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学习通App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0-12-29迟庆云姜振凤李钢蒋秀英王海峰
迟庆云 姜振凤 李钢 蒋秀英 王海峰
摘要:隨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基于智能手机App的移动学习成为发展趋势。笔者尝试将超星学习通App用于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让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原理;学习通;混合教学;MOOC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2-0082-0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成了人们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当然,广大教师、学生也不例外。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中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1]。教育部在规划中为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的明确的导向及引领。
网速的提升,智能手机的便捷性以及各种聊天游戏App的层出不穷,对课堂教学冲击很大,让很多高校学生变成了“低头一族”。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各种教学软件逐渐发展成为高校教学中常用的选择,选择适合的教学App,加上合理的课堂设计,可以让手机变为“抬头利器”。
1 我院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的在校的大学生普遍是00后,这一代人生长在网络下,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和以往的大学生完全不一样。
部分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对于手机的依赖性较高,学习氛围不浓厚。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使用手机社交、了解世界的信息,手机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事情。而手机上的各种各样的娱乐游戏、聊天工具对学生有着太多的吸引力,导致很多学生时时刻刻都捧着手机而不放下,手机已然成为他们的“隐性肢体”,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学生课堂参与性不足。在课堂上,因为过多的学生关注手机,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授课“满堂灌”“独角戏”的状况时有发生。学生到了临近考试才开始抱“佛脚”,最终的结果是挂科的人数不断增长,甚至出现了重修的情况。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位学生对知识理解与领悟能力是不同的。我院是合堂教学,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老师如果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学生和精确定位知识难点,问题学生的疑惑若没有及时的解决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问题学生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因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上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老师们不能因材施教。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尊重学生的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增强互动,发现问题。学生离不开手机不如就把手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用手机助力课堂教学,用超星学习通App把课堂“活”起来。
2 超星学习通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开在大学二年级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互动,提高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课程组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堂课下来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互动较少。对于问题学生的疑惑和知识漏洞,教师不能及时解答,也不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反馈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到我校部分学生依赖手机的现状,尊重差异,增强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笔者提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数据库原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2.1 超星学习通App的课前功能
1)学习资料的发布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应用学习通的资料功能可以将预习材料以及课前任务书提前发布给学生,这样让学生们根据课前任务书有目标地提前预习。
2)课前评测
应用学习通的测试功能,可以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前做测试,评价课前学习的知识漏洞,这样上课更加有目的地学习。
老师根据课前测试的结果,聚焦教学难点,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根据测试成绩,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学生”。
3)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将教学难点发布让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合作习惯、团队意识。
2.2 课堂教学中使用超星学习通App
1)点名签到
因为师资不足,我们学院都是合堂授课,一堂课学生通常近百人。迟到旷课的学生时有发生,找到他们费时费力。教师发布课堂签到二维码,通过投屏的方式让学生扫描签到方式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各种教学活动,避免观看PPT的视觉疲劳。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App,借助选人、抢答、投票/问卷、测验等功能来实现学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
通过手机App的投票、抢答、测验等功能发布一系列限时活动,教师第一时间就可以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课堂教学的答题情况、讨论参与情况采集学生过程的行为,网页端后台课堂教学效果实时分析,为教师开展诊断性评价提供依据。
2.3 超星学习通App用于课后巩固提升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利用App中的“考试”模块发布考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客观题自动评分,及时检验学习效果;主观题练习来讲,学生可以借助拍照等形式,发送给教师,这样也是对传统教师办公室批改作业等形式的改善,可以使教师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来进行。同时,还可以利用后台查询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从而为后续教学调整与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
教师应用MOOC后台的成绩管理功能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分析统计,作为过程考核成绩;也可以通过检测结果准确地找到学生们的学习疑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授课效果
应用超星学习通App 在讲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实现教学已经在试点班进行了实验。
我们抽取了同一位教师所讲授的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成绩数据进行分析,2017级 99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2018 级 99人(采用手机App教学)。两次期末考试题型一致,难度基本相当,均采用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各阶段成绩分布情况见表 1, 通过对比可以看得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手机App教学整体成绩明显提升:期末成绩平均成绩高出 11.4 分,最低分高出 37 分。
为了体现过程教学,将教学平台上学生的各项数据予以整合和评析,给出综合性分值,并将其过程性评价的分值(占比30%),将其与期末考试(占比70%)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以此确保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图2是总评成绩对照表,可以看得出总评平均成绩高出 15.8 分, 最低分高出42.5 分。
总起来讲,表1、表2可以看出,结合MOOC平台将手机App用于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整体成绩明显提升,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特别明显。
4 结束语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将MOOC 平台与手机App有机结合,授课结果证明,学生不只从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理论掌握程度、数据库系统的实践操作方面,还是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深度。
应用MOOC 平台与超星学习通App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借助于网络和智能手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将教学空间从课堂、教室延伸至生活中的各个场所,最终实现“知识传递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堂”。
超星学习通App实现教学互动更为多元化,教学反馈更为科学化。借助于App不仅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全程监管的教学理念,而且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2012-03-13)[2020-04-25].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203/xxgk_133322.html.
[2] 黄静静,张萍丽,侯方国.基于手机APP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9(1):78.
[3] 葛珊.基于手机APP的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8):107-109.
[4] 薛静.基于移动终端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18,49(23):111.
[5] 郝玉娟.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358,360.
[6] 许研.基于超星学习通App的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和实践[J].数码设计(下),2019(12):284.
[7] 徐春岳.学习通与超星学习通App相结合的高职护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25-2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