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2020-12-30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李春辉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 李春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各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改变,由之前的应试教育向现代化素质教育转变。高中物理作为高校一项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打开高中生认识世界的大门,还能更好地顺利实现与世界物理学接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系列问题
1.物理概念晦涩难懂,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大多数学校采用的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主动理解和课堂积极性,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有限。目前的教学问题是没有培育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自主能动性,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被动地重复记忆一些物理原理,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2.实验教学缺乏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部分高校意识到学生应当成为教学的主体,在逐步变更教学方式。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校内部领导从上而下没有对物理教学有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觉得物理实验可有可无,并没有起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
3.物理教学中缺乏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高中的物理教育现状依然屈从于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越来越拘泥于现有的固定形式,缺乏勇敢创新精神。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应试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物理单元模块中的实验实操部分,大部分教师会以口头讲解的方式代替,或者由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只是充当观众角色,所以会导致高中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二、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1.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倡导“寓教于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在自我动手、自我观察的实验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相关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高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在分组实验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成就感。所以学校应该多组织相关的理论实验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关的良好行为习惯。
2.打好物理入门基础。通过物理教学实验的方式,除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其所以然”的探究行为。在枯燥的物理原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动手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探索的学习欲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
1.分组实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新课程的改革教学,侧重于提倡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创新探究”特性的培养,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比如在准备道具环节,由小组组长进行小组内部任务分配,可以举行“在特定时间内最快做好实验准备”的比赛,评选出最高效率团队。这一比赛可以成为实验教学固定模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各小组内部的团队协作与配合能力。
2.学生应当成为实验教学主体。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逐步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主体。比如在“匀变速运动”这一环节,可以到操场上或者空间比较大的实验室,通过“走步”和“跑步”两种不同的运动模拟匀变速运动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
3.实验过程中鼓励创新。在实际物理实验操作总会存在很多的变量,所以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全面提升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现代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亲自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而不再只是之前“观众”的角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物理原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