭臬,久而久之,学生逐渐成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此外,在中小学教育中,数学因抽象性和逻辑性等学科特点,日益成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因此,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利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已流行很多年。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件内容距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甚至在很多地区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的状态。此外,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多把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掌握了具体的解答步骤,却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常常会出现数学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却无从下手的现象。
(二)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与课件内容协同性较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落实,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之相匹配的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十几年前,数学教材往往只是简单的数学公式和说明,而现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抽象能力,即使是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材中已引用大量的生活实例来阐释说明数量关系及空间变换等学科知识。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因各地经济水平不同出现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偏远地区教学水平较低,无法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教透,严重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提升。
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之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因为小学生群体尚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奠基和塑造阶段。一方面,数学是学生必须熟悉和掌握的重要基础学科,如果在初期没有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对日后的初高中数学科目的理论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数学教材的不断深化改革,数学理论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多变,需要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思考,做到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此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严重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小学的综合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革新传统教学理念,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授课教师脑海中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枷锁,从营造良好有趣的课堂氛围入手。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具有十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比如,在“空间图像”的课程教学中,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鲜艳的多边形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具变形转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自我表达的时间。一个好的学生绝对不是一个仅仅会埋头做题的学生,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也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师生“二元对立”的错误格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数学模式和结构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例,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案
数学中的许多理论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授课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文本案例,要多引用一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真正做到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在减法运算的实际授课中,可以将学生日常去文具店购买文具的情境援引过来,做到情景交融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快融入课堂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加减乘除的换算机制,还可以复习先前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同时,授课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学生做到分层指导、有的放矢。例如,有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教师可以适当转换一下题目类型,激发此类学生的抽象思维、逆向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逻辑思维能力暂时还未达到平均水平的学生,授课教师需要帮助其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周期性给予反馈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三)利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形成逻辑思维
数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包含许多抽象的科目理论和概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抽象能力。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在数学公式定义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的学习重视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掌握每个数学公式,并且可以灵活应用。单纯的数学公式记忆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辅助数学公式的记忆,可以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数形结合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公式的定位比较准确,在数学公式定位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相辅相成,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公式定义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将其融入小学数学的每一个知识内容当中。例如,在小数内容的知识讲解中,就可以使用卡片表示数字与小数点,在计算时移动卡片位置即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相关公式。
2.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逻辑思想
一个数学板块内容的学习,往往是从数学概念开始的。作为一个新知识点的必备内容,数学概念大多为纯文字内容,形式冗长,乏味无趣,学生往往不愿接受。而采用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渗透数学逻辑思想的方法,将乏味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一些,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学习效率上大有裨益。例如在圆柱体这一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概念会告诉学生圆柱体是什么、由什么构成、周长怎么表达、体积怎么去求等问题,但是往往触发不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认识上会模棱两可。而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逻辑思想,将概念转化为实物进行学习理解,这样化整体为部分、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学习,易于理解。
3.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模型思想可以让学生快速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建模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发现数学模型的乐趣,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模型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草原上有一个木桩,木桩上一根2 米长的绳子上拴着一头羊,请同学们思考这头羊最多可以吃多少草。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如何提取信息,而且可以为这一问题找出适合的模型,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建模能力。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开展课下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而且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周末带领学生去超市、市场等常见的生活场所,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建模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问题、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建模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数学建模与数学逻辑思想对自己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优秀案例,做到情景交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整体提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理论的前提下,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