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创新中谋发展

2020-12-30持人左秀芳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活动课效果活动

主 持人:左秀芳

本期嘉宾:清河县直第一小学 李秀华

枣强县第四中学 耿丽娅

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 张邯英

策划人语: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

与学科课程有显著差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动态开放性课程,也是一种跨学科实践课程。它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整合学科学习,并将这种融合式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将从中学会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由于学习方式的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和指导,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真实有效、开放自主的课程,教师应有能力将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紧密相联,同时,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策划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又不拘泥于既定方案,应善于选择和捕捉教育契机,使活动效果达到最优化。

然而在不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成熟教材、没有专任教师,许多教师不知道怎样上或者不清楚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程。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安全问题往往成为教师头上的“紧箍”。教师通常会开展一些方便操作或者难度偏低的活动,只允许学生完成“规定动作”。这些因素,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有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为了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精心设计使活动效果达到最优化?怎样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本刊特邀几位一线嘉宾展开探讨,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鉴,打开思路。

猜你喜欢

活动课效果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