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生篮球训练过程及重要性

2020-12-30李建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持球体育老师运球

李建荣

(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江苏 扬州 225600)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生体育教育基础中加强篮球训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让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篮球基本知识、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从而为国家篮球发展培养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

1、小学生篮球训练的作用

1.1、基本功训练的作用

篮球运动要求篮球运动员具备一定的身体综合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在篮球运动中,对球的掌控能力是判断和检验一个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篮球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柔韧度较高,正处于习惯、个性、爱好等养成、塑形的关键时期,且接触篮球较少,篮球基本功普遍为0。在围绕小学生开展篮球基本功训练时,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身体和心理优势,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篮球游戏篮球操,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篮球性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运动意识,更好夯实学生篮球基本功,为学生以后的篮球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运球训练的作用

运球作为篮球运动中的关键技能,需要运球手具备良好的全场掌控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跑位预判能力,因此,拥有这些能力的队员又被称为篮球场上的灵魂、篮球队的核心。对小学生进行篮球运球训练,要求小学生能够准确认识队友和敌方队员的长短处,在篮球场上通过眼神交流等方式向队友准确的传达意图,及时调整球队战术,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从而取得赛场胜利的关键。在小学生进行篮球运球训练时,需要小学生一心多用,准确、及时的预判对方球员及队友的走位,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培养学生预判能力和全场掌控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反复的运球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小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向上、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更好推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小学生篮球训练的价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小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担当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小学生都成为温室中的花朵、家庭中的掌上明珠,不具备吃苦耐劳和抗压的能力,很难经受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基于这种情况下,加强小学生篮球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一项身体对抗运动,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小学生反复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更加强壮、健康。在开展小学生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各种篮球竞技游戏、篮球比赛等,可以让小学生更加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小学生比赛态度,合理看待比赛结果。通过加强小学生篮球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吃苦耐劳和抗压能力,培养小学生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3、小学生篮球训练的方法

3.1、熟悉球性

对一个篮球运动员而言,其对球的掌控能力直接反映最深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接触篮球机会较少,篮球基本功较差,不具备一定的篮球运动兴趣。在对小学生开展篮球训练时,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篮球游戏、篮球操等,在培养学生篮球球感时,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穿插进一些有关胯下八字盘球、颈部盘球、持球、膝部盘球、躯干盘球等练习,有效激发小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帮助小学生更好掌握和熟悉球性。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主要有用双手手指和手腕连续拨翻球(手指弹拨、手腕转翻)、双手胸前抛接球、球绕身体交换球、单(双)手体后抛接球、环绕双腿交接球、行进间胯下交接球等几种,小学体育老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熟悉球性练习方法,并进行连续反复的练习,方能达到较好的篮球训练效果。

3.2、运球训练

运球主要是指持球队员在行进中或原地用单手连续按拍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一种动作方法,其基本动作方法主要有高运球、低运球、体侧运球、胯下运球变向、运球转身、背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不)换手变向运球等。篮球运球技术不仅是个人摆脱、吸引突破防守的进攻手段,也是组织全队战术配合的桥梁,并且对发动快攻,突破紧逼防守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接触篮球运动时间较短、手臂力量较小、控球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出现掌心触球(拍球时有声响)、带球跑、两次运球、原地或行进间运球时低头看球、运球时脚踢球等问题。在进行运球训练过程中,小学体育老师应该为学生讲清运球动作概念、目的和作用,以及运球的时机、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关键环节,并针对运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为例现象做正确示范,及时纠正学生运球过程中的错误,指导其正确的运球技术,强调学生大胆运球,鼓励学生解放视野,反复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手指的球感,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3.3、传接球训练

传接球主要是指在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支配球、转移球的方法,其动作结构主要包括持球方法、双手持球方法、单手持球方法、持球用力方法、球的飞行路线等几个方面。传接球技术可分为传球和接球两大类,传(接)球技术中又包括双手传(接)球和单手传(接)球。传接球技术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战术的纽带,也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工具手段。由于小学生手臂力量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传接球速度和球的落点,在传接球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双手胸前传球时,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两拇指距离过大或过小,持球动作不正确;(2)双手胸前传球时,两肘外展过大,两臂用力不一,形成挤球,出手后两手上下交叉;(3)单手肩上传球时,没有摆臂、拨指、抖腕等动作;(4)双手胸前接球时,两手指朝前,两手没有形成半圆;(5)伸臂迎球时,手臂、手腕和手指过于紧张,引球动作不及时;(6)接地滚球时伸腿跨步不及时,重心过高等。小学体育老师可以通过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传接球训练过程中存在的易犯错误进行纠正:(1)两人一组,面对站立,一人握球,一人做双手胸前传球时正确模仿练习;(2)两人一组,一人对墙传球,另一人纠正动作;(3)为学生重复讲解双手接球的动作要点;(4)要求学生多做自抛自接球练习,养成张手、伸臂迎球和及时屈肘引臂的良好习惯。

3.4、投篮训练

投篮主要是指进攻队员为将球投入对方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是篮球运动中进攻得分的唯一手段,也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和生命。投篮技术可以分为单手投篮和双手投篮两大类,其基本动作方法包括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跳投等,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基本因素主要为持球方法、瞄篮点、协调用力、出手角度与出手速度、球的旋转、投篮弧度和入篮角等几个方面。以原地跳投为例,小学生极易在投篮技术训练中出现跳槽后身体重心控制不稳、起跳后髋关节弯曲、投球出手过晚等问题。小学体育老师应该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投篮技术概念、掌握正确规范的投篮手法以形成技术动作定型,并在学生掌握基本手法和步法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练习次数、难度、距离、强度和密度,不断提高学生投篮命中率。在投篮技术教学训练中,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将投篮技术与运球、传接球、摆脱防守、突破、抢篮板、假动作、脚步动作等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应变能力。小学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小学生投篮的心理训练,通过采取篮球比赛和一些特殊的训练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投篮命中率。小学体育老师在学生投篮训练中还应该随时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动作错误,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修正措施,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的投篮技术动作认识和定型。

3.5、持球突破技术

持球突破技术主要是指持球队员结合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较强的篮球技术。持球突破技术依据动作结构可以分为持球顺步(同侧)突破、持球交叉步(异侧)突破两大类,其动作通常从接到球之后的“三威胁”动作开始,主要由持球动作、蹬跨脚步、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4个环节组成。在持球突破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老师首先要讲清楚其动作结构特点与在竞赛中的作用,明确中枢脚概念,为学生反复示范正确动作,强调各技术环节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竞赛规则对持球移动的限制,通过教学让学生两脚都能做中枢脚,并能及时合理的向不同方向突破。在学生掌握持球突破技术的基础上,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将持球突破技术与其他篮球技术进行组合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突破与上篮、投篮、分球的结合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老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精神,并加强对学生突破意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3.6、抢篮板技术

抢篮板球主要是指篮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间争抢中投篮未中的球。在篮球比赛中,抢得篮板球不仅是获得控球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还是比赛胜负和攻守矛盾转化的关键。抢篮板球技术可以分为抢进攻篮板球和抢防守篮板球两大类,主要由抢占位置、起跳动作、空中抢球动作、获球后动作等4个环节组成。由于小学生接触篮球运动时间较短,篮球基本功和手臂力量不足,导致学生在进行抢篮板球技术训练时,很容易出现起跳时机掌握不好、篮板球反弹方向与落点判断不准、空中抢球不伸展、欠缺保护球的意识等问题。抢进攻篮板球要强化学生“冲抢”意识,抢防守篮板球侧重强化学生的“挡抢”意识,小学体育老师应该注意加强攻守篮板球的对抗性训练、攻守技术与抢篮板球技术的结合训练和学生身体素质及共同努力的训练,并把抢篮板球技术同投篮、快攻、补篮、突破和二次进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篮板球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拼抢意识、勇猛顽强的作风,促使学生养成“有投必抢”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在激烈的对抗中争抢篮板球打好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充分结合和考虑学生篮球基本功及身体素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开展篮球训练活动,为学生反复示范正确动作,及时矫正学生篮球动作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篮球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持球体育老师运球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严防死守”
有些唐突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