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的不断改进

2020-12-29梁杰婧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学科素养

梁杰婧

摘 要:以“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为例,通过教学的三次改进,从形成知识网络、提升能力素养、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来优化复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课;“被子植物的一生”;教学改进;学科素养

传统的生物复习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在复习中学生反映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杂,不容易识记。因此在生物的第一轮复习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节复习课进行反复的思考,从知识梳理、习题检测、突破难点、培养技能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优化导入,构建知识框架

第一次执教“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知识梳理环节是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回归课本,利用课上时间填写知识框架,但是由于该章内容较多,学生在知识梳理环节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影响了后续环节,效果不佳。第二次复习课,知识梳理是课前布置了学生制作“被子植物的一生”思维导图,课上学生小组讨论完善思维导图,利用希沃同屏技术投屏思维导图,然后随机选取学生上台,其他小组完善思维导图,这次效果有了改观,学生初步构建了知识脉络,但是由于本节课容量大,所以能力提升环节容易遗忘知识点,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总结前两次的教学经验,课堂上分阶段进行思维导图的展示,如种子萌发部分,选取学生不完善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质疑,在生生间实现了思维的碰撞,启发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构建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让枯燥的复习课有了新鲜的成分,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

二、利用典型的例题,实现知识迁移

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选取的题目为:下列不属于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是(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但由于选择的题目没有代表性,考查的知识点没有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二次执教的时候,将例题做了一些修改,知识点与生活情境相融合,(从哪方面做了修改?)如:春天,播到湿润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A.胚不完整B.种子已死亡C.种子处于休眠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但是发现这些题型创新性不足,不能刺激和引导学生对知识持续的自主构建,因此在第三次执教的时候,创设具备时代特征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例:利用塑料大棚、温室栽培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上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保持水分B.提供氧气C.提高温度D.防治病虫。将创新性的真实情境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启发思考,启发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在科学思维这一素养上得到了提升。

三、结合生活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复习课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比较抽象,第一次执教时,播放了一个植物开花、传粉和受精的视频,耗时较长,学生观看了视频再做题,对受精过程和形成果实等难点内容难以理解。第二次执教时,我将该视频进行了裁剪,重点播放植物受精过程和形成果实的视频,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子房形成果实的视频,利用videoscribe动画视频制作软件录制重难点剖析微视频,子房内的每一个结构将如何发育做了详细的讲解,通过习题检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果实的发育理解得不够深入。在第三次执教时,我选取了实物花生和自制微课,学生推测花生分别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来的,通过实物引起学习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入竞争元素,活跃课堂氛围

本节课利用希沃白板五的拖拽游戏让学生复习花的结构,选取的习题难度稍高于新授课的习题难度,所选的题目分层,保证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答题也采用了“一站到底”的形式,小组之间相互PK,全班学生起立,答错的学生讲解自己错误的理由,通过紧张激烈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情绪,在竞争氛围下刺激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沉稳和自信,而且同齡人进行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讲题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易错点进行思考出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联系人生,升华课堂主题

培养初中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理解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课前播放了“西红柿的一生”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发展与延续,了解物质与能量的不断发展,形成生命观念;课中,利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发放花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认识果实的各个结构,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结阶段,学生发表感想时,学生自喻为一粒种子,要突破厚重的土壤成长,不断学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暗喻在学生时代,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吸收学习的营养,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人生中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培养学生的正确学习态度和科学观,启迪人生,引导学生创造未来生活,课堂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向素养立意转变。

参考文献:

[1]陆吉龙.“水中的藻类植物”一节三次公开课教学的不断改进[J].生物学教学,2018(43):4.

[2]李存杰.“观察种子”一节的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5(30):12.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学科素养
小习题大命题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浅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