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创设技巧及其运用
2020-12-29戴荣辉
戴荣辉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课堂氛围十分沉闷,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与感悟。因此,为了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创设技巧;运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现状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成效。数学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小学作为数学教育的早期阶段,小学生还没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因此面对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较好的理解知识,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有一些小学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没有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相关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储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的策略方法
(一)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创新教学方式
数学教学应该聚焦教学的内容重点,而突破重点内容最好的方式便是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课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大有裨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当然,这需要教师对于多媒體课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运用。这一点对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全面、精准的理解和领会。比如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对于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三者之间形式的互化问题的讲解,借助多媒体技术就会实现对重点内容更加清晰的展示,也会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三者之间的互化原理。
(二)突出学生地位,构建课堂教学新秩序
根据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主,保证课堂教学能够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新秩序。因此,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必须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精神,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体验来构建课堂教学新秩序。例如,在小学数学有关全等三角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数学知识点,在多媒体动画中展示一个三角形的空间与图形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数学观察、归纳等学习方法,认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空间特色。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学道具来指导学生实践体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学习理论和动手实践的有效结合。
(三)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试一试、验一验”的实践探究,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模拟、试验等方式进行探究。老师要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传业、授道、解惑,而并不只是简单地将理论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中,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要真正“授之以渔”。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亲手探索。
当学生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教师不宜马上给予指导,而是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观察跟进,判断学生被问题“卡住”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适时介入,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发现,突破难点。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或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及时抛出引导性问题,以打开学生思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探究,找寻问题的根源,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羊式”教学,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指引作用,以防学生的思路“跑偏”。
(四)游戏教学,渗透趣味
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天性,可以激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
如,学习“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展开“明7与暗7的游戏”,其中“明7”即带有“7”的数字,如“7”“17”“27”的数字,而“暗7”则主要是指“14”“21”这些是7的公倍数的数字。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从1开始轮流报数,在遇到“明7”与“暗7”数字时,要用笔敲一下桌子跳过去不说,若是谁说出了带有“明7”或“暗7”的数字,则要公开表演一个小节目。这样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异常新颖的,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五)通过角色扮演,让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
由于数学只是过于抽象,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缺乏兴趣,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并且形象的让学生进行感悟学习,才能够使数学课堂效率更高。因此,在学习鸡兔同笼类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鸡”和“兔子”,然后进行不同数量的放置分组,让学生来更好的感受到数学问题的趣味,也能够发挥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一个欢乐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鸡兔同笼类问题的特点和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早已经摆脱了教师一支粉笔走天下的局面,需要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构建趣味课堂,保证各种趣味教学法能够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和生活化,真正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文龙,浅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26)
[2]叶志梅,构建高效、趣味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J],教师,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