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关爱教育之我见

2020-12-3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杜伊静

亚太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巨人西瓜小朋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杜伊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中指出,应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幼儿期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及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但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几个人围着一个人转,备受大人的关照和呵护,孩子往往只懂得到,不懂付出。而家长也只是注重孩子是不是聪明、在活动中是不是积极,对情感的教育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幼儿关爱教育,以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

一、关爱教育从身边小事做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多年实践,笔者也认为对幼儿开展关爱教育要融入一日生活中去,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实践中,笔者遇到了如下的情况。

春天到了,幼儿园里来了很多“新朋友”——各种小昆虫,其中西瓜虫是经常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种。这天笔者带着孩子们晨练后回教室,突然毕宸宇发现了路边的两只西瓜虫,他挣开了我的手,冲过去毫不犹豫地一脚踩了上去。孩子一脸神气地看着我,大声说:“我踩死西瓜虫了。”毕宸宇这样的行为一下子在孩子们中间炸开了锅,大家都很兴奋地到处找西瓜虫。王宇哲和吴宇平也发现了西瓜虫,他们也给了西瓜虫们狠狠一脚,显得十分的高兴。旁边几个调皮的孩子还在兴奋地拍手起哄。面对孩子们的突发情况,笔者赶紧阻止:“不要再踩了,我们回教室。”就带着他们向教室方向走去。同时笔者意识到,如果这时简单地对他们的言行评判对错,起不到持久的作用;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也理解不了。那么,利用刚发生的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地对孩子们进行一次关爱情感的教育,不是今天晨谈的最佳选择吗?回到教室后,笔者引导孩子们就刚才的事情进行了讨论。笔者先提问:“你们知道西瓜虫刚才在做什么吗?”引导孩子们体验西瓜虫的感受。孩子们纷纷表示:“它们是在做游戏。”“它们是在散步。”“它们是出来吃早饭的。”接着笔者便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但是我们小朋友对西瓜虫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他们把西瓜虫踩死了。”“大家说说这样做对不对?”让孩子们能知道自己做错了。笔者告诉孩子们,西瓜虫宝宝们出来玩,可是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它们遇到了“巨人”,“巨人”就是我们小朋友,这些“巨人”还把它们给踩死了。请大家来想想,做一个这样的“巨人”好不好?同时笔者马上在网上找了一些小矮人的图片给孩子们看,请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如果刚才我们在高兴地做游戏时,有一个巨人过来,也准备一脚踩下来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孩子们都说:“会觉得很害怕。”“想要赶快逃跑。”孩子们通过换位思考,感受到了自己对西瓜虫带来的伤害,三个踩了西瓜虫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作为“巨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孩子们都说要做一个好“巨人”,保护西瓜虫,不能做一个坏“巨人”去欺负西瓜虫,更不能去踩它们,它们很可怜。

几天后,笔者发现孩子们渐渐在改变。当时我们在操场上进行游戏,大部分孩子拿着圈、皮球等在开心地玩耍,几个孩子围成个圈蹲着在看地上的东西。笔者走过去一看,地上有一条蚯蚓。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它在观察,看到老师过来了,还邀请笔者一起观察:“老师你快看,有一条蚯蚓。”“我们把它送回家吧。”陆易小朋友说着就想拿捡到的小树枝去挑蚯蚓。这时其他孩子马上制止了他,说:“你这样弄它会受伤的,不能做坏‘巨人’。”“它会很痛的。”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让它自己爬过去。“还是我来帮它吧,它爬得很慢。”未昕瑜说道。于是我们一起讨论了怎么才能把蚯蚓安全地送回家。孩子们耐心地尝试了多种办法,最后终于想到了轻轻地用树叶托着蚯蚓,将它送回花坛的办法。送完之后,孩子们还很高兴地和蚯蚓说再见。

再过了几天,又发生了有孩子踩西瓜虫的事情,孩子们的反应与之前完全不同了。在回教室的路上,未昕瑜小朋友突然大声说:“老师,徐梓涵踩西瓜虫,他是坏‘巨人’。”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开始“指责”:“你怎么能踩西瓜虫呢?!”“西瓜虫真可怜啊,不能回家了。”“你是个坏‘巨人’。”徐梓涵小朋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慢慢地低下了头。孩子们从开始的兴奋、拍手起哄到现在的指责、同情西瓜虫,笔者看到了他们思想上的改变,孩子们学会了关爱比自己弱小的虫子。在晨谈时,笔者请徐梓涵小朋友说说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后他会怎么做。他低着头说今天自己做错了,他踩了西瓜虫,以后不会再踩西瓜虫了。从孩子的表现中,笔者感觉到了孩子的愧疚,于是引导其他孩子原谅徐梓涵小朋友,因为他答应下次不会再欺负西瓜虫了,那还是一个好“巨人”。之后,笔者发现班中的孩子们渐渐地学会了关爱身边的小动物,再也没有出现过欺负小动物的坏“巨人”。

关爱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但是孩子们年龄小,对周围的一切都懵懵懂懂,是非分辨能力较弱,他们的行为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而在生活中,他们都是“被关爱”的,很少会为他人考虑,更不知道怎么去给别人一点关爱。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孩子出现关爱的负面行为时,需要给予极大的关注。我们可以利用谈话、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纠正行为,引导孩子懂得如何关爱,将身边的小事都变为关爱教育的契机。

二、将关爱教育融入角色游戏中

角色扮演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游戏能够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通过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模仿现实的生活经验中得到社会性发展。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会在特定的情景中产生行为、语言、情感、情绪等,这些与关爱教育的元素是高度契合的。教师要善于挖掘角色游戏活动中潜在的关爱教育的契机,将关爱教育融入角色游戏中,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获得关爱的经验、体验关爱情感,并由初步的模仿逐渐转化为自发的行为。

“娃娃家”游戏是角色扮演中很常见的游戏内容,虽然比较普通,但是其中的关爱教育契机非常贴合孩子的经验,也是孩子的“就近需要”。在游戏前,我们可抛出问题:“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呢?”引导孩子回忆家人照顾自己的经验,并总结提升照顾宝宝的经验,使孩子们能将这些经验融入游戏中。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孩子照顾自己的“宝宝”,喂“宝宝”吃饭、带“宝宝”散步、帮“宝宝”洗澡等。通过照顾“宝宝”这个情境,幼儿初步体验到了如何照顾关心弱小的孩子,也体会到父母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之后又将关爱之情扩大到家人之间,提问:“妈妈可以怎么关心爸爸?那爸爸又可以怎么关心妈妈呢?”请孩子回家后观察爸爸妈妈之间是怎么互相关爱的。渐渐地,孩子将自己想到的、看到的体现到了游戏中:妈妈洗衣做饭很辛苦,爸爸就帮妈妈准备小礼物;爸爸外出回家,妈妈就请爸爸坐下休息,并倒上一杯茶等。这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方法、家人之间互相关心的温馨。孩子的情感被充分激发以后,应积极鼓励孩子关心父母、关爱家庭成员,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的游戏能唤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促进幼儿体验关爱,从而学会关爱自己的家人,能主动地去关爱别人。

在游戏中,幼儿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游戏同伴行为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游戏中的适时介入也能让关爱教育更好地进行。采用参与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使得幼儿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解读幼儿,及时发现教育契机,更能按照幼儿的需要进行关爱教育。于是,在游戏中笔者便经常扮演“关爱使者”: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爷爷”“奶奶”便主动让座;夏天为认真工作的店员们送上可口的冰激凌;主动探望医院的“病人”,关心“病人”;等等。渐渐地,孩子们都模仿起笔者的行为来,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关爱使者”,也让我们的关爱教育由关爱家人扩展到了关爱身边人,我们的关爱教育也进行得更加有声有色。

三、关爱教育需要家长共同参与

在关爱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的家长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智育。家长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帮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学舞蹈、画画、下棋等,平时对于孩子的关爱教育却很少。在生活中。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往往也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只是用“这个孩子就是这么调皮”来概括,或者简单地对孩子说“下次不能这样了”来草草了事。因此,我们应向家长积极宣传关爱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关爱教育对孩子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为家长提出一些指导建议,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关爱教育活动中去,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关爱他人、关爱动植物的机会,如在家中饲养一些小动物,和孩子一起照顾小动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醒家长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以身示范,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榜样。当发现孩子的负面行为、负面情绪时,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孩子进行谈话交流,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教会孩子今后如何改正。一旦孩子有所进步时,就要适时表扬。如当孩子随地乱扔垃圾时,就和孩子讨论清洁工人的辛苦,让孩子将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筒,并在今后孩子主动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后及时进行表扬。此外,我们建议家长随时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如带孩子外出时,可以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不随便采花;在炎炎夏日,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在烈日下辛勤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鼓励孩子为交警叔叔送上一瓶清热解暑的凉茶;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寒风中工作的清洁工阿姨,鼓励孩子去关心清洁工阿姨,对她们说一声“谢谢”,将关爱教育融入生活中。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关爱教育,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家园合作,一定能让关爱情感在孩子们的心田发芽,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关爱他人。

猜你喜欢

巨人西瓜小朋友
国内
找茬儿
巧切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