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因事而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2020-12-30杜丽华
杜丽华
通过“因事而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杜丽华
(天津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近年来,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因事而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精准地选择“事”是“因事而化”的前提;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事”是“因事而化”的保障;透彻地阐明“事”是“因事而化”的关键。
“因事而化”;思政课;实效性;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因此,近年来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和深刻总结,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破解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难题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开出了良方。
本文主要探讨通过“因事而化”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因事而化”原意指要了解和把握事物的性质,顺应事物发展规律,遵循事物发展之道,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要依照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2]。结合思政课教学而言,“因事而化”主要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依据“事件”“事实”“事理”等为学生解疑释惑,化解其思想的扭结[3],“事”为“化”之基础,“化”为“事”之旨归。
1 精准地选择“事”——“因事而化”的前提
精准地选择“事”是思政课教学实现“因事而化”的前提和基础。每天发生的各种“事”包罗万象,家事、国事、天下事不计其数。必须明确,在思政课教学中“事”要为教学服务,选择“事”是为发挥其育人功能。故而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针对性、精准地选择“事”,使其契合于思政课教学目标,最终才能实现“因事而化”的效果。
1.1 精准地选择经典“事件”
“因事而化”的内涵之一就是依据“事件”化人,即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来感化教育学生。“事件”主要指国内外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事。在众多国内外大事件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经典事件,因为经典事件最具说服力和信服力。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灾区施以援手。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和现今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生命安危全力救治病人,他们诠释了白衣天使的使命和伟大,以及抗震救灾和抗击疫情的决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灾区施以援手。这两个经典事件都体现出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好品质,也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2019年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现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更展现出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展现“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等等。
1.2 精准地选择有力“事实”
“因事而化”的内涵之二是依据“事实”化人,即高校思政课可以通过具体“事实”来说服教育学生。“事实”是指事情的客观实际情况。现今,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的、片面的、消极的信息和言论,尤其是国外敌对势力往往会对一些重大敏感事件进行歪曲丑化、造谣污蔑,借以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扰乱人心、瓦解学生的理想信念。面对这些虚假“事实”,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用“事实”说话,用有力的“事实”去回击虚假言论,恰如鲁迅所言的“事实胜于雄辩”。例如,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所取得的一个个巨大发展成就的事实回击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妖魔化言论;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沿线国家带去的发展机遇和实惠的事实回击中国威胁论,最终达到说服、教育学生的目的。
2 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事”——“因事而化”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其中“理想信念”位居第一,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而这都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政课教师,总书记更是多次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此中的“道”首指马克思主义;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第一点就是“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个信仰也首指马克思主义信仰。
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若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自己首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事”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唯此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四者是正向的逻辑递进关系,真学是后三者的前提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时俱进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前沿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不断涵养自己的理论底蕴,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懂弄通,而后才能跃升到真懂、真信,成为“懂马信马、在马言马”的行家里手。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最终的落脚点在真用上,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转化为高水平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还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如果思政课教师只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在生活中以身示范、身体力行地践行马克思主义,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教师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带动和影响,使学生仰慕于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理论学识,折服于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从而信服于老师的所言所行,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言: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因此,教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事”是实现“因事而化”的重要保障。
3 透彻地阐明“事”——“因事而化”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可见,“因事而化”最为关键的是向学生透彻地阐明蕴含在事实、事件中的道理、事理,依据彻底性的“道理”“事理”引导、教育学生,做到以“理”服人。
3.1 从宏观维度透彻地阐明我国发展的基本事实
“因事而化”从宏观维度把握,就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事实应然性地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5]。其中,最重要的是透彻地阐明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事实。“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6]。具体而言,要透彻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即新时代因何而“新”,“新”在何处;透彻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形成背景、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透彻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透彻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远意义[7]。
其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事实。社会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已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必然引发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工作重心的调整,同时还会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产生变化。要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因事而化”,就要积极回应这些变化。具体而言,要透彻地阐明“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6];透彻地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透彻地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演进的历程及其理论逻辑;透彻地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这两个基本事实的透彻阐释,让学生在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事实基础上,更加深切地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进而增强他们的四个自信,最终将其化为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自觉。
3.2 从微观维度透彻地阐明蕴含在事实、事件中的道理、事理
“因事而化”简单说就是以“事”“化”人,“化”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事”进行思考,继而达到对“事”的共鸣和认同,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实现这一旨归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蕴含在具体事实、事件中的道理、事理透彻地阐明。
首先,扣牢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阐释。进入新世纪,我国开放环境不断扩大,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社会突飞猛进,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相比于以往的学生而言,其时代性特征更为鲜明: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思维敏锐、个性张扬;网络在线生活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成为他们生活与交往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以及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存在一定逆反心理,在网络生活中对网络信息的分析辨识能力较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所以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研究“00后”大学生的特点,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回应学生的思想关切,在此基础上将精准选取的“事”阐明。
其次,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进行阐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文科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很丰富而理科知识基础较薄弱,反之,理工科学生的理科知识很坚实而文史知识基础则较弱,这就导致他们同一对理论知识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乃至理解程度都会呈现不同特点。即使对同一门思政课而言,不同专业学生的关注度、理解度和接受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学生的需求点、兴奋点也不尽相同。因此,思政课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专业差异,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实际需求和专业特长来阐释选取的“事”。
最后,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阐释。若把蕴含在具体事实、事件中的道理、事理透彻地阐明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和填鸭式的单向灌输,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听得进“事”,首先解决“入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涉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有三个“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三个“统一”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入耳”基础上才能谈到“入脑”“入心”问题,即学生自我思考“事”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动脑思考,才能把外来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理解、消化、吸收,继而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即将“事”内化于心的过程。反之,没有“思”的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思想内化。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真正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有用性”,增强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内化于心的最终结果是外化于行,学生将“事”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行,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l2-09(1).
[2] 陈梦圆,王立仁. “三因”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探索与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0):151-154.
[3] 张崔英. 再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J]. 教育探索,2018(4):89-9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顾钰民,闫宇豪.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核心[J]. 思想教育研究,2017(1):3-6.
[6]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 刘卫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01-103.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rough “Change because of Things”
DU Li-hua
(College of Marxism,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the main position and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s effect directly determiness the resul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Change because of Things”. Accurately choosing “Things” is the premise of “Change because of Things”; firmly believing Marxist “Things” is the guarantee of “Chang because of Things”; and thoroughly clarifying “Things” is the key to “Change because of Things”.
“Change because of Thing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ffectiveness; path
1008-5394(2020)03-0093-04
10.19640/j.cnki.jtau.2020.03.022
G641
B
2020-01-18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TJSZZX17-025);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C-13)
杜丽华(1977-),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 dlh2004a@163.com。
责任编辑:宗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