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甘肃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0-12-30苏兴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甘肃民俗体育锻炼

苏兴田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引言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对外开放的全新战略,而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则是适应“新常态”的急切要求,作为全面推动“新常态”下全民体育水平持续化发展的战略措施,“一带一路”对于推动民俗体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加快对体制的改革、加快体育发展进程,才能推动“一带一路”的进程,并突出面向全民健康理念,以此来适应发展动力转换所面临的挑战,主动顺应大时代要求对全面体质健康提出的要求。我国甘肃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低,部分区县的基础体育设施、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使得其体育发展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所以需要找出这些制约因素所在,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克服构想,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全面深化甘肃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

1、“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出访中亚、南亚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带”指的是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路”则是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就是“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建设出中国全方面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一带一路”是建设在新的内外国际环境下,把握好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行对外开放的新措施,也是扩展周边外交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已经正式把“一带一路”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维护中国周边经济、外交、交流合作都有着重大意义。在今后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将从继续加强和“第三世界”,也就是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深入交流于合作,在此同时,势必会促进各大省份体育事业的发展。

2、“一带一路”战略下制约甘肃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的因素

2.1、人均经济收入较低

我国甘肃地区处在中西部地区,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该地区当中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其经济收入偏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不健全。甘肃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多为山地、高原和戈壁,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在过往的数年间收入不超过5000元,而西部甘肃地区甚至只有2000-3000元左右。甘肃贫困地区人均年收入很低的现状意味着其仅有的经济收入也是更多的用以维持生活,在保障自身的基础生活之后,已然剩不下过多的钱来进行其他活动,更遑论体育健身。所以这些缺乏体育消费的低收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以及地区民俗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

2.2、体育机构不够健全

我国当下县级以下的行政机构中基本不存在规范的体育管理部门,县级以下的体育大多都是由文化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甘肃部分县级地区管理程序发生错位,让群众体育在落实体育建设的主线上出现脱节,再加上部分地区的体育团体的发育严重匮乏,导致这些地区当中群众从事体育活动呈现出疲软现象,群众不仅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且从事相关体育活动呈无序状态。

2.3、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甘肃地区存在较多边远山区、隔壁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且信息传递闭塞,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渲染和紧固,导致这些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停留在单纯的肢体运动或者身体是否呈现出病态的概念上,这种守旧的思想观念年注定会对当地群众的健康观念带来极大的桎梏。此外,由于部分地区的教育事业落后,导致当地的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体育健康的认识十分匮乏。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平均有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高中毕业生和75%以上的受高中教育的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当中去,虽然我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但是在甘肃部分偏远地区仍然存在少年儿童失学的现象,青壮年的文盲也占据了5%左右。这些数据都在表明贫困地区的群众缺乏全新的思想关注,对于体育健康的认识极度匮乏,且意识淡薄,参与相关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较低。其次,缺乏科学的健身技巧和知识,甘肃地区部分居民尽管时常锻炼,却没有较好的健康效果,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科学体育运动需要遵循一般规律:首先是热身,一份完善的热身运动应该包括精致肌肉拉伸、专项运动以及动态的肌肉拉伸,热身时间建议总体运动时间的10%-20%,科学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加肌肉的协调能力和收缩时的力量速度,减少因为之后剧烈运动而带来的肌肉损害。其次是科学的饮水。在运动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出汗,造成身体严重缺水,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水的补给,饮水尽量少量多喝,一次饮水尽量不要超过200ml,每一次饮水间隔控制在15分钟以上。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体育锻炼群体没有遵循科学运动的原则,甘肃地区整体民俗体育发展遭到限制。然后,没有养成健康锻炼的习惯。健康是在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完美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就意味着健康,在健康的构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50%以上,而当下甘肃地区部分居民日常生活较为紊乱,缺乏规律的作息,这对于契合“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全民体育健康素质极为不利。

2.4、对于体育建设的经费不足,场地设备缺乏

我国当下对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大概在20亿元左右,然而其中绝大多数都用在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办和与之服务的行政开支当中,这就导致用于开展群众体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且群众体育场地和设施都十分匮乏。比如集中在甘肃中西部地区的群体,本身投入经费就不高,再加上用于其他服务活动的开支较大,直接导致当地的体育设施稀缺,即使有一定的场地和设施,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只是对一些体委所属开放,而其中大部分有分布在学校或者地方行政部门,开放于普通群众的场地设施实在是少之又少。此外,就算这些场地地方行政人员够用,在节假日当中也基本无人使用,导致场地一度处在闲置状态。

3、“一带一路”战略下下甘肃地区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3.1、改变传统思想观念,政府部门加强指导

地区民俗体育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重要一环,在经济建设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普惠政策之下,各级行政部门都应该站在照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体育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广大群体没有参与到体育当中来,那么所谓的地区民俗体育发展又将是一纸空文。具体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地区要想真正进行体育建设,需要政府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以行政行为为主,加大体育发展的重视度,以制定总体体育发展规划为辅,制定出明确任务指标和要求。各级政府需要将体育发展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且甘肃地区居民的体育活动要作为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利用农村闲暇时期,组织相应的体育活动,例如,覆盖全乡镇的长跑、象棋、篮球等,并在此过程中将相关体育活动量化,以便更好的落实。

3.2、加大推广力度,提升甘肃人民的体育锻炼意识

甘肃地区的经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能否契合“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思,最关键的是群众的思想意识。上文提到的甘肃部分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且由于交通、网络、地域的限制,受到的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重,大多数居民对于民俗体育锻炼根本就没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开展体育事业无疑十分困难。而要想解决此种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甘肃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所谓的生老病死并非是上天可以主导,是可以通过人为锻炼延长寿命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甘肃地区人民的体育参与度,让其认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此外,要想彻底改变部分居民的传统观念仅仅依靠当地的“体育法”以及“纲要”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制定出国家体育的宣传政策,让甘肃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提升其积极性。其次,树立科学的强身健体观念,一些人群认为只需要进行家务劳动就能代替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再进行额外的体育运动,但是实际上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别,做家务劳动只是对局部肌肉锻炼,人体的肌群得不到全面的锻炼,长期进行某项姿势的运动,不仅达不到健康的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让居民分清劳动和运动的区别,树立正确的强身健体观念。

3.3、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相应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由于甘肃西北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其体育经费缺乏,造成了体育场地不足以及锻炼器材紧缺的情况,极大的阻碍了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根据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的大量投资,制定出相应的惠农政策,积极鼓励行政人员参与到体育事业的赞助和捐赠当中去,在当地建设出“农村建设工程”以及“雪中送炭工程”,在甘肃部分农村中建设体育馆,再购置一些实用的体育器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甘肃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体育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有效支持,我国政府也应该提供更加广阔的体育发展平台,为甘肃地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体育产业平台,鼓励当地更多的投入到体育产业投资中,以深度挖掘甘肃民俗体育发展前景,并在此过程中加大相应体育设施的生产,为当地提供更多体育发展机遇,让甘肃地区的产业链呈现出多元化,实现甘肃地区民俗体育的健康、蓬勃发展。最后,在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下,当地可以积极举办户外体验、长跑等具备当地民俗特色的赛事,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扩大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程度。

4、总结

由于甘肃地区自身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文化等原因,导致其体育事业的发展较为滞后,而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群众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场地和器材匮乏、当地政府的重视度不足等,这些因素都极大的限制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地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甘肃地区要想更好的发展民俗体育、开展相应体育活动,就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广,利用政府人员众筹的方式购置一些体育器材,全面投入到甘肃地区的民俗体育建设当中去,和“一带一路”、“全民健康”战略相契合,实现我国经济的飞腾。

猜你喜欢

甘肃民俗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民俗中的“牛”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民俗节
漫画民俗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