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要精准把握写作要素
2020-12-30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要素”一词进入了一线教师的视野。作文要素则成为区分统编教材与原有教材的明显特征,它不是写作知识,而是学生写作能力应该达到的目标。“各学段的语文要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具体要求。”(特级教师黄国才)如何在教学中紧扣作文要素,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理清各学段要素的呈现方式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清晰地在单元首页标出“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并且在语文要素中,将阅读教学要素与作文教学要素有机排列。因此,教师除了要指导本单元的作文要素,还要对统编教材中的所有作文要素进行纵向及横向的梳理,了解它们的呈现方式,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要求,知道学生所应该达到的目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时设计练笔:这棵树真高。让学生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各写一个句子。如此,表面上是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进行设计的,实际上却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用说明方法各写一个句子”,显然要求偏低,这是教师只重视阅读教学要素,忽视了作文教学要素的结果。
二、把握各学段要素的训练点
统编教材中涉及的作文能力要素很多,其中“作文单元”是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编排方式按照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例文—作文螺旋式展开,各个项目均有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若无法精准把握各个作文要素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或技能训练,会导致学生最后作文时感到迷茫,只能“鹦鹉学舌”模仿范文。
教学《盼》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如何围绕中心词“盼”进行选材和表达,体会“盼”的内心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选材,我还特地结合《穷人》一文,让学生回顾作者在表现“穷”字时用了哪些素材。这样训练点明确,学生练得有方向,作文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三、读写结合,凸显作文要素训练
阅读与表达并重是部编教材重要的核心教学价值,新课标也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怎么读,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写、如何表达。而表达包含谋篇布局、段落结构、遣词造句、修辞运用等多种要素,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作文要素,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适合启发学生表达训练的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指导。
五年级第六单元的单元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学《慈母情深》时,文中的许多描写值得学生用心体会。我以文中对话为突破口,提出问题:“旁边女人的话你认为有道理吗?”触发学生内心的矛盾点,鼓励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此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解读:1.赞同者认为生活贫困、工作条件差、赚钱不容易、母亲疲惫及瘦弱等都很有说服力;2.反对者认为慈母情深就在于母亲甘愿无私地为孩子默默付出,宁可自己辛苦也要为孩子创造良好条件。还有个别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建筑工人,母亲身体不好,靠在夜市摆摊贴补家用,但是对他们兄妹学习却很大方)。这样,在课堂上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的表达因素,创设条件启发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大胆说,有利于把生活实践素材引入到表达中。
四、聚焦生活,实现言语生长
“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没有可靠的方法。”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实践非常丰富,家庭、学校、社会,到处是他们广阔的活动天地。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要素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教学时我这样安排:
1.比较激趣,布置预习。教学前,我因地制宜,利用少见的低温天气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把目光引向大自然,带着问题观察:“这几天,周围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把最新奇有趣的景物画下来或带到学校。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利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还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课中生趣,激发参与。奇生趣,趣生爱,这是儿童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情境的创设到问题的解决是微循环的结构,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创设新奇别致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思、说、做。我是这样引导的:“天气这么冷,同学们一定看到许多新奇有趣的景物吧?”接着,通过追问:“谁的礼物最有趣?大家来当评委吧!”学生情绪高涨,把带来的物品展示出来。此时,我发现一个学生带的“礼物”特别有特色,就请他拿到前面展示,让大家讨论:“这个礼物是什么?(冰块)看起来像什么?”许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像锋利的宝剑,有的认为像小拐杖……再追问:“水沟里结的冰形状都一样吗?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让学生思考,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统编教材重视作文教学,教师面对作文训练要求,不仅要有清晰的认识,更应该立足于单元作文要素,以要素为突破点,将读与写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教学中随心所欲、松散低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