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30刘芹芹
刘芹芹
(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套路队 江西 南昌 330000)
前言
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优质的体育资源也向发达地区和省份流动,而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吴晓龙以及史龙龙这两位江西武术运动员在武术套路男子对联决赛中喜获冠军,这也打破了全运会上江西省武术运动员“零”金牌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江西武术爱好者。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如火如荼,但是取得的成就并不卓越,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文立足于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就具体的优化路径进行论述。
1、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
1.1、业余训练发展滞后
就目前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人才培养情况来看,除了一些个别的网点训练设施和场地以外,很少有正规的、固定的训练场所,师资力量整体上来说比较薄弱,真正在编的教练员数量非常少,即使是馆校教练,真正在任超过两年的非常少,大多数都是短期聘任。在基层体校中,除了几个市级体校训练保持正常以外,很多的训练场数以及时数并没有保障。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江西省的后备人才比较薄弱,武术运动员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不规范、基础普遍较差等问题,而且运动员选材工作的开展也举步维艰,这些都是导致江西省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主要原因。
1.2、训练设施条件落后
良好的训练设施条件,是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然而,就目前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训练情况来看,无论是专业队训练,还是业余训练,几乎所有的训练经费依靠主要来源于行政拨款。在这种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训练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所以从整体上来看,竞技武术套路场馆建设整体较差。与此同时,在江西省,武术并非重点项目,所以很多地方对于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甚至连最为基本的训练场地也缺失。因为训练场地条件落后,所以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加上各种新规则的实施,增加了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难度系数,很多教练员无法应对新挑战,难以展开对运动员难度动作的训练。
1.3、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江西省负责竞技武术套路训练的教练员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虽然很多教练员都有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学历、资格,但是普遍缺少科研意识。在竞技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都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展开训练,而且教练员在训练周期内几乎没有接受良好的岗位培训,缺乏与其他教练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尤其是与其他武术强省教练员的交流。除此之外,在制定训练计划这一方面,大多数教练员注重短周期训练计划以及课训练计划,而对于常年训练计划以及年度训练计划的比较少。
2、针对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树立“全运争金”指导思想,强化对外协作
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要予以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竞技体育获得迅猛的发展,民众的大力支持、社会的积极参与、资源的统一调配、国家的严密组织等,是举国体制重要特点之一。江西省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和丰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针对优秀运动员的运行机制和培养体系进行改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为国家输送和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应当渗透科学发展观,将过去的粗放型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精细化、集约型培养模式,走精种精收道路,改变过去广种薄收的状况,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应当坚持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着眼未来、选好苗子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培训理念,并且以“全运争金”为主导思想,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安排。除此之外,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教练员可以强化与武术强省教练员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省份的充足甚至富余资源,不断带动江西省竞技武术的发展。
2.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拓宽运动员深造和就业渠道
在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江西省政府应主动承担起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强化自身的宏观驾驭能力,了解并把握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趋势,并学会顺应趋势,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升综合应用资金、信息、人才以及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针对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加快。与此同时,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应当立足实际,对各种积极因素进行调动,给予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更大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助于培养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内部环境。目前,江西省只有几所高校具有武术特招资格,而且基本上集中在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专业。所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武术事业发展,江西省政府部门应当针对宏观调控进行强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第一,给运动员提供更多专业选择。具体来说,运动员并不一定要进入体育专业,还可以自主选择进入文学、管理、经济等各个专业就读;第二,加强与江西省以外同类体育高校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寻找继续深造和就业资源;第三,在江西省外著名体育高校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引进师资力量,给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第四,针对江西省教育资源做到充分利用,不断增加运动员自主选择就读学校的机会。落实以上这几点,可以为江西省竞技武术事业发展培养多层次以及全方位人才。
2.3、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实现竞技武术管理科学化
江西省的体育管理模式存在“弱社会,强政府”的问题,这是我国计划经济环境长期影响所导致的。政府对于体育管理事务的过多介入,导致管理中心既扮演裁判员又扮演运动员,这让体育社团参与体育管理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限制,而且也增加了对政府经费的依赖。为了提升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实效性,必须要针对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竞争激励机制进行完善,梳理二线、三线运动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从而实现武术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与此同时,针对江西省业余训练,管理中心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职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谨的规划。总的来说,江西省武术管理中心在管理工作中,重心是一线专业训练,而对于二线以及三线队员的业余训练,应当采取任务目标责任到人制度,层层分解任务指标并下达到武术管理中心,层层落实责任,并且要做到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于工作考核要做到严格执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奖惩力度。此外,江西省体育局应当扩大武术管理中心职能范围,比如赋予业余训练经费管理、后备人才基地初审、业余训练指导和管理、裁判员培训、组织竞赛、拟定单项竞赛规程等各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对于专人分管业余训练工作,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要加以明确,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控制与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奖罚分明、竞争有序、责任到位、目标明确的管理体系,促进各项任务和目标的有效落实。
2.4、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高水准武术教练员队伍
作为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也是运动训练中的实施者、组织者和设计者,教练员是整个武术训练中的主导,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竞技武术的建设、发展和提高情况。所以,要想提升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水平,最关键的应当是要培养具有较强事业心、较强责任心、专业素质高的教练员。就目前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训练情况来看,虽然教练员队伍相对来说较为庞大,数量比较多,但是知识结构不完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相对于现代武术发展的需求而言,还远远不能达到。要想改变江西省现在的这种状态,最关键的就是建设高水准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要想落实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针对现有的竞技武术教练员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给教练员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例如,鼓励教练员积极参加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创建学习型教练员团队,实现教练员管理水平和训练水平的全面提升;组织教练员经常性观摩一线队伍训练,尤其是一些水平较高的竞技武术比赛,可以组织教练员经常参观;第二,加大对骨干教练员以及领军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同时要将有水平、资历高老教练的传、带、帮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不定期或者定期组织教练员深入基层进行指导,并且要督查训练工作,确保业余教练员水平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第三,可以通过聘任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让这些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练或者顾问,针对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给予定期指导;第四,针对教练员的任用和选拔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通过教练员竞争上岗的方式提升教练员综合素质。
3、结论
江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如业余训练发展滞后、训练设施条件落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西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立足现状,深入分析其背后原因,再“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树立良好的指导思想,强化对外协作,并且要完善管理运行制度,注重高水准武术教练员队伍建设,使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