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

2020-12-29孙蓓蓓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自媒体高校

孙蓓蓓

[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阵地,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在当今自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自媒体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信息的海量化和碎片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成巨大挑战。应对自媒体发展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疏堵结合,不断拓展话语阵地、净化话语环境、转变话语范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引领力、影响力、掌控力。该文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意识形态;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09-28

意识形态工作是新时期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1]。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工具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冲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如何直面风险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管理权领导权,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师生的思想动态往往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更是社会思潮的先行者[2]。

1.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国家发展的未来。意识形态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要冲,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热衷兴风作浪,制造噪音杂音的重要场所。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与在网络信息化领域的技术优势,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意识形态输出,如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影迷最多,在给观众带来享受的同时,不断宣扬其“文化软实力”,输出所谓“普世价值观”,不断冲击和淡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严重威胁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政局稳固[3]。

2.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新生代社会化与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说到底高校的育人还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这种人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才会决定未来中国的价值取向[4]。事实上,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讲,大学生的确容易受到自媒体上不良思想倾向的误导,容易做出各种非理性行为。在关系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问题上,高校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高等院校主流意识与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高度一致。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开放度高、信息量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主流话语传播时空、手段受限的弊端,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削弱了其影响力和凝聚力,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巨大挑战[5]。

1.多元价值冲击价值认同。在开放的自媒体环境下,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充分展示、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在网络上迅速蔓延。裹着学术外衣的意识形态宣传品,背后往往隐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有意渗透。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略有欠缺,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迥异,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顺应时代发展,国内高校普遍开始加快“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却一味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要么照搬马列经典,要么照抄讲话精神和政策文件,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给人留下刻板印象,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和认知偏差。

2.碎片信息削弱认知能力。信息时代海量且内容趋于分散的碎片化信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思维习惯。自媒体平台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是一种更高阶的内容呈现形态,极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容易拉近主客体间的距离。这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的大部分业余和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地被功能强大、消费成本低廉的自媒体工具占据。在长期接受各类不完整、缺乏逻辑性、支离破碎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表面化、片面化、简单化和情绪化的思维模式。由于缺乏完整的事件信息输入,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容易以偏概全、只見树木不见森林,偏向于以片面思维掩盖整体思维、以扁平思维取代立体思维、以静态思维阻碍动态思维。更有网络推手不惜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来博人眼球,炒作热点话题,加剧网络暴力。如此一来,逻辑性强且相对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受人冷落,面临“劣币驱良币”的尴尬境地。在此生态环境下,再试图通过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等,保持主流地位和公信力,已不现实。

3.去中心化分散话语权威。自媒体与生俱来带有分散话语权威的特质,具体说来:一是垂直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模式具有权威性和单向性的特点,高校明显居于主导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充分话语权。自媒体对传统传播体系是颠覆性的,它绕开了中心化媒体平台,也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传播内容直达受众。二是合一性。人人都有麦克风,公众既是发布者,也是传播者,可以原样转发信息、评论信息,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加工”信息再予以传播。自媒体技术完全突破时空限制,呈现出立体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从“一到多、多到多”的发展。三是圈层化。信息定制是自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形成一种只在特定圈层交互信息的趋势,继而分化成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社群,淡化并割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主客体关系,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被削弱。由此,是否代表或满足自身利益和需求成为价值判断标准,造成利己主义、功利化思想、极端自由主义抬头。

4.普泛传播弱化话语掌控。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高校师生成长成才的知识环境和舆论环境,传统管理模式趋于失灵。自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传播过程的“裂变式”特征易导致新闻监管与舆论引导被削弱。如一则信息经过“粉丝”和“粉丝的粉丝”多重转发,其扩散的广度与深度对媒介控制机制形成不小的挑战。网络被误认为是自由的天堂,其开放性、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学生的网络行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引发情绪化表达。在管理上,对待舆情危机仍然沿用传统的“冷处理”方式,无法有效管控事态发展,日常过于关心信息传播的点击率,不看重话语传播的实际育人效果。面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高校缺乏有效创新,甚至出现话语交往方式失当、话语语境滞后等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路径

全面深化新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系统性创新话语理念、内容、传播系统和话语权共享等机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时代呼唤教育理念由传统的以“文”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合理继承和创新与时代发展相符的话语内容,利用新的社交传播平台实现灵活、多样的对话,促使话语权的回归。

1.守正创新,提升思想引领力。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守社会主义底色,传播正能量,提升公信力。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解决好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务实创新的思想宣传工作队伍,及时回应学生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同时,完善课程体系,持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促使学生提高明辨网络空间信息是非的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加强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准确把握好当下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大众化和感性化两个重大趋势性变化,主动发挥“内容为王”的优势,在创新传播方式上实现重大转变。一要说“中国话”。要坚持四个自信,利用新媒体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影响力[6]。二要说“青年话”。要紧跟时代脉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接地气、平实、简洁的鲜活话语,把宏大的政治理念转化为廣大师生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把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信念,使学生将主流话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兼容并蓄,扩大话语影响力。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是高校主流意识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共享、互动交流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保持必要威严的同时,加强两者间的对话与交流,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学术话语适用于理论舆论场,政治话语适用于官方舆论场,大众话语适用于民间舆论场[7]。要丰富大学生意识形态教学的形式,引入社会热点、时政热点激活政治课堂,变单一灌输教学方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大众化不等于庸俗化,严厉禁止“低级红”“高级黑”。

当前,不同群体基于不同利益诉求,需要尊重“和而不同”的表达。既要遏制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也要鼓励和支持与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方向一致的多元文化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多元利益表达的发展并不冲突,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为多元社会思潮提供价值判断的衡量标准,多元社会思潮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在巩固原有传统模式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开拓、发展、创新自媒介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发挥矩阵效应,抢占意识形态阵地制高点。

3.疏堵结合,增强话语掌控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锋、话语冲突不可避免,既要严格管控,更要因势利导。高校比其他任何领域和部门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冲突在高校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8]。对于政治性、原则性的错误言论,要敢于主动发声、主动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沉默失语、不骑墙头,同时及时给予回应和正确引导,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影响,有效控制舆论动向。健全舆情预警联动机制,加大信息收集和筛选力度,必要时果断采取净网行动,更好发挥好“把关人”作用。

意识形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往往一个热点事件加之情绪化评论,就可点燃规模舆情,甚至左右事件发展态势,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十分必要。一要因势利导,善于掌握自媒体传播规律,做大正面舆论宣传。自媒体时代,速度就是影响力,突发事件、热点新闻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声的更易引领舆论动态,高校必须主动出击,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二要因循善导,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有威信、能力突出的师生成为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制造话题、点评时事、发表微评,引导舆论朝主流价值靠拢。

参考文献

[1]张同生.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政协系统意识形态工作[J].江苏政协,2019(8):30-33.

[2]王炳林,郝清杰.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3-8.

[3]郑东超.好莱坞电影与美国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7(10): 75-78.

[4]胡洁.基于传播学视角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8(17):154-156.

[5]王婕鹏.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7):16-20.

[6]韩雪青,讲好中国故事与当代大学生成才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32-135.

[7]聂智,方提.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9):133-135.

[8]姚小玲.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责任[N].光明日报,2013-12-08(07).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自媒体高校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