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例举
2020-12-29刘艳华
刘艳华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知人论世”颇受重视,广泛应用于各类名家名作的讲解学习中,而在具体运用中,如何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主要例举巧设疑问和巧妙穿插两种方法,并分享如何应对“知人论世”法失灵的情况。
关键词:知人论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的,本是一种读书交友之道:“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在孟子看来,不了解古圣先贤之性情、思想、遭际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要读懂其流传下来的诗书文章,并与之结交,是不太可能的。这种观点极有见底,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推崇,成为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也颇受重视,广泛用于各类名家名作的讲解学习中。本文就运用策略,与同道诸人分享一点实践经验。
一、巧设疑问法
巧设疑问法是以课文某一知识点为切入口,通过设计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方法。以课文节选《鸿门宴》为例,这类经典名篇,涉及文化常识很多,《史记》体例、内容以及作者司马迁不同寻常的人生遭际等,如何处理得举重若轻呢?
教师可以课文注释“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为突破口,提出问题。
师:“本纪是什么?”调起学生兴趣后,自然过渡到《史记》内容的介绍,即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区别。
师:“‘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及政绩,但项羽当过皇帝吗?”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项羽没有当过皇帝,在楚汉相争时,很快由强变弱,最后被刘邦所灭。
师:“那为何列入本纪?”此時,顺利引出《鸿门宴》主角项羽的介绍: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名将项燕之孙,身八尺,力能扛鼎。在秦末风起云涌的起义形势中,他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勇冠诸侯,大破章邯、王离率领的秦军主力。秦亡之后,自称西楚霸王,并分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成为事实上的全国统治者。《史记》将其列入“本纪”,是客观评价他的灭秦功勋,肯定其历史地位。
这时,师再抛新的疑问给学生:“作者司马迁主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是刘邦的重孙,司马迁为何胆敢将开国皇帝的手下败将归入帝王之列?”要解答这个问题,司马迁的生平遭遇就不再是模糊的背景知识,而是亟待介绍的内容。
关于司马迁的生平遭际,抓住史官家世、早年漫游、李陵之祸以及痛下蚕室(受宫刑的牢狱)四点。史官坚持的原则是“秉笔直书”,真实记录。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有志于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但年事已高,精力学识皆不济,于是寄厚望于司马迁。司马迁曾长途漫游,为《史记》做过实地考察:在汨罗江畔朗诵屈原的诗,痛哭流涕;在曲阜学行古礼,表达对孔子的纪念;在孟尝君的故乡考察当地民风与好客养士的关系……而同行先贤董狐的故事也垂范于前:《左传》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阻止,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记载“赵盾弑其君”,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这则史料也转记于《史记·晋世家》中。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将项羽列入“本纪”是职业操守的体现,更是对其史官身份的强烈认同。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其宗旨与动机是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的自觉行动。但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获罪被判死刑。根据汉朝刑法,死罪有两种方法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二是宫刑。司马迁是清贫史官,只能下蚕室,苟活于羞辱中。
“最是无情帝王家”,领教了最高统治者的残酷无常,体味了人情世态的冷暖炎凉,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动机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和充实。所以在书写项羽时,司马迁把他写成悲壮的英雄,将这位西楚霸王刻画得充满缺陷又充满魅力,并将其列入“本纪”不足为怪。
通过巧设疑问,与《鸿门宴》相关的文化常识如线穿珠,自然呈现,师生互动频繁有效,课堂效果不错。
二、巧妙穿插法
巧妙穿插法是指将常规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知识点打碎,根据课文内容,巧妙穿插到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
以《兰亭集序》为例。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修禊事”“流觞曲水”时,介绍相关文化常识,解决文章写作缘由问题。而到第二段,则是插入时代背景的好时机。对人生经历有限的学生来说,该段不容易理解:既然“快然自足”为什么又“曾不知老之将至”?为什么出现“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的情况?为什么突然说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为什么古人“死生亦大矣”之语令王羲之深感“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创作于东晋时期。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汉化匈奴人刘曜攻陷长安,西晋灭亡。第二年,在门阀士族的支持下,晋元帝司马睿南迁,定都建康(南京),遂为东晋。“晋室南渡,优借士族”(《颜氏家训》),建国有功的士族在经济上有物质保障,在政治上有特权,生活相对安定,但仍有一种家国破碎的紧张与不安全感。《世说新语》记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这是极有代表性的“新亭对泣”的故事。
除此以外,当权者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东晋初,王导(王羲之伯父)为丞相,堂弟王敦为大将军,握有重兵。王氏兄弟专权,引起晋元帝司马睿的不满,于是重用寒门出身的亲信刁协、刘隗、戴渊等人。大兴四年(321年),晋元帝征调扬州诸郡士兵,打算建立一支对付王敦的军事力量,王敦遂以“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戴渊被杀,刁协出逃,死于途中,刘隗投奔石勒,王敦自为丞相,控制朝政,司马睿忧愤而死。但王导不支持堂弟王敦,他深知只有维护司马王室才有稳定的局面,所以主张“镇之以静”,在皇权与士族之间搞平衡。刘隗、刁协要加强皇权,他反对;王敦企图代晋,他也反对。太宁二年(324),王敦病重,晋明帝发兵讨王敦,王敦很快病死。不久,晋明帝死,晋成帝即位,年幼,太后庾氏听政,外戚庾亮专政。庾亮排斥王导,逐杀大臣,引起各方不安,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攻入建康,幸得陶侃、温峤起兵救援。王导又执政,东晋朝危而复安,并用桓温驱逐庾氏势力。桓温灭成汉国,收复蜀地,威名大振,东晋朝廷疑惧,用清谈家殷浩参与朝政,专和桓温作对。桓温死后,谢安执朝政,东晋朝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的辉煌战绩后,内部和睦状态又被破坏,新一轮的倾轧、猜忌和排斥卷土重来。
在深刻体验远离故土中原,侨居江南的漂泊之后,在目睹各种战争、反叛、杀戮、饥疫,的血腥恐怖之后,在看惯各种政治势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上场”之后,东晋士人深感命运的脆弱与无常,游走于佛道之间,时常思考生命、死亡等哲学问题。一方面,深感生之无常;另一方面,却又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内心极度痛苦。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在讲解第二段的过程中,教师若能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掌握相关背景知识,再进行筛选,适当插入讲解,学生的诸多疑问将迎刃而解。
至于王羲的个人生平、性格、思想,则在解读第三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时插入为佳。“一死生,齐彭殇”是老庄哲学观点,出自《齐物论》。在世人普遍推崇老庄的风气里,王羲之为什么一反常态,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长寿就是长寿,短命就是短命?这就需要从王羲之特殊的成长经历去找原因。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王羲之出生于山东琅琊(临沂)的门阀世家,父王旷是晋元帝的支持者。但是其父在王義之六岁(公元309年)时北击匈奴,大败,从此没了音讯。晋王室南渡之时,王義之随伯父王导及王氏家族迁到建康(南京)。幼年丧父以及后来迁居江南的曲折经历,加上天赋异禀,造成了他不善言辞和“骨鲠”孤傲的性格。这也是太尉郗鉴遣人上王家择婿时,王羲之“在东床上袒腹卧,如不闻”的心理背景。
东晋本是儒、道、佛、玄多种思想交汇融合的时期。王義之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及性格,思想也很复杂:信奉五斗米教,服食丹药,四十岁以后,基本过着辞官在家的隐逸生活;与谢安等道教人物谈玄论道,与僧侣支道林等人辨析佛理;也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救世情怀。永和八年,司马昱和殷浩北伐,王義之分析判定必败,即使知道谏劝无用,甚至招致他人反感,但仍多次写信劝阻。由此可知,王羲之对“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绝不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之语,是其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而已。
三、“知人论世”法失灵时的应对
“知人论世”是领悟作者本怀,理解课文主旨的良好途径,包括“知人”与“论世”两方面。但在真实课堂教学中,往往还会遇到“知人论世”法失灵的情况。比如入选课本的《老人与海》就是一个例子。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借老渔夫桑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男子汉的宣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1954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主要也以“硬汉”形象示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报名入伍,因眼疾未被接受;后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当了见习记者;1918年5月被授予中尉衔,到意大利前线担任救护车队司机;曾为抢救伤员负过伤,前后动过12次手术,取出237块弹片;二战中,以记者身份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战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驾驶摩托艇在海上巡逻,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但海明威人生最后十年是崩溃的过程:饱受皮肤病、肝炎、肾炎、高血压等疾病的折磨,精神状态也异常,频繁接受电击疗法;一直想突破《老人与海》,创作一部更好的作品,但无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到;在两次世界大战都获得了荣誉,但后来发现自己的国家不是为了世界的和平,而是为了私利,他极度失望;长期存在性功能障碍的困扰,一些无良游医利用他做广告。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一支双管猎枪对准自己的下巴自杀,异常惨烈。
硬汉海明威最终被打败了。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一矛盾呢?
实际上,海明威的英雄主义一直伴随着死亡情结,19岁时他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希望尚未破灭时,在青春的幸福中死去,就像一盏灯一闪即灭,这要比人到老朽,拖到筋疲力尽,一切幻灭了才死去,其实要好得多。”他的小说也到处流淌着死亡的气息:“它(指死亡)很可能是两个从从容容骑着自行车的警察或是一只小鸟儿,或者是像猎狗一样有一只大鼻子。”教师可以结合海明威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进行讲解:
小男孩误解了发烧“102度”的意思,以为自己要死了,然后躺着、不说话、静静地等待,还相当清醒:“要是这事终将带给你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到最后他还平静地问父亲:“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苍白的脸色、异样的神情、死盯着床脚的眼睛、对听故事厌烦,以及对吃药的冷漠都展示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直到误会消除了,“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和了。”
海明威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情感越丰富,矛盾就越复杂,行动和心理不合拍的现象就越多,因此坚强和不坚强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体,悲凉、幻灭和坚强是同时并存的,就像旷达的苏轼也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悲切之语一样,两者并不矛盾。且唯有如此,人格才完整。在海明威看来,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平静一点,不再对死亡进行神秘化,而是采取果断的行动接受它。因而海明威的笔下有一群硬汉子形象,他们身上有一种让所有人钦佩的压力下的风度。
因此,在面对“知人论世”法失灵之时,教师应查阅更多资料,对作者及所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就会发现矛盾只是表面现象。人心是多变的,人性是复杂的,文学作品展露的只是冰山一角。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知人论世”法的运用是灵活多变的,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具体策略,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受益良多,课堂效果才能更好。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田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知人论世”的运用策略[D].广州大学,2018.
[3]王小艳.例谈“知人论世”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2).
[4]韩伟燕.《兰亭集序》的解读研究和教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