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如何推进“三化”实施
2020-12-30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锦程幼儿园邹景丽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锦程幼儿园 邹景丽
幼儿园在卫生保健管理上推行“三化”实施,能够强化执行力,夯实管理基础,完善流程规范,提升服务水平,使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常态机制,进而提升卫生保健管理的品质,为打造精品化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什么是“三化”呢?即: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制度化——完善制度化建设,强化员工执行能力
(一)制度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制度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第一,起到防范的作用,降低员工犯错误的机率,也就是告诉员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第二,起到培训的作用,教育员工成长,也就是告诉员工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近几年来,我园在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首先对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汇编,涵盖规章制度38项。为了确保考核及时、量化、有效,解决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管理漏洞,还将一些管理制度细化为量化考核表,确保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制度化管理必须要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要随着外部环境和工作内容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使制度管理没有空白点,让制度管理的内容覆盖到每个环节、每个工种、每个岗位。如,在原有制度中对炊事员岗位职责缺少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为此及时补充了《幼儿园炊事员岗位规范》。有了规范,员工明确了工作标准,再掌握工作流程。这样,员工工作时就能做到有章可依,同时督导考核时也有据可查。
(二)如何落实制度化建设
这里主要从“二转(转变观念、转变做法)四查(严查普查、定期督导、不定期抽检和个别指导)”上入手。首先是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入手,即制度可以约束和管理人的行为,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良好的习惯,防范任意管理,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其次,转变做法,先培训、后考核,通过学习培训、实践操作、岗位技能比武等形式,要求每个班级、每个工种、每个岗位养成按标准工作的习惯,逐步形成动力定型。
在“二转”的基础上,通过“四查”来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
1.保健医生依据《幼儿园日常卫生检查表》进行普查,严格检查到每个班级、每个工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以及每个时刻。
2.主管副园长、保健医生定期督导(即每周的例检)以及每天定点的检查,如每天上午9:30的幼儿户外活动中,就有专门的保健医生对每个班级户外活动的时间、时长进行跟踪并记录。
3.主管副园长每周至少要对厨房工作关于幼儿食品验收方面进行一次监督点检。
4.园长不定期的抽检。园长重点抽查幼儿园卫生、幼儿一日常规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晨间幼儿洗手的情况、户外活动时各个班级紫外线消毒的情况等;副园长抽查幼儿三餐质量、幼儿进餐情况等11个制度的执行情况,如面食制作的质量、菜品的色香味、幼儿进餐前的准备等;教学园长抽查幼儿户外活动、幼儿体能锻炼、晨间接待等7个制度的执行情况,如抽查教师晨间接待幼儿的情况、教师和幼儿做操的质量等。
通过以上的方式加强了指导,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力,提高了工作的质量。
(三)如何完善制度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化建设,改进制度管理,根据相关制度增加了《幼儿伙食质量评分表》《幼儿食品日常点检表》《幼儿园幼儿户外活动记录表》等考核表。例如,在园长的抽检中发现:验收幼儿的食品时,由于产品的保质期时间较短,相关人员对于由谁来负责报告、由谁来协调处理等情况比较含糊。因此,特别针对食品验收的流程进行了规范,增加了点检表,实行点检制。点检制管理不仅具有实效性和持续性,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像在《幼儿食品日常点检表》的“异常记录”一栏中体现处理流程和意见)。点检表的实施不仅完善了管理流程,还进一步细化了操作标准,体现了流程管理的刚性便捷和可追溯性,使责任的落实更加细致、具体。
二、标准化——强化标准化操作,提升保教服务质量
标准化,就是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在执行层面上建立统一的程序化操作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炊事员岗位规范,园所也根据岗位规范制定了《炊事员一日工作责任分工》《炊事员一日工作流程》等文件,并对各时间段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但是由于每个炊事员对于这些制度、流程上存在认识的不同、理解的差异,导致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佳。怎么办?推行标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下面就以炊事员的刀工标准化作业为例,谈谈园所在强化标准化操作上的一些具体做法。
按照卫生保健考核标准“刀工要符合幼儿的特点”。园所在炊事员岗位技能的培训中,重点强化了刀工标准化的操作,对菜品加工的形态做出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像丁类:茄子丁、土豆丁、地瓜丁、窝瓜丁、胡萝卜丁、角瓜丁、黄瓜丁等1厘米见方;块类:土豆块、豆腐块、萝卜块、甘蓝块等长2.5厘米、宽1.5厘米、厚0.3厘米;条丝类:土豆条、土豆丝、黄瓜丝、角瓜丝、萝卜丝等条丝长不得超过4厘米。通过对炊事员进行岗位实践操作的培训,并使其参加岗位技能大赛等活动,让炊事员提高了标准化的操作能力。此外,通过保育员定期对幼儿三餐进行品尝、餐餐量化评价等方式强化了操作的标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伙食质量,还使炊事员的操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规范化——推进规范化管理,加强流程环节控制
规范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如果说,标准化回答了“怎样做”的问题?那制度化就是约束我们“必须做”!接下来,我们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来“做得更好”。
下面以水果为例,谈谈水果进入园内规范化管理中的一些做法。
幼儿的水果按照标准经过“验质—检斤—签字—入库—出库—清洗—分发—监管”的过程进入到幼儿的餐桌上。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传统经验和习惯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有的班分发的水果数量过多、有的班过少的现象。因此,在按照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重点规范了分发水果的管理,经过反复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厨房分发水果的规范化管理
厨房根据不同类别的水果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像苹果、梨之类的水果需要放置在淡盐水中浸泡3~10分钟,然后轻轻搓洗,再去蒂。最后,参考每个幼儿50克的标准,再根据各班出勤的人数计算总量——将水果进行切块分到各班的水果盒内。
(二)班级保育员分发水果的规范化管理
在幼儿吃水果前的10分钟,保育员洗净双手后削皮、去核。按照每个幼儿50克的标准分发到水果盘中。
像苹果、梨之类的水果,托小班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状入盘,中大班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状入盘。
像圣女果、草莓之类的水果按照托小班每个幼儿2~3个,中大班每个幼儿3~4个。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各个岗位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同时保证幼儿在园的饮食质量。
实践证明,通过“三化”的推进,能够使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随时以“标准、规范、沉着、有序”的心态,开展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极大地减少了可以避免的失误,做到防范于未然。
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乎着孩子们的健康,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三化”的实施,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