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广东省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30
(广东理工学院体育系 广东 肇庆 5261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多样化趋势发展,广东省民办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也稳步前进。但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了广东省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针对调查呈现的结果,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认真分析原因。本文从民办高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广东省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1、民办高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民办高校在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性人才。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已经不在单一的注重成绩,当下更多的会关注一下个人综合素质水平。体育教育学科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此,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民办高校的各个方面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会对高校学生的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具有的意义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体现:
1.1、有助于对民办高校内部建设
高校培养人才不仅仅是重点培养理论技术较高的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水平。由此可见,体育文化的发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广泛发展有助于民办高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会大大增长学生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精神面貌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民办高校在学生精神品质建设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简单有效。在体育文化的推动下,高校内部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会大大提高。
1.2、有助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所处的环境状况好坏之间会影响到自身综合文化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状况。高校校园体育教学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的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十分重要,体育教学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例如,引导学生坚持长跑,有利于磨练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阻力。高校学生的压力比较大,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沮丧有一种挫败感。经过高校体育的教育,通过学生不同的情绪起伏,学生心理逐步得到完善,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具有情感色彩,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在体育文化的不断熏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会得到较好转变,有利于今后的健康发展。
2、广东省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2.1、欠缺过硬的师资力量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广东省民办高校的师资来源由三部分构成。65%是广东省民办高校的专职体育教师,主要是学校面向社会招聘的具有一定学历的大学毕业生。20%是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公立高校的在职体育教师或硕博在读生。15%是公立高校的退休教师,这一部分所占比例最少但却是民办高校师资组成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师资队伍组成的了解,可以看出广东省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专业性不够,人员流动大,不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占教师主体的专职体育教师学术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利用体育原理,钻研理论知识。因此从教师角度来看,很难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氛围。
2.2、缺乏充足的体育经费
民办高校的经费匮乏几乎是大家的共识,这也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民办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于学生学费,股东投资及银行贷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70%的建设经费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各项学费,然而这些学费收入仅够维持民办学校的基础运营,不能够全方面覆盖学生的综合需求。而在这有限的经费之中能够投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去的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广东省民办高校出现体育硬件设施不全,体育文化建设水平低等问题。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些学校也获得了相应政策的支持,加大了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但同时又增加了体育器材的维护经费。经费的匮乏严重制约着民办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
2.3、管理水平落后
高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要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进行,以育人为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活动。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理念宗旨,开展相应的体育实施、检验、测评等各项任务。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广东省民办高校的体育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分级管理制度,大多数民办高校没有校级的体育运动委员会。深究其原因,民办高校领导层对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办学理念落后。因此导致体育经费被不断缩减,体育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组织性、科学性。
2.4、高校体育设施不完善
通过对广东省很多高校的体育场地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比较设施陈旧,缺乏现代化体育场馆,这些现象仍广泛存在。众所周知,安全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是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对于体育场馆建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但是仍有很多体育场地缺乏合理的布局。与此同时少数民办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陈旧,需要修缮或者换代,场馆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广东省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体育文化建设的制度管理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拥有强健体魄,健康运动观念的重要保证,对学生收获运动快乐的精神体验和身体发展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民办高校的各级领导及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要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健全的体育规章制度是建设体育文化的有力保障,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持续良好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进行体育规章制度的制定时,要以符合国家文件的要求为前提,结合自身的办学情况,制定出科学性规范性的规章制度。在此过程中要明确管理责任,责任到人。通过借鉴国内公办高校长久有序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弥补自身在体育管理方面的不足。
3.2、加强对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创建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专业过硬的师资力量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从文化视角来看,教师无疑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拥有专业扎实优秀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广东省民办高校要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鼓励专职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发及体育理论知识的研究,通过建立鼓励机制来推动教师队伍的良性竞争,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与思想考察。对于兼职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职业特长设计不同的体育课程,为体育文化建设增添特色。充分发挥舆论媒介等宣传作用,加大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从各方面让教师进行思想行动上的转变,创建良好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3、结合当地特色,创建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鉴于当前广东省民办高校资金短缺,无法在体育建设中投入大量经费的情况。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创建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一方面丰富了民办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向社会展示了民办高校的蓬勃力量,有助于学校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比如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合理统筹,使体育活动能够充分开展。学校还可以举办体育文化节,以竞赛、表演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可以承接各种大型赛事,在此过程中将体育精神与文化传播相互结合,让学生及社会各界感受到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
3.4、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为体育文化的形成提供有利平台
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有效开展体育课程教育的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高校体育文化才可以得到更好发展。高校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实现劳逸结合。由于民办高校在体育场地的硬件设施上仍不够完备,所以要想更好的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场馆的硬件设施,针对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要有合乎规则的大型场地,例如,打羽毛球,可以建立羽毛球场馆;打乒乓球,可以安装几个乒乓球桌子等等。与此同时,广东省各个民办高校还应该注意加强体育场馆设施修缮工作水平,保证学生的各项体育活动都能够顺利展开,从而为体育文化的不断传播提供平台。除此之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民办高校还注意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前提下保障信息化服务建设稳步运营,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不断建设。
4、结束语
广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正在稳步前进中不断发展,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重重困难,但我们要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突破局限,创造更好平台,需要民办高校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规章制度,创建体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