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起于至微,细节成就价值
——例谈细节考查题的备考攻略

2020-12-30江苏王广清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赵树理老赵细节

江苏 王广清

近年来,高考命题呈现理性的回归趋势,2019年高考,沉寂了5年之久的细节考查题再度“登陆”全国卷。细节是文学文本的细胞,从细节切入是解读文学文本的钥匙之一。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的描写。文章主题的深化、情感的抒发、人物心理的刻画、情境的营造等美学因素都源自细节的描写。

一、细节启迪读者深思

作家刘真认为,没有细节,就不称其为小说。会讲故事的优秀作家为使小说更具艺术张力,在文章结尾常常运用留白艺术,用一个文人的良知把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通过某个细节描写来呈现,并以此启迪读者的思考。

【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卷Ⅲ第9题)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相关文段】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思路点拨】

结尾部分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或照应开头等。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表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注意、思考等。

该题第一问要求筛选“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关键句为“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以及文章倒数第四段的内容,都在暗示赶车老人的话使老赵和谢主任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要求分析小说首尾部分细节描写的作用,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在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参考答案】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

二、细节凸显文本主旨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饱含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细节。细节在叙事性文本和抒情性文本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这些艺术功能,是我们从细节切入解读文学类文本主题的一把钥匙。

【高考真题】(2014年湖南卷第17题)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

【相关文段】学群《粮食》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分析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侧重考查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赏析主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分析具体的描写手法,关注写了什么;二是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描写手法逐层梳理即可。

细节描写的作用从手法本身而言是生动地表现形象特点,从内容角度而言则要注意多层分析:①从爷爷奶奶“养猪送猪”而言,爷爷奶奶对猪的爱护、不舍、呼唤表现了对猪的深厚感情;②从“养猪送猪”的细节对于主题表达而言,写“养猪送猪”的目的表明在农耕时代,人们一直在“参与”粮食的生产;这与大机器时代对粮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参考答案】

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

三、细节外映性格特征

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没有对细节的具体描写,就没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表现和深化文章主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性格就越鲜明。

【高考真题】(2011年湖北卷第18题)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相关文段】汪曾祺《才子赵树理》

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其次要明了细节描写在人物描写中的作用是凸显人物某一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因而找到相关细节后应侧重对人物独特性格的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显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意趣横生。这个细节描写体现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细节增加阅读情趣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理性有余,情趣不足的文章往往不耐读。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增加文章的阅读情趣,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是设计成功“细节”时较为给力的做法。

【高考真题】(2008年湖北卷第16题)文章的第②③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段】季羡林《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思路点拨】

概括事物特点时一定要紧扣所写对象的具体特征,概括时尽可能地利用原文中的能反映对象特点的形容词。景物细节的艺术作用,一般是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阅读情趣。

【参考答案】

(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

(2)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为了突出雾的主要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

五、细节折射情感世界

在一定意义上讲,细节就是感情。汪曾祺曾说:“作家是感情的生产者。”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离开了细节,文章也就失去了灵动的感人情境。

【高考真题】(2011年江苏卷第12题)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相关文段】宗璞《这是你的战争》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思路点拨】

解读“细节”时要抓住传神的动词。文中与“手帕”相关的有三个动作:孟老师一“递”,学生“接”了再“递”给另一个,最后“还”回来。第一步是孟老师看到一群三年级学生的爱国热情,内心本就有所触动。接着发现雪水沿着三年级学生的鬓角流下来,能见出这群学生来的急切,更能见出他们的爱国之情。老师本来内心就准备说几句“嘉奖的话”,因此这个递手帕不难看出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一种赞赏、一种肯定。第二步是学生之间的关心,不光是自己擦水,能想到身边的同学,这更是一种默契。第三步中手帕被还回来,表明师生之间的一种礼仪和修养,而这一切都基于国难当头,大家内心共通的爱国之情。

【参考答案】

(1)面对洋溢着爱国热情要做志愿者的学生,递手帕的行为表现了孟弗之作为老师的嘉许和关爱。(2)学生间的递、接,表现了志同道合的同学间的忘形与契合。(3)师生间的递、接、还,表现了彬彬有礼的师生在民族大爱的召唤下情感的水乳交融。

六、细节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折射人物情感世界的同时,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常常有“伏笔”作用,作者借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前后照应,不至于突兀、难解。

猜你喜欢

赵树理老赵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论赵树理小说的农民性
赵树理传经
赵树理传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潜泳高手
细节取胜
纪念赵树理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随身带着救命钱
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