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治理”思维 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全国领跑
2020-12-29团鄞州区委
团鄞州区委坚持“全域治理”理念,重点围绕“队伍怎么带”“组织怎么建”“活动怎么搞”“党建怎么领”等问题,整资源、转职能、优机制,大力实施团员全域培养、团组织全域建强、团干部全域提质、党建全域引领4个工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改革,实现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全国领跑。
人员培育“全周期”,让队伍质量提上来
构建“积分化”政治培育链。按照“积分量化”原则,建立党、团、队相衔接的政治吸纳机制,制定“6+X”入团入党积分评价标准,涉及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能力素质等六大方面,以积分高低选优推优。截至目前,通过积分考评形式,累计吸纳新团员600余人、推优入党39人,28岁以下青年入党100%从团员发展。
构建“竞标化”干部选用链。坚持四海选人、能者为先,建立从简历初审到考官面试、现场实践、考察任用的团干部“竞标选才”机制,重点打通体制外优秀青年政治吸纳渠道,实现体制内与体制外双向选人选才。截至目前,已选派来自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金融系统等挂兼职团区委副书记8名、公开招考社工团干部5人,全区各级团组织从青年典型人物、行业领军人才等青年群体中选拔挂兼职团干部63人。启动定向招录工作,面向体制外挂兼职副书记公开招募事业编制1名。
构建“系统化”团员教育链。打造团校、基地、网课等于一体的团员“终身培训”体系,建立一批覆盖全区31所全日制中学的业余团校,建设一批特色化团组织生活示范基地,推出一批名师领衔的精品网络团课,全区2000名学生团员在“团队室”“团队角”亮出身份,与时俱进地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
组织覆盖“全领域”,让新兴群体融進来
“领域新建”拓展团建范围。推动团组织从传统领域向新区块、新行业、新职业等延伸覆盖,一方面,陆续新设和丰创意广场团委、和邦大厦团委等区域团组织6个,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团工委、电商协会团工委等行业团组织4个;另一方面,采取团区委直接下派模式,成立青年社会组织团工委、流动(出国境)团员团工委等派出团工委5个,覆盖团员青年2万人。
“抱团联建”提升团建密度。加快部分区域、产业等组织集聚,探索“楼宇团建联盟”“产业链团建联盟”等联合联建机制,全面统筹整合区域或产业链内的人、物、财等团建资源,实现活动共办、场地共用、组织共建,着力解决团员零散化、组织生活缺乏等问题,提升团组织集聚度。截至目前,已成立大学生(青年)创业园团总支、广告产业园团总支等“团建联盟”7个。
“社会共建”创新团建形态。加强与社会各方力量的联动合作,以团属社团、志愿组织、青年俱乐部等新型组织模式,把大学生、鄞籍学子、天南海北鄞州人、留学生等群体凝聚起来,增强组织弹性。例如,我区在区镇两级建立“青年之家”直营店26家,在商圈、咖啡店、健身房等青年集聚处建立“青年之家”加盟店4家,已组织开展各类青年活动300余场,吸引青年6万人次。
服务中心“全方位”,让青春活力跑起来
建立“下抓一级”服务机制。结合“三服务”活动,团组织下抓一级到支部,推行“青春夜市”进社区、“青春服务”进楼宇、“青春智创”进园区、“青春擂台”进基层等活动,促进重心下移、活动下沉,去年以来全区组织青年服务村社200多个、楼宇184幢,服务4.5万人次。
建立“志愿银行”激励机制。坚持政、企、银三方合作,探索推行以“时间存储、循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模式,青年志愿者可将志愿服务时长存入合作银行,可兑换体检、健身等社会福利或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形成流动闭环,提升激励效应。截至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22万,团员100%注册成为志愿者。
建立“三亮三比”赛比机制。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比学习、比先进、比贡献”行动,引导各个基层团组织和团员创新团建项目、开展互比互赛,构建结合自评、群众评议、组织评定的评比机制,引导组织广大青年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奋进攀高。截至目前,全区已组织开展“青春擂台赛”2场,共有350个团建项目参与公开比赛,涉及“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水共治、楼宇整规等中心工作。
党建引领“全过程”,让团建成绩亮出来
同部署、同保障。坚持党建与团建“两手抓”“两手硬”,将共青团建设纳入各级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年度镇街党(工)委书记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区委主要领导已和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直接对接汇报工作4次,作出专项批示6次。2020年全区统筹青年发展专项经费2300万元,学校领域按照学生人均10元标准保障团、队工作经费。
同培育、同任用。党团联动培育骨干人才,区委组织部与团区委合作开设每季度一次的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培训班,加大思想、能力等素质培养;联合区委组织部选派的102名村社党组织“第一书记”全部被聘为挂职地“团建指导员”,共同加强基层团建阵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结合村社党组织换届,开展村社青年骨干调研排摸工作,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青年骨干21人。
同考核、同巡查。积极探索“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加大基层团工作考核比重,镇街团工作、学校团工作占党建考核比重分别提升为8%、25%,并纳入区委巡查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巡查结果与年度单位党建工作成绩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