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拓展训练提升高校大学生自信心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参与者心理健康大学生

(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1、引言

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问题,这也不得不引起了相关心理学专家的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和障碍的现象已经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障碍的比重占到了20%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主要标准是观察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偏激、缺乏自信、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心理严重等方面,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怎样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自信,使学生能够培养健全的自我人格,是目前相关教育学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学生作为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不仅要拥有自信和开朗的性格,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之才,不能轻易陷入恐慌和自卑中无法自拔。自信心不仅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和就业岗位的一种优秀品质,时刻引导着我国高校学生的未来成长之路。

2、拓展训练概念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是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以及专门设计的各种典型设施和项目,进行多种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受训练者在掌握一定的遇险生存技能,开发其心智、培养其团队精神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如今的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拓展训练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更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拓展训练主要强调团队的配合与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完成挑战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满足内心的被需要心理,拓展训练在实施时比较看重参与者自身心态的转变是否健康,并且以个人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估,观察参与者是否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并挑战自己的极限。拓展训练不仅能够考验个人的综合实力,还需要借助团队的共同作用来达到拓展训练的任务与目标,团队的参与者不仅能够通过拓展训练了解到自己的真正实力和过人之处,提升自己的信心,还能了解团队整体的协作力量,使参与者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集体中。

拓展训练是通过现实或虚拟的环境下通过团体完成最终任务的一种训练方式,参与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真实情感和具体实践,通过团队之间的帮助实现共享,并对过程中出现的内容进行反思与拓展,最终运用到实践中。各高校利用这种团队协作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学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集体中去,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品德建设。

拓展训练一般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团队融合;二是体验环境;三是协作共享;四是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学课程不同的是,拓展训练能够调动集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在创造一个环境的同时,使参与者能够自然的融入进去,并切实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对自我思想进行提升和再造。参与者在这种欢乐和愉快的气氛下,会与其他参与者快速熟络,并进行交流和共同帮助等。这种特有的“体验派”训练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提升,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价值理念。

3、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3.1、自我遗弃感

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自卑和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通常会否定自己,无论是简单或困难的事情,他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词便是“我不行,我不会,我不能……”,久而久之,这种想法在脑海中便会生根,导致学生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不敢轻易作出决定。还有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敢和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交谈,怕露怯,被人笑话;遇到困难不敢求助他人;不敢分享给别人自己的心事和东西,认为他人会超过自己等等。这些思想存在于学生们的心中,时间一长,一些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碍会逐渐变成嫉妒心理和自负心理。这种恶性循环的出现与外界环境和学生接触的人事物具有很大联系,很多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多特定思想变成了习惯,形成了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性格,他们认为这种性格和思想是正确的,所以这些学生便一直以这样的思维来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但对于大学环境来讲,其不仅是学生们发挥自己价值和才能的空间,也是连接学生和社会之间沟通的纽带,所以,很多学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可能对其自身来说是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但人外有人,大学生活中有才能和优秀的学生数不胜数,很多学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落差而突然产生心理障碍,认为自己不再优秀,甚至否定自己的价值和努力,这便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产生了自我遗弃感,开始逐渐封闭自己。

3.2、没有安全感

大学生普遍缺乏信心的另一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由于如今时代背景的快速发展,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之路非常迷茫,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受到老板重用。如果学生的内心足够强大,会认为时代的变迁只是一种必然趋势,并认为自己足够优秀能够胜任任何职位,便会努力的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而缺乏安全感的学生便会认为是这个时代抛弃了自己,自己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整日在不安和悲观中度过,这种表现便是没有安全感的特征。很多学生不了解,认为安全感是别人给予自己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有自己才能够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比如,让自己变得优秀,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等等,都能够使自己更加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整天郁郁寡欢,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和价值。

4、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原理分析

4.1、拓展训练的应用特征

拓展训练是以体验式的教育方法来培养人们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它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动态活动,经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过程,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发展的能力训练。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去完成一种体验,并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反思、获得感悟和提升,拓展训练运用在高校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保证对学生的新异刺激,令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自信心等得到了逐渐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2、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自信心提高的模式

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拓展训练的上课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新鲜内容,形式古板,枯燥无趣,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只是通过知识的生硬传达来促使学生进行学习。

而拓展训练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的生存环境,还能够通过团队的合作共同承担困难和挑战,这种方式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拓展训练还会对团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从整体上提高每个学生的信心。

(2)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手段。

自信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一个优秀品质,但并不是说只有伟人和做出丰功伟绩的学者才能拥有自信,很多看似不经意的举动便能够凸显自己优秀的品德,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在拓展训练中,自己提供的一个思路,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等,这一次次的价值彰显不仅能够给予学生自信心,还能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优秀的能力。

(3)拓展教师在提高大学生自信心训练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进行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催化剂”是指教师运用激励的手段来加速学生自信的建立过程。任何手段都有其适用性,激励作用适用的对象是自我限制的学生,严格地说是那些自我肯定不足的学生,教师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优势,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肯定,确信自己拥有达到目标的能力,同时在自己的心目中升起达到目标的强烈意愿,教师就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和动力的角色。

教师要多鼓励和激励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表现,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打开学生内心大门的催化剂,当学生面对困难不知如何去解决时,教师要做到体谅和耐心等待,而不是批评和讽刺。在激励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断鼓励学生和夸奖学生,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用自己真正的关切之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5、结束语

拓展训练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克服懦弱、孤僻的性格,学会与他人相处和交流,还能够通过团队协作了解到集体精神的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的信心和价值。所以,我国各高校要积极开展拓展训练等相关课程,便于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身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综合素质强、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贡献出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参与者心理健康大学生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