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在文中与言外之意
——例谈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备考策略

2020-12-30黑龙江齐志伟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文选项试题

黑龙江 齐志伟 四川 赵 悦

从人物传记到新闻科普,从单则连续文本到多则非连续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内容到形式稳中有变,力求创新。尤其是2017年以来,全国卷考查形式上一直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出现,文本选择的题材更宽、更广,问题设置的灵活多变。这样的试题变化、设置更加符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考生需要具备快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多方能力,才能更好地作答此题。

提取信息、筛选整合信息,是指考生根据试题定位到原文,到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语句,比对分析,找到文中之意;而分析、处理信息则指有些选项是文本中找不到的,需要根据原文有效信息理解、分析、推断出话语的“言外之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大体上分为这两种题型,我们可以通过梳理近三年高考试题来明晰其中设误方向,为最后的备考冲刺做准备。

一、明晰设误方向,知己知彼

(一)意在文中

1.概念错位

这类题往往文中出现多个并列概念,在解释某一概念时故意与其他概念混淆。考生需要细读文本,在分析此概念时会发现有些语句无中生有,又在其他概念下找到对应,就可判断此选项为错误选项。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5题C选项表述为“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对照原文材料三的修复方案,可以发现“修复纸张的酸性”并未提及,且“修复纸张的酸性”应是“去酸方案”的效果。

2019年全国卷Ⅱ第4题D选项的“实现数据融合”亦是概念错位,对照文本就可发现“实现数据融合”的是“应用支撑层”而非选项中的“数据层”。

2017年全国卷Ⅲ第8题D选项则是将原文中的概念“直接贡献”替换成选项中的“全部贡献”,范围扩大。因为在材料三中出现了“间接贡献”这一概念,所以可判断“全部贡献”包含“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这样的概念范围错位也要注意。

2.偷换对象

往往文中前后相邻的几个对象,在设置选项时有意偷换,混淆视听。考生认真审读原文,便可发现。

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5题C选项表述为“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原文表述为“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可见,“海底隧道”并非最长,其后出现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才是世界最长。

2018年全国卷Ⅲ第8题D选项表述为“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这也是典型的偷换对象,原文表述为“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这里“图书传播”是“平台”的定语,主语为“互联网”,而选项将“图书”与“互联网”互换,偷换对象。

3.时间错位

时间错位往往表现为时间上的先后错位,将未然变已然,或将已然变未然等。

如2019年全国卷Ⅲ第4题A选项表述为“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知,“集体记忆”是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形成的,而“鸟巢一代”志愿者即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集体记忆的建构如何帮助?这明显是时间上的先后错位。

2018年全国卷Ⅲ第8题C选项“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也为时间错位,原文表述为“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可见,“出版部门”并非“已有”,而是“成立”。

2017年全国卷Ⅰ第8题A选项则是将已然说成未然,“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而原文表述为这种方式已经实现。

2017年全国卷Ⅱ第8题D选项中“制定了”是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表述为“各地政府……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命题者有意添加“了”字,一字之差,意义相去甚远。

4.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常表现为因果倒置、强加因果、原因概括不全等。

如2019年全国卷Ⅲ第5题C选项表述为“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材料三表述为“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公共秩序……”。由此可知,单车猎人的做法与“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关”,这种举报反馈机制在上文表述为“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所以这才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而“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恰恰是这样做的意义,很显然这道题是“目的”与“意义”的逻辑关系错误。

2018年全国卷Ⅰ第7题D选项则属于强加因果。选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的表述意为“尚未涉足”的原因是“犹豫不决”,而根据原文“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可见,日本研究人员的看法是在进一步解释其犹豫不决,并非因果关系。此外“难以涉足”也不能替换为“尚未涉足”,二者表意不同。

2018年全国卷Ⅱ第8题D选项则属于原因概括不全。原文在陈述“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原因时,从“首先”“其次”两个层面论述,而选项中只提及到材料中的“其次”部分,根据部分原因不能推出结果。

2017年全国卷Ⅱ第8题C选项则是在关联词上设置错误,原文表述为“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并不只是”,说明有这层含义,而选项中“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其实是将原文中“不只是”理解成“不是”,明显错误。

以上,笔者将近三年高考题中的客观题进行整理,这些客观题的共同点是选项均在原文中能找到依据,即“意在文中”,命题者通过对个别字词、句子结构或逻辑关联等方面有意调整、替换,产生错误,设置陷阱,考生需要明晰这些常见设误方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但高考试题中并不是所有选项都能在文中找到原句或类似语句,有些选项是需要根据原文进行推断,看是否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除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还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够进行探究文本中的“言外之意”。

(二)言外之意

此类型客观题错误类型基本为“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考生要学会甄别,有些语句虽然原文没有原话,但是根据原文相近语句可以推断出来;但有些结论则是根据原文推断不出来的,即为错误。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5题A选项是对新闻文体语言风格、新闻价值、对读者产生的意义等层面进行考查,考生结合原文便可推断出选项为正确选项;而D选项则是对三则材料的整体概括,这些“言外之意”,均可从原文推断出,有理有据。

2018年全国卷Ⅰ第8题C选项表述为“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但这一句原文并未表述,也没有类似语句。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提到中国与欧洲的投资,支持量子通信,而并未说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首要目的”使选项错误更加明显。

2018年全国卷Ⅱ第8题A选项表述为“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而材料一中论述创新、知识产权技术供给的意义时,表述为“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显然这与选项中的“尊重知识、诚信守法”不是同一个层面的含意,无法推断得出,选项错误。

2018年全国卷Ⅲ第8题B选项表述为“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这也属于典型的于文无据。类似表示结论的语句考生都要注意,除非原文有相关表述,否则都无法推断得出。

2017年全国卷Ⅰ第8题E选项表述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原文材料三中只提出央视频道化运营模式在这些方面受到限制,我们不能据此就推断出另一种运营模式不受到限制。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考生一定要警惕,大多数情况下,反向推断多为错误,何况中美两种运营模式并不存在对立反向关系。

2017年全国卷Ⅱ第8题B选项表述为“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看似正确,但原文并没有对新闻媒体作用的表述。考生切忌犯主观经验主义错误,一定要忠实文本。

通过梳理,笔者发现在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含有“言外之意”的类型占比不高,但考生不可忽视。因为客观题必定要尊重事实,文本意识较强,所以大多数试题“意在文中”。但主观题正好与此相反,考生除了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区间,梳理、整合信息,更要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因为很多主观题的答案并不在文中。

1.同中找异——侧重点有何不同?

2018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查的几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并不相同。非连续性文本在统一主题下将多则材料联系到一起,各则材料又有各自报道的侧重点。所谓报道的侧重点就是对同一新闻话题报道时,因媒体性质及功能属性不同、定位不同、出发点不同、记者的思考维度不同、受众群体不同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围绕以上因素进行思考。此外还要思考所报道的是新闻事件本身,还是由新闻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意义阐释等深度报道,或者由此新闻事件延伸、展开的其他内容的报道。

2.异中找同——核心话题是什么?

上文笔者已经提到,非连续性文本构成原则就是同中有异。“异”就是侧重点不同,而“同”则是指几则材料有共同的核心话题,这需要考生根据材料找到几则材料的核心关键词进行概括。这类题在全国卷中没有出现过,但在各地的模拟试卷中偶有露面,需要考生注意。

某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就考查了这一题型:

问题:以上出自不同媒介的三则材料叙述内容各有不同,但他们可以凝练出一个共同的核心话题,你认为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简要归纳。

答案:(1)核心话题:发展与人才(国家发展战略与顶尖人才);

(2)思考:①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华人科学家在海外,目前国家急需引进和储备大量尖端人才,所以国家须出台有效措施引进顶尖人才助力国家发展;②“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占领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首先在于拥有顶尖人才;③实现强国战略需要各类型的人才,既需要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来华)创业,也需要培养本土优秀人才。

采用倒推法,由答案中的思考就可以看出每则材料叙述的侧重点。所以这道题其实还是在考“同”与“异”,考生在复习备考此类题型时可以先概括几则材料的同与异,“言外之意”明晰了,“意在文中”自然不在话下。

3.提炼概括,重新整合运用

还有一些简答题需要依据文本信息进行概括,文本中往往为隐含信息,考生需要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真相”。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答案定位到材料三,为何“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文档的保存?材料三中并未提及,而材料二的图表中明确指出,湿度越高,寿命倍数越低。此外由“形成于18世纪”,推出“形成的年代久远”这一答案要点。再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6题的参考答案:“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们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依然是综合材料,整体着眼,重新整合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二、优化复习策略,精准备考

(一)精选试题,研磨真题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高效配合。此时题海战术不再适用。因为学生有效复习的时间不多,且精力有限,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教师精心选题,精准把脉,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试题。例如各地模拟试题尤其是名校的资源中会有一些创新题型,教师要第一时间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见识各种试题,以防高考遇见新题型,乱了方寸。有些试题将人物传记融入到非连续性文本中,既是传承,也是创新。遇见这些好题,需要教师走进题海,如此,学生才能走出题海。

教师在指导答题技法时一定要坚持“理论—实践—理论”这样的训练路线。好的理论一定要通过实战来检测,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再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强化记忆,内化于心,最后留待高考考场进行最后的检测。此外,学生一定要研磨高考真题,明晰设误方向,夯实强化考点。如2019年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图表形式在2017年高考真题中曾出现过,复习充分的同学自然能信手拈来。在高考真题中还能发现命题规律,总结答题要领。尤其做完题后,不能仅简单地对答案,更要对照答案的每一点,到文本中找到对应处,看答案到底是“意在文中”还是“言外之意”。做到这一点,就知道遇到类似题型应该如何答题。

(二)忠实文本,有根有据

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设题均依据文本,答案均来源于文本。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忠实于文本,带着问题通读文本,对照问题比对文本,发现选项与文本不同之处要仔细推敲,判断该选项是常见的错误类型还是文本的同意转换。而作答简答题时,答案更要结合文本,根据材料进行分析,任何答案要点一定从文本中得来,“意在文中”的类型题需要筛选提炼文本关键信息,整合信息,条分缕析,规范作答;而“言外之意”的类型题则需要根据文本进行概括,推断,得出要点。不结合文本、脱离文本凭空想象出的答案一定不是得分点。得分点一定来自文本。考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文本意识,“咬文嚼字”,科学备考。

(三)正向迁移,逆向思维

备战高考时,考生需要学会归纳、总结,做一道题通一类题,举一反三。类似的题错一次后一定要找到错因,对症下药,确保下次万无一失。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将一类题进行梳理,脑海中明晰题型分类,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将各类试题对号入座,简单类型一扫而过,易错类型再次验证,创新题型重点关注。具备归类意识,学会迁移,知识自然融会贯通。另外考生还需要具备逆向思维。例如我们在阅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的文章时,阅读中可否有意识命制试题?这种逆向思维很重要。因为出题过程就是挖掘文本中可能出现的考点、易错点的过程,是对平时的一种巩固,然后带着这样的思维你再去做题就能敏锐地抓住易错点,揣摩出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设误方向。

猜你喜欢

原文选项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