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12-30史红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7期
关键词:村医卫生室卫生院

史红伟

(新疆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 博乐)

0 引言

加快和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是解决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是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实现医疗卫生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1]。笔者有幸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多年,对于辖区内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有诸多思考,现列举一二,共同探讨。

1 基本情况

博乐市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95 公里,距离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24 公里,是中国西部重要沿边开放城市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博乐市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县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师部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市行政区域面积7790平方公里,辖6 个乡镇,125 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7.26 万人。现有医疗卫生单位257 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5 个,乡镇场卫生院6 所,村卫生室125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6 所,民营医院3 所,个体诊所、门诊部及学校医务室90 所。

2 主要做法

2.1 夯实网底,让群众“小病不出村”

村卫生室作为我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层网底,是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开展预防保健、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等服务,是农村医疗卫生中最贴近百姓、最能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便捷医疗保健服务的基础环节[2]。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多种筹资渠道加大对我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力度,全市目前已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25 所,每所建筑面积60~120 m2,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留观室四室分开,统一布局。以每个村卫生室5 万元的配置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村卫生室标准配备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硬件建设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2.2 强壮枢纽,实现群众“常见病不离乡”

自2017 年始,我市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积极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截至目前,6 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了优化及扩建,建筑总面积18500 m2,总投资6110 万元。筹措资金1106 万元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X 线、彩超、生化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极大提高了乡镇场卫生院医疗装备水平,打造强大基层卫生服务枢纽。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卫生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各族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力争做到让老百姓“少花钱、看好病”[3]。

2.3 提升质量,努力实现群众看病“满意”

围绕全市卫生工作重点,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力度。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 年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18 年版)》,持续推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常态化,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通过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完成了我市所有系统与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同时计划2020 年建设区域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区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区域心电系统,届时完成基层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设成让群众满意的卫生服务网。

2.4 拓展渠道,夯实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市乡镇卫生院招录、定向委培补充专业骨干累计81 人,暂时缓解了乡镇卫生院人才紧缺问题;二是我市6 个基层卫生院通过与州、市级医疗机构及湖北援博等形式结对帮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三是通过强化培训,努力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5 期以上(次),培训人员1300 人次,至少10 余名乡镇骨干被选派到内地、武汉市、自治区、州人民医院进修和短期培训。针对乡村医生市卫健委则组织开展集中综合业务培训1~2 期,内容包括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公共卫生、合理用药等。同时鼓励村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提升我市村医整体队伍素质。

2.5 提升待遇,积极留住农村卫生的“守护人”

目前我市村医收入主要与当地服务人口数量相关,服务人口因素占比最大,100 余名村医中服务人口最多的1500人,最少的200 人,因此导致村医收入差距较大。他们的年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各级财政补助工资。2019 始我市将村医月补助统一提高至2400 元,政府层面为稳住乡村医疗卫生队伍提供了保障;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全市农村人口约89000 人,每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5 元,村医根据自身能力承担40%以上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可享受40%以上的资金补助,即每服务1 人可享受18 元以上的补助,各乡(镇、场)卫生院均按照绩效考核办法与资金分配办法,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给乡村医生,每位村医年收入在3600~27000 元;三是实施基本药物药差补助。村卫生室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网上统一采购、统一价格,零差价销售,乡镇卫生院根据自治区规定全额发放其补助部分。另外市财政每年给予每所村卫生室每年3000 元日常保障经费,用于村卫生室冬季取暖费、信息系统网络费、水费、电费、交通费等日常费用。

村医养老方面我市则根据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意见》(新政办发[2015]159 号)和《关于做好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卫基层卫生发[2016]8 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对取得乡村医生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与乡镇卫生院签订聘用合同的在岗乡村医生,按灵活就业人员有关政策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费用由乡村医生个人负担;符合规定的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缴费基数为各年上年度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得低于60%)。在岗乡村医生可补缴其参保前从事乡村医生期间的养老保险费;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并在乡村医生岗位上连续工作10 年以上的,可以通过乡村医生个人补费的方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博乐市村医参照个体工商户标准,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基数的20%。村医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缴费标准为基数的60%、100% 的20%,补缴15 年约32000~53000元,费用由村医自行承担。

3 存在问题

3.1 全科医生等基层紧缺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工作进展缓慢

虽然国家大力推进医学院校培养全科等医学人才的工作,但由于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短期内难以弥补基层对全科医生等紧缺人才的需求[4]。我市目前主要通过其他专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方式来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然而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全科医生培养效果一般。当前基层医院主要靠专科医生带教全科医生,经培养后的医生在临床诊疗水平上参差不齐,离“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和要求还有距离。

3.2 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一方面患者“小病”投向“大医院”、找“大医生”就诊的倾向并未得到根本转变。另一方面我市市级医疗机构自身面临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的问题,还要承担派出大量技术骨干帮扶乡镇卫生院管理、医疗和信息化建设等义务,难以做到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3.3 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风险“高”

我市村医多为上世纪中专生转岗及赤脚医生组成,且部分村医常年半农半医,学习没有系统性,学历层次过低,受医疗知识、医疗条件、临床经验等限制,不少村医“凭经验处方、据说明拿药”。由于学历水平低和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抵御医疗风险能力差,难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即使通过培训也难以胜任医保定点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等现行工作规范考核要求,更不适应快速发展的卫生事业需要。由于近几年教育改革,医学办学限制,医学类大学毕业生留在基层的几率极低,所以严重断层,目前我市村医年龄结构普遍偏高,继续超龄工作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4 工作建议

4.1 强化全科医生人才培训,多措并举推动多点执业政策落到实处

不断完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挑选一些骨干师资到先进地区系统学习,经过培训的医生再把基层全科医生带教出来,加强与三甲医院医生培训合作。

4.2 健全医联体、医共体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间固定协作关系,开通转诊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合理转诊[5]。建立“倒挂式”医联体模式,即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坚守岗位,市级师资力量定期到基层坐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站)标准化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继续积极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4.3 加快推进村卫生室规范化设置运行进度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加大人员招聘力度,严把执业资格,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村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录及农村医学定向培养项目。

猜你喜欢

村医卫生室卫生院
卫生院代村卫生室采购基本药物会计实务探讨
身残承载情无限——记延寿镇永安村会计、村医景玉珠同志
解决养老问题,应留住80多万村医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女村医黄春秀 只为心中那一份责任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村医之福,更是农民之福
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