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课程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30侯纯妹
侯纯妹
(揭阳市卫生学校,广东 揭阳 522081)
护理人文素养,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关怀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内在修养,主要强调语言文字、人际沟通、伦理认知、理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力[1]。护理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培养专业工作者。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随着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人文素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理专业操作水平影响患者当前的感受,而护理工作过程中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能更持久地为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融洽护患关系,和谐工作氛围,护患间达到互助共赢。加强护生人文素养教育是项长期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融入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中。护理学基础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本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1 护理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由于受到以往“重技术、轻人文”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足,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学校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评判标准,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课程设置不合理,削减了人文科目比例,教师重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人文素养教育明显不足,实际考核中重视技能掌握,忽视人文关怀评价。
2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护理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2.1 护理专业特点决定有必要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同步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护理在近百年来发展迅猛,变化很大,但其内涵,即护理的核心始终未变,其中强调了护士是人道主义忠实的执行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注重人性,一视同仁,救死扶伤。护理也是一个讲求爱与奉献的神圣职业,护士应该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等。
与临床医生相比,护士有其专业特点: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交往、互动更多,需要具备更好的情商,好的情商必然是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作为基础。部分护生在实习中有虐待儿童等现象就是很好的反证。同时,护士承担的日常工作更为繁杂,插管、注射、执行医嘱、健康教育、病案记录、病床整理、配药穿刺等,处理繁杂工作与自身身心平衡也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2]。另外,当前护患关系呈现不断激化趋势,也与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缺乏有关。有调查表明:大约75%的事件患者决定起诉的想法是被护理人员的态度和缺乏相应的交流引起的[3]。
2.2 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必须同步引入护理人文素养教育
护理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各专科、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健康人群进行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及基本操作,可以说基础护理质量的好坏不仅受护士本身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水平的影响,其伦理道德水平、职业信念、思想境界、人文素养等均会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4]。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因此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是护生入学后最早接触的课程,在培养护生人文素养方面有其独特性:第一,课程内容在人文素养培养上有充分体现,如护士的素质与角色章节内容就提出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这为护生在以后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奠定基础。第二,课程实践性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同情心、爱心、耐心、责任心等,体谅患者承受的痛苦,适时为其家属排忧解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三,在本课程实践课模型人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模型人进行涂画、戏谑,并拍照发朋友圈,随意坐躺在病床上,在真人注射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晕针,甚至害怕、哭泣,紧张手抖等现象,这些都是护士人文素养欠缺的表现。教师若以此为契机,在实践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注重护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将对护生的职业生涯产生较大影响。
3 护理人文素养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和实践
结合护理人文素养教育现状,依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独特性,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3.1 优化课程结构,结合时事新闻,渗透人文情怀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增加人文知识点。开课前,可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搜集整理典型临床病例,寻找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建立病例及图片资料库,结合病例精心设计一系列人文教育情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开课初期,不急于对本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可先通过临床案例,身边护理人员的先进事迹,教师的自身感受等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之情,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谈谈内心的想法,对专业的疑虑,并解决学生的疑问,使其对护理专业有憧憬、有展望。理论授课中,讲授护士的素质与角色、护理学发展等章节时,可重点讲解南丁格尔的生平贡献,渲染人文素养内容,课后播放抗非典医护影片《让我们记住》,电影情节生动形象,展现了医护人员的光辉形象,容易引起护生的共鸣,感叹护理事业的伟大。护理实践课中,在进行锐器伤的防护教学时,结合最新时事新闻《惊心动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成功抢救一名锐器伤致心脏破裂患者》,穿插视频和图片,吸引护生的眼球,展现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及职业道德,有效对护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同时引出锐器伤的防护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3.2 改进教学方法,紧贴临床工作,融合人文素养
首先,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体验患者的痛苦。学生扮演患者的角色,会更加客观地基于患者的观点思考问题,体验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压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对患者产生同情。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真人练习的方法,比如四大注射、搬运患者、口腔护理等操作,以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并真切感受患者的痛苦。其次,通过案例教学法,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景,如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患者拒绝配合;在发药过程中,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等;患者家属在探视过程抽烟、大声交流等问题。引导护生从职业角度思考,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从人际沟通、服务态度、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情景再现,进而找出自我人文素养欠缺的地方,使护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还可让护生撰写关怀日记,成立关怀小组等,教师精心挑选护生的关怀日记并点评,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另外增加见习时间,让护生尽早接触临床,接触患者,不仅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护生熟悉职业环境和职业内容,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具有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加深了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3.3 改变考核形式,培养团队精神,突显人文教育
3.3.1 站点式考核 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执业能力是护理教育的落脚点[5]。以往护理基础技能考核多采用单一、直接指定竞赛项目的做法,不能对护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而站点式考核更能体现护生的综合能力,也能通过此考核方式促进护生建立人文关怀意识。如案例:5床,某某,女,75岁。因“淋雨后发热3天,咳嗽、咳大量铁锈色痰”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T:39.2℃,P:90 次 /分钟,R:26 次 /分钟,BP:120/70 mmHg。听诊左下肺部布满湿啰音,诊断为急性大叶性肺炎。医嘱:青霉素80万U im Tid。临时医嘱: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请完成以下操作:口腔护理、皮内注射、肌肉注射,并完成理论知识答题。设置3个站点进行考核,分别为口腔护理、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站点。7名学生为一队,在规定时间内团队协作完成以下内容:自主探讨案例,分配操作项目、理论作答及人员设置,1名护生进入理论作答室进行考核,1名“患者”配备1名“护士”分别进入3个站点进行操作考核。团队学生进入考核时才能阅读病例、评估患者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的具体情况后,决定谁进入理论考核,如何分配任务、怎样去完成操作、如何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做怎样的健康宣教,不仅对护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进行直观考核,也能反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还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站点式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基础护理技能操作竞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评出优质护理团队和护理个人先锋,使学生在竞赛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其职业情感及个性和谐发展。
3.3.2 增加职业素质考核项目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不仅要进行理论考核,更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在护理实践中体现出护士应具有的职业素质。因此,在护理学理论考核中要有相关的职业素质考核内容[6]。比如:在护理学基础理论考核中,可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及题型,适当加入护理内涵、护士行为规范、慎独的概念等内容。在护理实践考核中,加入职业素质考核内容。比如:操作中的健康宣教、人文关怀、护士职业着装、仪容仪表要求等。通过考核,突显人文教育重要性,引导学生强化练习,将护士职业素质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增强护生在应聘过程中的竞争力、工作过程中的适应力。
3.3.3 实验室契约管理 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每班以小组为单位落实实验室契约管理,协助实验教师完成实验室相关工作,如负责实验物品的准备及归位,教学模型与教学设备维护和保管,实验室的卫生清洁,负责本班的考勤和检查等。教师可对学生日常管理情况进行登记和评分,并纳入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标准。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管理,在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锻炼了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并使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教师也可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教育与护理学基础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既必要又可行。同时,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职业素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为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打下良好基础,使护生在临床工作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