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应用的探索
2020-12-30曹旭东谷小珂郑友广
曹旭东,牟 杰,谷小珂,郑友广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221004)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核心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其课程内容主要由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复杂多变的有机反应类型组成,并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1]。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有机化学一直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伴随着有机化学本身的发展以及新的分析技术、物理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的不断涌现,有机化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课时却一再压缩,这使得有机化学有限的课时与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保证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缓解这一矛盾,就必须在建设中国“金课”原则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适合现代化进程需要的新的教学体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其文中写道:“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笔者认为所谓“高阶性”,就是将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素养进行有机融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所谓“创新性”,即为课堂所授知识内容应与时俱进,讲授表现形式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所谓“挑战度”,是指课程应有一定程度的拔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学习,提高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换言之,就是要做到“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忙起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为实现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优质卓越的药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笔者认为药学本科专业教育要精准发力打造以下五大方向的“金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关于打造什么样的“金课”,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打造“金课”,不仅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努力营造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辟“智慧教育”新途径。
1 线下“金课”
有机化学的线下“金课”围绕如何实现将传统课堂教学达到一流本科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做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准备工作时,认真备课,认真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1]。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指定的教材外,还要有选择地参考王积涛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二版)和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等教学参考书,并结合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要求适当增减教学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要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还注意引用生活及科研中的实例强调有机化学对于后续药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深造的重要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基于有机化学学科具有理论性强、起点高、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含氮化合物教学结束后,积极引导学生将这些章节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团以及化学反应整合起来,画出其思维导图,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知识学习和迁移打下基础。
2 线上“金课”
“互联网+教育”催生的慕课(MOOC)为线上“金课”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类通过网络改变教育的在线课程,具有开放性、广泛参与性和精品化的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和学科的发展潮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慕课教育:(1)向学生介绍慕课平台的网址、信息检索的方式及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慕课三大网络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既可以提前预习课程,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拓展学生的视野。(2)自行制作相关慕课资源,利用经典的PyMOL、chemdraw等软件制作的分子三维结构动画等相关模型、图片,并录制相关教学视频,供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3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指的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此外,打造“金课”课堂就需要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机化学本身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有机化学实验课堂上,可以改变传统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模式,即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问题,学生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做中学会思考,真正实现将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统一,从而实现对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4 虚拟仿真“金课”
虚拟仿真“金课”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解决高等学校实验、实习、实训中的“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问题。高校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其特殊性,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采用计算机虚拟模拟化学实验过程,其优点在于既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又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将晦涩难懂的概念、理论通过专业的化学软件制作成精彩的三维动画等方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5 社会实践“金课”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赛就是典型的社会实践“金课”,它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3]。一方面,把创新创业大赛与有机化学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探索通过申报省级及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创新实验项目、学生专利和学生技能比赛,打造有机化学教育社会实践“金课”大平台;另一方面,加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与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切实提升教育实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