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善美 乐成长
——回归自然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实践

2020-12-30周小平

好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

文 周小平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游戏化宛如一缕春风,吹遍幼儿园每一个角落。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充满幼儿园,教师们遵循“真游戏、善研究、美环境”的原则,让幼儿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一、真游戏——归还幼儿游戏权利

(一)关注经验

成功的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得。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引领幼儿关注自然,融入社会,体验生活。利用多种形式,与幼儿分享经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并产生新的游戏主题,组织新的游戏活动。如春秋季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邀请做医护工作的家长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幼儿们大多有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回到幼儿园后他们经常聊关于医院的话题。针对幼儿的兴趣点,我们组织了相关的晨间谈话,“医院”游戏应运而生。

(二)随时更新

确定游戏主题后,组织幼儿讨论设置游戏区角并安排每个区角的游戏内容。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与需要,设置相关的场景,教师适度引导后,再进行材料的收集与制作活动。例如,创设“美食一条街”游戏区域时,教师就将区域的支配权交给幼儿。选择哪个场地、采用哪些材料、制定何种规则、怎样确定标记都由幼儿自主商讨决定。幼儿自发收集废旧材料,创设了各种适合自己的游戏区域,他们还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己为区域起名、制作标记、制定规则。

(三)大胆规划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幼儿自主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幼儿捕捉信息。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信息,又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随着“我的舞台”游戏的不断深入,游戏情节不断丰富,幼儿大胆想象,将小滑梯变成了“售票处”,将木质攀爬玩具变成了“化妆间”,将木梯变成了“晾衣架”,而大型玩具则自然而然变成了“大舞台”。幼儿在自主创设的环境中专注游戏,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天性自然流露,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四)自由组合

幼儿们借助游戏角色来体验生活,反映生活。在游戏时,我们要遵循幼儿的意愿,相信幼儿的潜力,支持他们自由选择游戏伙伴,自主分配游戏角色,鼓励幼儿进入多个区域游戏,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五)自主探索

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会发现游戏材料的种类和玩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一方面发动幼儿继续收集不同种类的资源,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寻找替代物来进行玩法的创新,鼓励幼儿“变废为宝”或“一物多玩”,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在“贝贝发屋”游戏中,幼儿将浴帽当成“头套”;在“大舞台”游戏中,幼儿将一次性桌布改制成焕然一新的时尚套装;在沙水区,幼儿更是花样百出,将塑料袋铺设在自己挖掘的沙渠里,顺利完成沙水分流游戏。

(六)智慧留白——空间时间幼儿尽兴

在游戏中,教师要遵循“幼儿在先,教师在后”的原则,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支持幼儿的发展个性,支持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支持幼儿的设计和创意……教师要在区域游戏中智慧留白,给幼儿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将空白交给幼儿,将环境还给幼儿,将精彩留给幼儿……

二、善研究——跟上幼儿成长速度

(一)研读文件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等理论,熟读《指南》中相应的年龄段目标,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交流。如前期组织教师们对社会领域目标按照上、下两个学期进行分解,预设主题性集体活动,罗列出主题活动能完成《指南》中哪些具体目标,然后在年级组内交流。围绕《实施要求》的五个关键方面,组织教师结合幼儿园的课程情况进行学习和探讨。

(二)观察评价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做好有效观察,并随手记录观察的关键点,在班级观察墙进行展示;每周整理一篇详细的观察记录,发在幼儿园工作群里,供教师们展开自主交流;每周选一篇比较有研讨价值的观察记录,利用业务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指南》进行研讨,分析记录中的幼儿学习与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开展头脑风暴、实幼故事会、活动观摩、区域研讨等活动,让教师勤于思考、畅所欲言。让观察从幼儿学习现场中来,再回到现场中去,带动幼儿“学”的改变和教师“教”的改变。

(三)专家引领

面对本园教师年龄“断层”,缺少中坚力量的现状,幼儿园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牵手结为师徒,定期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向特级教师及幼教专家请教,让青年教师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利用暑期培训时间,举办关于如何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讲座,并做有效的现场互动,提升教师教育理念,还组织骨干教师去外地观摩学习游戏化课程的建构经验;平时组织教师到姐妹园参观、交流,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将培训的最新理念与全园教师共享。只有找准方向,精准发力,才能达到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美环境——浸润幼儿童真童心

为幼儿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游戏环境,是我们幼教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有限的空间没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在整合园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我们记录下行走在课程游戏化之路上的每一刻。

(一)重新规划户外场地

为进一步扩大幼儿户外活动区域,幼儿园有效整合周边的小区绿化带,使之变成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我们将幼儿园山坡上绿化带中的迎春花移除,变观赏性的山坡为融运动、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场地;在草地上增添户外大型玩具、木质攀爬玩具和炭化木玩具;在玩泥区添置压泵式深水井,变封闭式仓库为开放式资源库,便于幼儿取放运动器材和自主游戏。

(二)合理安排室内区域

室内布局:由于活动空间有限,在和幼儿们商讨后,我们巧妙地缩小了集体活动区域,对将空间进行了合理的改造。

公共区角:在走廊上设置了公共区角,供幼儿混龄游戏,如“印染坊”“手工皂制作厂”“古法造纸坊”“牛奶超市”等。

走廊吊饰:基于城乡结合的地理条件,利用深厚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制作走廊吊饰,麻绳、木条、斗笠、葫芦、筛子等农产品经过幼儿和家长的巧手改造,让幼儿园走廊焕然一新。

桌椅摆放:调整桌椅摆放位置,让桌椅进区域,方便幼儿随时游戏。这种优化后的环境更加适合幼儿身心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在自由、轻松、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三)整合共享资源

添置低矮货架,将其变身为年级游戏资源库。对收集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整理到各自的标签箱中,方便幼儿随时取放材料,真正做到因陋就简,变废为宝。

定期组织家长和幼儿到活动基地开展亲子采摘活动,如刨红薯、摘草莓、采西瓜、掰玉米、制作蔬菜沙拉;听科研人员讲解有机蔬菜瓜果的种植过程;整合并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各种活动,开阔幼儿视野,拓展活动空间。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将继续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以《指南》为引领,为幼儿创设轻松自主的游戏化环境,让幼儿身心愉悦,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区域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