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体能发展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动作院校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针对国内身体素质与职业发展需要,国家提出“健康中国”的专利目标,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不同岗位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的身体处于不同的状态,往往会出现长久保证上肢或下肢不动或者动作的情况,导致身体不同部位在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为了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其职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实用、更具特色的课程内容。

1、职业体能与体育课程之间的联系

职业技能水平关系到人员在特殊工作环境,如久坐、严寒等环境中的承受能力,而承受强度主要与工作人员持续进行相关动作的能力、身体抗压能力、大脑反应能力以及用于维持久站等动作的腿部肌肉能力等有关,这些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后可以促使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针对能力的锻炼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在工作后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针对职业体能相关理论和锻炼方式开展统一培训,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保持持久的运动兴趣。

高职院校开设课程时,课程内容往往更偏向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以高技能人才为方向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而体育课程教学期间除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锻炼学生身体以及教授学生运动或健身技能以往,学习也会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后续的职业方向联系起来,结合职业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体能。

2、基于职业体能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健康中国的战略。高职院校需要为了维持社会的恒久稳定发展更加重视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相关兴趣的培养,积极将职业发展与体育健康教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人们在参加不同类型的工作时,工作岗位内容往往会对身体素质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工作人员如果自身体能无法适应职业要求,其身体往往会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垮掉。高职院校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持久的运动为学生消除后续工作期间可能出现的隐患。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创新课程内容,结合各专业后续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特色体育课程,推动体育课程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3、不同岗位工作的动作类型分析

3.1、基础动作分析

人体的基础动作主要是依靠不同类型或部位的关节在空间平面内形成的,往往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人们使用不同基础动作的频次是不同的,一旦某种基础动作长久保持或者保持较高的频率,将会对身体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这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充足的身体素质以应对岗位工作期间不可避免的肢体动作。人体上肢的基础动作主要有举、投、拉、端、递、转等,下肢的基础动作主要有行、走、坐、卧等,以脊柱为基础可以完成伸屈以及旋转等相关动作。

不同工作类型的人员上下肢的动作频次往往有所不同,按类型可以分为上下肢少动、上下肢多动、仅上肢少动、仅下肢少动等类型。例如,IT工作者往往长时间保持直立或微弯腰的坐姿,长期保持上下肢少动作的状态,长期维持容易出现慢性疾病;司机往往长时间保持坐姿并目视前方操作方向盘的动作,长期保持下肢少动的状态,长期维持容易出现慢性疾病;建筑工人往往长时间全身进行设备操作或负重操作,上下肢均长期保持多动状态,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

3.2、工作可能引发的身体问题

人们在工作时如果身体各部位均得到正常的活动并使得各关节、肢体以及器官等处于正常的状态,将会持久保证身体的健康。然而,大多数职业者的工作内容往往无法保持最健康的身体姿态,反而会因为工作需要长久将身体维持在异常的姿势,导致身体部位受到压迫,引发各类身体疾病问题。例如,司机或IT工作者需要保持久坐状态,随着工作时间的推迟容易导致腰椎劳损,引发腰间盘突出等疾病,这需要工作人员针对此类问题加强对于腰腹以及臀部力量的锻炼。

3.3、不同岗位的动作分析及锻炼需求

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后续的岗位类型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课程,针对后续工作可以长久维持的动作模式开展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同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和培养,提升学生对于后续职业工作的适应能力。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需要注意将腰背耐力、肩颈力量的锻炼方式、身体姿态调节方式、以及心理状态调整等相关课程加入到体育健康教学之中,正确引导学生养成适合未来职业发展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状态;工程类专业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需要注意将身体整体的锻炼、心理抗压能力、团队协作neglect等相关课程加入到体育健康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可以稳定承受工程类职业工作的繁重工作量。

4、高职院校基于职业体能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4.1、课程改革发展依据与目标

近年来国家针对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提出了众多要求,例如,14年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和15年关于培养人才以及审核教学改革的相关意见,两个文件共同指出职业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个人素质能力的培养。15年,国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体育课程的相关规范,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6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更加重视提升全民身体素质的工作,将其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重视对职业人才身体素质的培养,为其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具备高技能水平、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课程教学期间需要合理应用显性与隐性两种模式的教育实现教学目标。其中,隐性教育主要指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确保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获取更好的发展。同时,体育健康教学在培养学生高水平心理健康素质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身体素质的锻炼,通过运动技能教学、动作方式教学、锻炼技能教学等提升学生在后续工作过程中的承受能力。此外,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学生意识的引导,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健康意识,确保课程效果可以在学生参与工作后依旧长久保持。

4.2、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时可以结合不同岗位工作的动作类型选择不同的课程,在身体素质锻炼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确保课程类型可以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职业类型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不同如传统体育、球类运动、健身健美类运动以及形体类运动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的小分类,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部分项目作为终身学习的项目,为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为上下肢均少动类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对学生肩颈、腰背等部位的锻炼;为上下肢均多动类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健身类项目,重视对学生全方位身体素质的锻炼;为仅下肢少动类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球类项目,重视对学生肩颈、腰背、上肢以及指腕力量的锻炼;为仅上肢少动类职业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形体类项目,重视对学生腰腹耐力、臀腿耐力以及下肢力量的锻炼。

5、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5.1、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在推进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避免教师以传统的思维习惯看待当前的体育教学要求,为学生创建适应职业发展的开放式课程。教师需要将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将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新课程类型,结合不同专业或职业方向开设传统项目、球类、健身健美类课程。同时,教师在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宣贯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要性,努力引导学生将部分体育课程融入到后续的生活或者工作之中,养成终身锻炼的行为习惯。

5.2、推进教学制度优化改进工作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进教学制度优化改进工作,规范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了避免学生或教师产生懈怠心理,学校需要对评价制度进行改进,通过师生互评、过程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日常的体育课程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对考核机制进行优化改进,将期末评价或者单纯的运动项目考核转变为日常表现、理论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考核评价方式,提升评价质量,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

5.3、构建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构建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首先,学校需要以院系为单位,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创建适应当前院系学生工作需要的实用类课程。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因职业发展需要与所处院系不符,高职院校可以将实用类课程作为选修课,要求学生从各院系设置的实用类课程中选取几门进行学习。其次,为了避免课程设置存在缺漏之处,高职院校需要组织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体能发展诉求,将其作为参考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进一步提升课程应用效果。再次,在开始课程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教师需要注重提出相关的训练注意事项,并将职业病防护等相关内容加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提升课程实用性。最后,课程体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需要增添一定的课程趣味性,在教学期间吸引学生参与到理论学习或运动锻炼活动之中,便于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

6、结语

高职院校需要充分理解职业体能对于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职业动作类型与体育锻炼之间的联系,对当前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实用类课程,提升学生对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动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动作描写要具体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