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12-30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贾如晔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贾如晔
河北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人才的国际化,使得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化人才资源短缺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越发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此背景下,河北省积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程度,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提高城市国际化建设水平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在中外合作办学、招收来华留学生、建设孔子学院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河北省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形势,推进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截止到2018年9月,全省拥有1所专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8个专科项目,1所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5个本科项目、2个硕士项目;此外,中外合作办学的范围也逐年扩大,专科层次项目合作院校发展到7个国家,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合作院校发展到9个国家。在学科门类方面,河北省现有4个专科层次项目学科、7个本科层次项目学科。
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院校逐年增多。目前,全省已有30余所高校招有来华留学生,10余所中小学招有外国学生。截止到2018年1月,全省来华学生约6000人,涉及的100多个国家中,超过60%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全省所有来华留学生中,学历生占68%,在全国排第二;主修医学的外国学生均为学历生,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60%。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仅2018年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5000多人,其中学历生占60%以上,主修西医的人数最多。
设立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题,进行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目前,河北省已在13个国家设立了14所孔子学院,开设了20个孔子课题。2019年4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推进孔子学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成立了孔子学院(课堂)中方院校联盟。该联盟采用以承办孔子学院的院校为主体、省内其他学校为支撑的“1+N”捆绑模式,建立健全师资队伍、交流渠道和项目申请等方面的共享机制,使更多院校参与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当中。
河北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河北省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其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还比较薄弱,在观念、课程、特色及研究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落后。部分院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片面追求校方利益而置学生前途于不顾的倾向。例如,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规章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不够。总之,部分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表层,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得到贯穿,具体标准也未得到落实。
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单一。一方面,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未能兼顾自然、社会和人文,课程开发缺乏特色,教学质量不高,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国际意识。另一方面,忽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照搬国外课程,与河北省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
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合理。从整体上看,“低水平重复办学”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但专业设置过于集中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单一、同质化倾向严重,培养目标仍旧限定于与社会岗位相适应,难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单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两种,教学途径的重点是课堂教学,非教学途径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等。当前,我省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固化,主要为培养传统课堂教学师资力量,缺乏开展非教学途径国际人才培养活动的师资力量。同时,国际化实践教学方面十分薄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实践活动、科研活动等的积极性不高。
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我省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以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为主。由于该评估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具有一定的外部强制性,部分院校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迎评”现象。另外,我省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存在过于统一的问题,缺乏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未能充分考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自主权和特色。
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更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的基础。为此,各校应认真研读国家颁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认识。同时,院校还可以适当借鉴和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拓宽解决办学实际问题的思路。
合理设置国际化专业及课程。首先,专业的设置要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应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其次,课程内容应兼顾自然、社会和人文的统一,依托师资开发特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最后,开设的课程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要与地方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非教学培养途径建设。一方面,适时引进非教学途径国际人才培养活动的师资力量,为教师创设参与海外培训及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定期举办专业知识竞赛、外语竞赛以及国际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了相互间沟通交流的机会。
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为人才培养的结果,但目前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主要为师资数量、教材引进数等过程性评估,未来应进一步向学生满意度、学生综合素质等结果性评估倾斜。另外,应尽快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国际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建立差异化的评估认证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