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S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理论课中的实践探究

2020-12-29杨海娟邓志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8期
关键词:理论课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杨海娟 邓志梅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使用ICS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旨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ICS;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理论课

一、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现状

受传统思维影响,在绝大部分人眼里,信息技术课等同于计算机课,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进行计算机操作。因此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事实上,信息技术课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还包括很多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实际上只有在理解、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逐步提高。

理论课和操作课都很重要,但是有些理论课本身枯燥无味,加上有的概念很难理解,对于学生而言,上理论课时的兴趣较低,甚至部分学生出现抵制情绪,对老师不闻不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践操作部分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学生感觉如同鸡肋,食之无味。然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理论课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

有数据调查研究发现,96%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操作课,这说明学生对纯理论性的课程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理论课往往采用“满堂灌”,或通过穿插一些视频给学生观看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整节课都只能被动“听”,被动地接受,而不能主动参与,导致兴致缺乏。在这种超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痛苦的,何谈身心愉悦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二、ICS课堂教学模式

ICS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和分享学习(Share learning)来达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通过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是以小组作为评价的基本单位,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利用各种动态因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享学习(Share learning)是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达到预期目标。

在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中运用ICS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步转换为自主、合作与分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锻炼合作学习与交流能力,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发展,提升其信息素养。

三、ICS课堂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理论课

要检验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教学实践。《初识VR》是一节信息技术理论课,它是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让学生认识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了解VR,把VR带入学生的生活。

(一)传统模式教学的实践与效果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使用“视频导入—讲解概念及相关内容—观看应用视频”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刚开始表现出对新兴技术的兴趣,但随着概念讲解的深入,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学生开始低头做其他学科作业,到最后播放应用视频也不能引起其注意。这样一节课,学生或许懵懵懂懂地知道了VR这个词,但远远不能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ICS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效果

这节课采用ICS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则可以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愉悦的学习环境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使用ICS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剧导入

师:话说,有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请以“海底世界”为主题,展开想象,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于是有了以下一幕:

(A同学垂头丧气地从教室外走进来)

B同学:×××,你怎么啦?垂头丧气的。

A同学:唉……老师让我们展开想象,写一篇关于海底世界的作文。你说,凭我这丁点的想象能力……唉。(头更低了)

B同学:你百度一下就可以啦!

A同学:百度上的内容老师早就看过啦!

B同学:嗯,这样啊!我借给你一件“法器”,能带你潜入海底,畅游海底两万里!

A同学:真的?

B同学:噔噔噔(拿出VR眼镜),来,你带上体验看看。

A同学:哇,我真的好像到海底了耶,好多鱼啊,呀(惊吓的表情),鲨鱼来了(躲避),咦,那些会发光的是什么鱼?哇,哇,还有一个蛙人在潜水,(学生摘下VR眼镜)好神奇哦,这是什么法器?那么厉害,为什么可以让我好像真的在海底一样?

B同学:哈哈,它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叫:VR眼镜。

A同学:VR是什么?

B同学:额……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们请教老师吧!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能带给人“沉浸感”的新技术,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人“身临其境”。通过直接创设这样的小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初步认识VR “神器”——VR眼镜,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了解VR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习得某个知識或某项技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其愿意学,主动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带着好奇心的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以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提前给学生准备自学的导学案,导学案图文结合,由学习目标、学习资料、探究案组成,学习资料包括VR概念、VR眼镜、交互设备、应用实例。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对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单一的“看”,并不足以吸引学生。在“看”后,再辅以“看+听”的有趣微视频,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有效。

3.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走进VR

在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模式,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以小组为载体,采用探索性任务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2]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以下两个递进关系的合作环节。

(1)自制并体验VR眼镜

VR是把客观上存在的或不存在的东西,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用户眼前生成一个虚拟的环境,借助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使人感到像真实存在的一种技术。怎样可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这样的概念,显然,单纯的讲没有任何效果。唯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感知。在Cooperation learning(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通过给每个小组准备制作简易VR眼镜的材料,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合作,动手制作VR眼镜,然后使用合作成果进行VR体验,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2)探究VR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在动手实践,亲自制作VR眼镜并体验后,学生对VR技术已有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VR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可谓是水到渠成。在这个小环节里,因为每个学生都已体验,所以思维开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思考的结果也会各种各样,每个组员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思维与思维碰撞就擦出了火花。

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动手操作、讨论,互相合作中,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焕发课堂生命力。

(三)分享学习(Share learning),展示成果

学生在经过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对本小组的探究任务已胸有成竹,而体现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知识传授给他人或马上应用,因此在分享学习(Share learning)这一环节,由学生对本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的成果进行展示、解说、分享。

在分享学习(Share learning)中,由组长进行分配任务,组内所有组员都有展示解说任务,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和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认识到“我能行”,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总结

由学科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纪律情况,对本节课的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进行点评。下图为本节课的总体框架。

四、小结

将ICS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与传统教学前后对比,教学效果有显著差别。传统教学中,课堂毫无生机,学生昏昏入睡;ICS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生机勃勃,学生神采飞扬,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ICS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把交互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分享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一线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传统课堂的一种重要补充与拓展。

初中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别的课程,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而理论课又是学生的短板,教师的突破难点。ICS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维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该模式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娜,袁瑞.中学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6).

[2]郑良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评价指标与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

注:本文系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交互式微课的ICS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为例”(课题编号:2017YQJK22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