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
——基于学校体育功能角度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强国体质功能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1、概念解读

1.1、学校体育

在学术界,对学校体育的界定众说纷纭,并未形成统一定论,但主要是可以划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属于国民体育的范畴,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组成了我国国民体育。本文致力于从学校体育功能的角度探讨学校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学校体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自然”,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进而促进我国国民体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1.2、体育强国

“体育强国”一词,最早出现于1983年《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首次提到了要使中国 “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并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到2019年9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政策保障和九大重要工程。经过近40年的不懈探索,“体育强国”从一个愿景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建设,在昭示国家和人民对实现体育强国梦坚定意志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不仅要具备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硬实力”,而且要进一步优化大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外交等各方面的“软实力”。

2、体育强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理论依据

2.1、“三育”关系:三棱锥体式

学术界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观点有很多,主要包括金字塔式、双塔式、三塔式和三棱锥体式。其中,三棱锥体式是本文最为赞同的观点。具体来讲,学校体育是底面部分,是我国国民体育的基础;三个侧面分别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而我国的体育强国梦则是锥顶。三棱锥体式不仅体现了学校体育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而且明确反映了“三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2.2、学校体育功能实现的四大步骤

一般认为,学校体育功能的实现可以划分为4个步骤。步骤1是学校体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是学校体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和依据,受到统治阶级的功能期待、学校管理层的体育态度、其他社会群体的功能期待和学校体育的功能期待四方面因素的影响;步骤2是学校体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是学校体育功能取向确立的转化,受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和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步骤3是学校体育功能效应的产生,是学校体育功能行动发生的结果,受到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学生自身的文化特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步骤4是学校体育功能效应的延伸,是学校体育功能效应产生的效果,受到社会人群的生活状况和学校体育自身的调节功能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3、我国学生体质长期堪忧

3.1、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嬗变

我国学生体质研究20年来成果丰硕,经历了以“大学生体质”(1998-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3-2008年)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2009-2017年)为主题的3个演进阶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学生体质的主要研究对象逐步从“大学生”转变为“青少年”,研究重点从学生“体质”逐步转变为“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热点的嬗变可从层面反映出,我国学生体质堪忧的社会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在以往的政策导向中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而且还存在年龄段下移的迹象。

3.2、我国学生体质堪忧的具体表现

(1)身体形态:学生肥胖问题。

在中国知网上以“学生肥胖”为主题搜索发现,1986-2020年的发表文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出现显著增加,是2000年以前发表文献的5-8倍。这从层面反映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学生肥胖问题也愈见普遍,并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身体机能:学生体测困难问题。

2017年11月19日,武汉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在进行体质测试过程中突然晕倒,最终抢救无效离世。在我国,大学生体测猝死事件已经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面对学生体质测试的“困难性”,体测不及格、请人代跑等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而体测过程中学生出现气喘吁吁、四肢酸软等负荷过大带来的生理不适俨然已经成为常态,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学生身体机能下降的社会现实。

(3)身体素质:学生亚健康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大幅提高,在2002年就较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6cm;但是,社会大众对当代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跑两步就喘,走两步就累”等一系列的类似评价却越来越普遍。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虽有所增高,但是其身体综合素质却没有随之增强,甚至出现滑坡现象,属于典型的亚健康。

4、我国学校体育功能与实现的具体实践

4.1、学校体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部门,其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其本质功能。近代以来,随着新思想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的发展一直备受统治阶级的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中考、高考、考研以及社会上各类考试,基本上都是以考核科学文化素养为主导的,这直接导致社会大众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加专注于学校考学率的层面,而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则成为了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因此,为了保证学校的生源质量,学校管理层更倾向将全部精力放在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上,以此来迎合社会价值取向,赢得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2、学校体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学校体育功能行动的发生,受到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对体育的投入主要集中于体育产业,如:体育赛事推广、体育产管经营、体育彩票、体育新闻等盈利性较强的领域;而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上,很难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体育运动需求。而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一般教师的胜任力明显不足,存在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强等问题。

4.3、学校体育功能效应的产生

学校体育功能效能的产生,受到外在社会文化环境和学生自身文化特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讲,在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使对中华民族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已有所缓解,但依旧占据着主流地位,这直接导致了体育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视度不够。在学生自身的文化特性方面,长期的文化课学习和严重的升学压力让学生疲于锻炼,这使他们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是乐于参与,疲于应对,属于精神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4.4、学校体育功能效应的延伸

体育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建立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状况基本上都能够支持学生的基本体育活动的。此外,学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功能的主体,具有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价值观,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责任和义务。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根据上述内容,本文认为是学校体育功能期待与功能效应的不相契合导致了我国学校体育功能实现的最终结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1)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强。虽然在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但是学校管理层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度仍然不够;(2)社会大众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度不高。重文轻武的民族特性和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3)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制约学校体育功能的实现。我国体育教师较一般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很难实现对学生的高质量教学;(4)学生自身对学校体育的参与度不足。我国学生教育的文化课业压力大,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导致极少有学生参与体育实践。

5.2、建议

(1)凝聚社会共识,将学校体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纵观历史,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虽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注,并获得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但是实际的贯彻效果和发展成效并不明显。事实证明,单方面对学校体育发展进行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不足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心,还需要借助社会各方自下而上形成的合力来推动。因此,将学校体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省、市、区各级组织部门的绩效考核,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体育发展的建设中来。

(2)深化教育改革,将体育教育置于素质教育的首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将体育教育置于“五育”之首,考虑将体育加入到升学考的考试范围,让学校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3)武装师资队伍,将专业素养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

学校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将专业素养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教师培训再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增强体育意识,将终身体育纳入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中。

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体育观是衡量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体育观的正确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知,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的社会实践。因此,在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意识,帮助学生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并逐步引领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对体育强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实质上是在强调学校体育功能的实现之于体育强国梦的重要意义,而学校体育的功能期待与学校体育的功能效应相契合便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强国体质功能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纺织强国再出发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学习强国”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