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当知道的2020 数据保护趋势
2020-12-30郭涛
■本刊记者 郭涛
现在,企业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人将基础架构的云化放在首位,有人将数据库、ERP、办公等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作为重中之重,那么对于数据安全与合规的屏障——数据保护,在企业用户心中的份量几何呢?
数据保护要与时俱进
2020 年数据保护市场的趋势和看点是什么?也许我们能从近日发布的《Veeam 2020 年数据保护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看出一些端倪。这是业内领先的数据保护厂商Veeam 联合调研公司Vanson Bourne,在对22 个国家的1500 多名商界和IT 界的决策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一份中立《报告》。
《报告》的核心结论是:全球企业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但由于采用过时的解决方案保护和管理数据,导致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数据保护必须提高到更智能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转型以及混合云和多云应用的需求。
虽然数据保护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数据保护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报告》显示,全球近一半的组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因采用不可靠的传统技术而受到阻碍。其中44%的受访者表示,缺乏IT 技能和专业知识是转型走向成功的一大阻碍。参与调查的几乎每家企业都承认,曾有过停机的不良体验,平均每年每10 台服务器中就会有1 台出现意外停机,且每次停机持续数小时,耗资达数十万美元。这也再次表明,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现代化的数据保护方案,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数据保护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实践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云计算、容器化、微服务时代的到来,工作负载不仅快速增加,而且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架构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而问题正是出在这里。《报告》显示,40%的组织仍然依靠传统系统来保护其数据,而且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可能会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绝大多数组织每年的平均停机时间接近两小时,这对于某些组织或企业的生存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受访的很多中国企业也深有体会。其中96%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在“需要应用程序恢复的速度”与“实际能够恢复应用程序的速度”之间存在差距;93%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在保护数据的频率与停机后能够承受的数据损失之间存在差距。
若想真正改变上述状况,最关键的是提高备份的可靠性,降低复杂性或简化运营管理,而提高投资回报率或降低总体拥有成本也是促使企业和组织采用现代化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数据现在通过文件共享、共享存储或基于SaaS 的平台在数据中心和云上传输。用于备份本地文件和应用程序的传统工具,无法在混合云或多云的环境中取得成功。这不仅是在浪费企业的时间和资源,而且也使数据处于风险之中。”Veeam 中国区总经理张弘指出,“面对未来日益复杂的多云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采用云备份,让备份数据产生更多价值。Veeam 简单、灵活、可靠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是企业客户在混合多云时代的理想选择。”
数据管理走向混合多云是必然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上云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在上云这个问题上想得还不够全面和透彻,其中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把一切交给云服务商就万事大吉,以为云服务商默认会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其实,云服务商提供的只是各类的云基础资源,而数据保护并不包括在内。企业在上云后,反而要进一步加强数据保护。因为上云之后,数据的流动性增强,数据在传输、共享、处理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同时数据管理和保护的复杂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现代数据保护策略中最关键的方面取决于对各种基于云的功能的利用,比如组织通过云服务增强灾难恢复的能力(54%),将工作负载从本地迁移到云的能力(50%),以及将工作负载从一个云迁移到另一个云的能力(48%)等。张弘表示,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数据保护计划,企业需要一个支持云、虚拟化和物理环境中数据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以便管理任何云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和数据。
《报告》也真实反映了中国用户在云数据保护方面的需求,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所在。当前,仍有23%的中国组织和企业没有进行数据备份,这一比例高于14%的全球平均水平;29%的中国组织和企业使用了本地工具进行自我管理备份,使用云服务进行自我管理备份的占24%,而由BaaS(备份即服务)提供商管理的云备份占比为24%。
从整体来看,中国用户在数据保护实践方面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近四分之一的用户没有数据保护意识和行动,这一结果有点出乎张弘的意料,毕竟调查的对象都是千人以上规模的企业,这也说明中国企业在数据保护方面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而另一方面,也有相当数量的客户在部署和使用最新的云数据保护方案和服务。从《报告》的结果来看,云数据保护、混合多云中的数据调度和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必过的一关。中国用户应该在不断夯实云基础架构的基础上,采取更加全面、高效、灵活的云中数据保护策略,确保业务在混合多云环境中的连续性。
笔者也曾询问过一些企业客户,他们在升级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时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家一致反映,由于数据量越来越大,他们不敢轻易移动数据,担心会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担心,Veeam 中国区技术总监马弘还是建议企业用户在适当的时机尽快采用现代化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因为,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满足混合环境中的数据管理需要,用户不得不转变其数据保护策略。另外,传统的数据备份是有“时间窗口”的,而现在因为云的出现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业务系统必须保证7×24 实时运行,“时间窗口”消失了,传统数据备份架构已捉襟见肘。再者,采用现代化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支持物理环境、虚拟环境,以及各种云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立刻完全取代客户原有的数据保护方案。
云计算正在改变数据保护。《报告》显示,到2022 年,中国将有40%的企业优先使用云备份。
数据再利用是下一波浪潮
基础的数据备份、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需求仍然存在,这也是所有企业和组织最基本的需求。但是除了备份和恢复以外,《报告》显示,人们对“数据再利用”的兴趣愈加浓厚,尤其是中国用户,这一点也有些出乎张弘的意料。
数据再利用又被称为复制数据管理或二级存储用例。《报告》显示,目前人们普遍关注并积极实施的包括:使监管审计员能够在不影响生产平台的情况下评估数据;通过测试OS/应用补丁或新版本,以避免中断;数据挖掘或报告;向DevOps 或应用程序团队提供生产数据的二级副本,方便应用程序开发;电脑取证或其他网络安全隔离。
马弘归纳说,全球客户在数据再利用方面重点关注以下三点:一是数据的长期保留;二是复制以后的数据能否支持企业做合规性的业务连续性演练,其中也包括一些审计工作;三是将数据重新利用起来,支持业务的创新。
上述这三个方面都是Veeam 在产品上的发力点。比如,Veeam 提供了多种手段,以确保数据可以长期保留在成本更低的云或磁带上;再比如,支持DevOps 和数据挖掘。马弘介绍说,Veeam 在云数据管理方面提供了数据沙箱等技术,在需要时,可自动将归档或备份的数据以业务的形式在另一个独立环境中呈现,用户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各种比对、分析,或者数据提取,甚至是运维的验证。在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v10中,还提供了数据API,允许客户在需要时将数据库或者数据盘直接挂载在某一个数据库实例或某一个主机上,从而进一步扩展了数据利用的使用范围和场景。
数据再利用可以让原来“静态”的备份和归档数据“动起来”,进一步释放数据的价值,更好地支持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