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适应新高考改革下化学教育教学的探究
2020-12-29雷宏明
雷宏明
摘 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到来,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化学教学模式,思考怎样使化学学科被学生所接受,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真正的爱上化学学习,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化学教师要基于学科特征深入思考,联系高中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实践中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个人能力的增长,也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对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化学教学
由于高考的难度较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促使学生思考,并将自身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发挥,更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接收,将更多的教学内容放在了学生的做题上,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为刻板,更像是对知识的强行记忆,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成长无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依据新高考要求将教学手段进行一定的完善,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新颖有趣,推动高中生全方面能力的强化。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多数教师在进行对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时,都更为关注学生的成绩,加强对综合运用题目的深入讲解,却总是忽视为学生组织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如,在化学考试中的选择题,更多的是考察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有效掌握。所以,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基础性知识的指导,学生在进行选择题的解答时会更容易,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深层知识的探析。在以前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认为学生可以自主掌握,不需要详细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基础性题目的学习中出现大量的失误,影响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时要加强对基础性知识的教学,在解答问题时熟练运用。
二、采取趣味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与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之间联系密切,而化学知识的教学最终是要让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实际的在生活中运用。但,由于以往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在新高考改革下,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将在生活中出现的化学内容在教学中为学生逐步渗透,更好的促使学生理解,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化学虽是科学课程,但并不需要一味的保持严谨[1]。若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较刻板的教学形式,学生不能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趣味,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通过合作、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一直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中得到进步。
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这节课时,教师依据知识内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化学知识。教师通过夏天天热不能接触与擦拭电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交流,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主动探究在生活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在推动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也真正的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实际价值,引领学生更乐于开展化学的学习,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增加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才是化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高质量学习化学知识的关键。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2]。通过开展化学实验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高效的掌握化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化学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适当的融入实验,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获得持续发展。
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为学生增加实验,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深化认识,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镁条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开展实验,学生会通过实际的观察与实验深刻领悟化学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在满足新高考要求的情况下保证教学成效。
四、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较大,优质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进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化学评价,遵循素养为本的评价观念,促进学生获得化学素养的发展。教师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目标,将对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评价引导下获得发展。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等多样化评价形式,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转变,达成个人能力的强化。教师要开展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以全方面的角度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达成自身素养的强化。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将自己的眼光放的更长远,而不是将学生的学习限制在高考方面,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尤为不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教学,运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还要将化学实验教学有效融入,同时,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本的知识水平上进一步的发展。教师要合理运用新高考理念组织化学教育,形成对高中生的积极影响,为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成博.浅谈化学教学如何标新立异[J].学周刊,2018(14):96-97.
[2]曹亮.談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学周刊,2019(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