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话说得好

2020-12-29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雄宝殿杀鸡佛法

俗话说

俗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俗话又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些“俗话”是不是经常从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嘴里听到?每次贪玩的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语重心长的劝慰。俗话,俗话,哪来这么多俗话?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是汉乐府诗吗,“失败乃成功之母”不是源于鲧(gǔn)和禹治水的神话吗?怎么到他们嘴里就变成了“俗话”呢?这一来二去的是不是把小星星也搞糊涂了?生活果然处处是学问。

“杀鸡给猴看”

其实这句俗话就是成语——“杀鸡儆猴”的解释。这句俗话好,不光讲了道理,还帮小星星们促进了成语理解。

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猴子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所以这杀鸡给猴看的意思是说: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家里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小星星们注意一下,如果他们被爸爸妈妈批评训诫了,你可就要好好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小错误要及时改正啦,爸爸妈妈很可能是在“杀鸡给猴看”呢。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就是说没有处在那个位置的人是很难理解别人的难处的,即使设身处地地去想,也很难真的体会到个中滋味。

我记得我小时候可是出了名的“财迷”,每次过年拿到压岁钱都小心翼翼地塞在自己的床铺下面,不光这样,每次妈妈有点零钱我都会找妈妈求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小金库。为此,每次逢年过节家里有亲戚朋友的时候他们总会笑我。如果时光倒流,我一定要把今天新学到的这句俗语大声地告诉他们:“哼,你们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句话是说: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当事人。引自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吧!”

关于这句话还有个小典故。韦陀是佛的护法神,佛教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传說韦陀护持佛法、除恶扬善时比较严厉,看见人行恶就要惩罚,这样有悔过的人往往也被惩处,与佛家教义相违。于是佛祖就将韦陀放在他的面前,即面向大雄宝殿,要他在施法时看一下如来,如此,便能放人一马,给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家里最疼你们的是谁?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除了阴晴不定的爸爸妈妈,当然要数“持续”宠爱你们的爷爷奶奶啦。小编教小星星们一招求饶大法,在爸爸妈妈即将发怒的时候及时认错,然后请他们“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爷爷奶奶的面子上,饶你们一次吧!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语法里面有双重否定表肯定的说法,这就又对应上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智是智慧,见识。这句话是说,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算是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代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这句话恐怕是小星星们最深有体会的了吧?每次惹爸爸妈妈生气之后,你有没有吸取教训,经一事而长一智,改正自己的做法,下次绝不再犯?改没改小编不知道,但是这种口头保证我觉得应该每一个人都说过吧。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天的国学小课堂到此结束,谢谢观赏。啊,对了对了,可千万别忘了巩固预习哦,去查查还有哪些俗语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里,把它和生活联系起来好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吧!

猜你喜欢

大雄宝殿杀鸡佛法
广济寺大雄宝殿消防的重点和难点
辽宁朝阳佑顺寺大雄宝殿保护探究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格言新说:杀鸡就用牛刀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
转移注意力
杀鸡儆jǐnɡ猴
杀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