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2020-12-30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五中学牟广智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五中学 牟广智
支架式教学法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合理分解,一步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持,即搭建“支架”,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步地提升进步,最后在合适的时机撤去“支架”,使学生逐步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的优秀学习者。教师若想熟练并有效地运用支架式教学法,需要对支架式教学法的理论、实践流程以及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足够的了解。
一、搭建支架
构建支架是实施支架式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其主要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设想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理解的难点,利用材料支架、媒介支架、任务支架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材料支架是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跟所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材料或模型;媒介支架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图像、音频、影视资料等;而任务支架则是以布置具有趣味性的任务为导向。比如在“Friendship”主题单元的学习时,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友情的英文歌曲,搜集分享一些意义深刻的与友情相关的名言名句,或者布置一篇相关的小短文翻译任务,学生在听歌或翻译的过程中联系新旧知识,通过查阅词典等资料理解歌曲或文章,这样在开始新内容学习的时候,学生对友情相关的词汇、话题等新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情境。这些搭建支架的手段往往是根据学习内容综合使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会提取有用的知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见识。
二、创设情境
支架式教学法的第二个步骤是创设情境,即教师根据所要学习的主题创设出相应的情境,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参与课堂,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以调动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图像、音视频、游戏、集体活动等,在“Friendship”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歌颂友情的歌曲、短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友情的可贵,调动学生的情绪后可以接着举办以友情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会,学生利用新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写一篇讲述自身友情的演讲稿,通过学生的真实经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友情的难能可贵。而在“Earth⁃quakes”主题单元,教师主要可以通过播放极具感染力的关于地震的电影、纪录片等,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并且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组织地震的逃生演练活动,将教材学习内容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可以多尝试创新一些新颖的创设情境途径,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
三、独立探索
支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以自我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培养自己独立探索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独立探索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适当的指导后,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人,慢慢地减少搭建支架,布置一些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独立探索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练习题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比如给出一段关于地震的英文小短文,让学生尝试自己组织语言概述短文内容,然后再设置一些问题,学生自己详细阅读文章,在文章材料中找出答案,或者播放一段关于地震的中文视频,然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尝试用英文介绍视频的大致内容并表达自己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思考。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任务的设置上可以适当地超出教材知识范围,鼓励学生自己通过一些工具来查找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教师需切记在这一环节不可给学生提供过多的帮助与指导,着重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四、合作学习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探索学习后,便是对学生能力提升有巨大作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了,不同的思想碰撞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会沟通交流、会合作学习”是当代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此时若是能有伙伴一起探讨交流,会让自己对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关于“Friendship”的看法,由于每个人的现实经历不同,想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友情是美好的,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人可能会因为自身经历觉得友情是会带来痛苦的。大家可以就自己的思考互相交流,在合作学习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将别人的经历作为教训,对友情有更全面的认识。在合作学习阶段,教师依然不宜过多地参与,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探索一种更为全面妥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