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发展探究
2020-12-30吴嘉瑞
吴嘉瑞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有了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外交,不仅在服务于国家整体的外交战略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展现我国竞技体育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对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之间发展关系展开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1、体育强国概述
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国逐渐进入新的时代,体育的隐藏价值和体育所能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拓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使对外工作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大力推动体育,提出体育强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等,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视域下,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外交体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需要。
2、体育外交概述
《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认为,体育外交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通过体育交往途径达到一定政治、外交目的的特殊外交活动。”我国外交学者张清敏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政治或外交目的,或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体育交往和交流被称为体育外交。”国家和政府他们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力量,是体育外交的主体。同时,民间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体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有关于体育外交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已不能反映变化了的时代趋势,且反过来对体育的对外交流活动形成了束缚。“外交”一词在学界具有“小外交”和“大外交”两种形态,小外交是专指由政府专职人员从事的外事交往活动。大外交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的对外交往。体育外交属于大外交的范围,是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向各界相互传递信息,以期能在既定领域达成共识,并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体育外交是展示一个国家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方式、是各国民间团体、各国人民群众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改善各个国家相关关系的重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领域人员与国外体育领域人员交流逐步增加,目前已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体育交流,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对于体育人才的引进与输出,已逐渐常态化。这些成就不仅使得中国在体育领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更足的底气,更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上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向世界传播积极、正面的中国体育形象,使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进一步消除在他们的脑海和意识里存在的“中国威胁论”等言辞。
3、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
3.1、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概述
1952年在第15届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69个国家5867名运动员参赛,在与各国运动员相互角逐后,代表中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1971年举世瞩目的乒乓外交,形成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体坛佳话。“乒乓外交”不仅为中国重返国际体坛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中国对外关系有了重大突破,促进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是中国体育在外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初次尝试。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中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历史性的相互握手,共同探讨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同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此后,中国开启了同世界各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新纪元。从1979年国际奥委会《名古屋决议》推动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到北京成为奥运史上首座“双奥之城”,中国始终是奥林匹克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践行者,为奥林匹克事业注入了来自东方的智慧与活力。竞技体育在国内和国际大型赛事中取得的佳绩,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更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进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间接的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
2006年美国任命美国著名运动员关颖珊为美国公共外交使节,加强了美国体育外交的影响力。2007年关颖珊访问中国的北京、广州和香港等城市,她亚洲人的体貌特征,配以带有美国国旗的运动服和优美的冰上舞姿,既表达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又让中国观众感到十分亲切。而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作为中国体育外交的代表人物,早已成为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青年追捧的偶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2013年习近平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接受奥林匹克勋章。习近平赞誉国际奥委会为发展体育运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的积极作用。2017年,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面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9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新时代政府在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上下了大力气,同时,体育也正在迅速的发展,竞技体育在外交领域的发展更是彰显了体育担当,贡献了体育力量,践行了社会责任。
3.2、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国竞技体育方面的的国际话语权相对较弱。
尽管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诸多成就,也创下了一些世界性的记录,但是在国际话语权方面,中国的竞技体育始终处于弱势的角色,如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遭受到不公平对待,既有伦理道德的问题,也暗示着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孱弱。
(2)中国与国际的竞技体育外交关系被蓄意破坏。
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遭受不公正待遇,并非一次两次了。首先,在亚青赛上,做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在家门口被欺负;其次,乒乓球规则在短时间内改来改去,完全无视中国的存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以往我们对于这类“欺负人”的事情采取了“大事化小、息事宁人”的态度,结果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到了平昌冬奥会上,终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中国短道速滑选手能完成比赛已是奢望了。
(3)以“中国威胁论”丑化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是在挑战自己的地位。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想要克制中国的迅速崛起。在经济方面,限制进出口贸易;在科技方面,禁止尖端科技流入中国;甚至对于赴美学习的学者都限制其回国。在竞技体育方面,限制运动员的比赛,修改竞赛规则等举措,其做法可谓是不得人心,但中国却不负众望,在其层层的限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发展了起来。
(4)举国体制的弊端以及体育外交机制的不完善。
中国举全国之力办体育的举国体制,尽管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和优异的成绩,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弊端,一定程度上使得体育外交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中国政府间的体育外交和民间学术团体的体育对外交流都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虽然现在正在逐渐地发展,但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引导机制,体育外交领域对竞技体育的促进作用将会大大降低。
4、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未来发展对策
4.1、提高国际话语权,促进体育对外交流
中国不需要靠运动成绩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不需要靠运动成绩提升自信心、自豪感,相反,做为负责任的大国,维护运动场上的公平也是我们的义务。促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发展亦是大国担当的体现。
4.2、积极承办大型国际赛事,提高国际声望
在体育方面承接国际大型赛事、使国内大型赛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树立国家良好的体育形象;培育优秀运动员、使优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平衡流动或趋优流动,促进体育的对外交流,对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3、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强化体育外交智库支撑
首先,古为今用,以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为载体;其次,洋为中用,吸收西方优秀的、先进的体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益于中国竞技体育与体育外交发展的内容与中国的现行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4.4、完善体育和外交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首先,坚持并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主动引导举国体制来适应体育外交的发展,并以体育外交的良好发展促进举国体制的再完善;其次,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和创新体育外交与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实施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5、结束语
新时代、体育的内容更加丰富、范畴更加延展,开始真正发挥政治、经济和外交等领域的多重复合功效。要充分认识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价值和作用,在体育工作中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促进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产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和民间的体育的对外交流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