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9蒙丹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非常有必要。首先论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信息:课程性质与作用、教学总体目标;然后论述运用学习通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过程:第一,教学资源设计;第二,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单元导学部分、学习视频部分、讨论部分、在线测验题部分、延伸阅读部分、互动部分;第三,考核方式设计。最后论述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认为信息化教学改革呈现的知识面更广,互动更有效,更容易找到知识漏洞,更能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4[收稿日期] 2020-10-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非常有必要,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改革趋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一、课程信息
(一)课程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質、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二)教学总体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总体目标: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教学改革实践过程
(一)教学资源设计
本课程在超星学习通上面建设课程章节。网络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丰富,有网络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单元导学、优秀微课视频78个、校本自录视频37个、教案、在线测验题库客观题共383道题、PPT、电子教材、延伸阅读等。
(二)教学活动设计
每章的单元导学部分指出该章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然后,同学们通过观看学习视频,强化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讨论部分对于容易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展开讨论,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形成正确观点;再通过每章的在线测验题检查同学们的知识漏洞;而布置的每章的延伸阅读能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
1.单元导学:上课之前,同学们可以通过单元导学了解该章的教育要求和重难点。
比如第一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2)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3)掌握: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重点:正确人生观的内容,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难点: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难点: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三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能力。
(3)掌握: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重点: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
(2)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难点:
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第四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了解: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掌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难点:在生活中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2)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及个人品德的内容;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3)掌握: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重点:了解道德的本质;领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
难点:道德的本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在多元社会中,大学生应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
第六章单元导学
教学要求:
(1)了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2)理解:相关的民事法律和行使法律。
(3)掌握:使大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重点: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难点:理解相关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
2.通过学习优秀微课视频和校本自录视频,掌握重要知识点。
每章都有优秀微课视频和校本自录视频,同学们通过学习这些视频,掌握本课程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对传统课堂教学形成相应的补充。这些视频共有115个,内容有:新时代与新青年、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等等。
3.讨论部分:教师在进行下一章教学前发布5个讨论题,把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每组派两位同学上来用PPT展示相应那道讨论题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并且将这些讨论题发布在学习通平台上,请同学们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形成正确的观点。
比如第一章的讨论题是:
(1)为什么上了大学要再谈人生观?
(2)雷锋与比尔·盖茨,谁是英雄?
(3)董藩说:“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著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你怎么理解董藩的话?
(4)辩论:物质条件是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标。(两位同学,一位是正方、另一位是反方,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
(5)主题演讲: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可以不用PPT)
第二章的讨论题是: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你对“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看法?
(3)“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吗?
(4)怎样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5)诗抄朗诵:悼念先烈,祭奠英灵。
第三章的讨论题是:
(1)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遭遇百年国耻?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自卫反击战、两弹一星……靠什么取得成功?
(2)你看完“你好我是中国”短片后的感受?
(3)一些人打着所谓“重评历史”的幌子,否定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抹黑英雄,诋毁革命领袖,企图混淆视听、扰乱人心,你的看法是?
(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你的看法是?
(5)观红色电影,写心得体会。
第四章讨论题:
(1)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人物寻访—我身边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模范。
(3)你对重庆万州大巴车坠江事件有什么看法?
(4)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5)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价值观?
第五章讨论题:
(1)如何认识“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2)观看跪孔子、诵经典,学“过”了的“国学”?视频,就当前文化复兴中的“尊孔读经”现象谈谈个人的看法。
(3)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思考如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4)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讲“为人民服务”有实际意义吗?
(5)同学们,在道德与金钱、道德与生计面前,你选择什么?
(6)老人跌倒扶不扶?
(7)同学们,公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
(8)同学们,造成网络乱象的原因是?如何改善?
(9)你心中的成功职业人,从他的故事中,你学到什么?
(10)大学生应当怎样认识爱情?
此外,还有老师们发布的切合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觉悟。如:罗莉老师发布的:“结合当前万众一心战疫情,谈谈新时代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的大学生?”“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人民战争中,无数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人民警察、志愿者以及政府、街道、乡村的工作人员,为了岁月静好,在抗疫前线负重前行。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最为出彩,人们盛赞他们“有院士的学术专业、有战士的坚定勇敢、有国士的责任担当”“民族脊梁、国士无双”……请你收集和阅读他们的感人故事,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意义。”蒙丹老师发布的:“请同学们谈谈对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中冯秀军教授讲的部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的理解?”“请同学们从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律的角度,对这次新型肺炎发生后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反思。”“请同学们观看CCTV节目官网《马克思是对的》《不朽的马克思》,谈谈你心目中的马克思以及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4.完成每章测验题,查漏补缺。每章都设置测验题,学生答完提交后,可以立即看看答案,答错的地方一目了然,能找到自己的知识弱项,还可以再重做两次,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5.完成延伸阅读共20多篇,拓宽知识面:延伸阅读内容包括: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如: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在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中国速度与疫情赛跑:集体主义;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等。
6.互动部分:运用超星学习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更好提升教学效果。互动形式有:投票、问卷、抢答、选人、讨论、随堂练习等课程活动。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考核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绩构成及比例:考核分为三个部分:
1.平时成绩:30%(考勤30%+讨论50%+实践20%):
(1)学生考勤通过学习通进行,共12次左右,缺席三次失去考试资格;
(2)讨论占平时成绩的50%,上来讲的同学根据准备情况打分,没有讲过的同学只有基础分;
(3)主题实践占20%,这学期主题实践的内容是:请同学们从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其中的某一个角度,对这次新型肺炎发生后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可以自己拟定选题,可以参考以下具体选题方向:结合战“疫”,谈谈新时代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大学生?收集和阅读战“疫”中的感人故事,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意义。战“疫”中的中国精神、结合当前全球的疫情防控形势,谈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疫情防控的影响、战“疫”中道德问题的反思、战“疫”中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中考:超星自主学习占10%;权重设置方面:其中课程音视频学习占50%,章节测验占30%,讨论占20%。
3.末考:期末閉卷纸质考试占60%。
期末考试三种题型,三基类50%,一般综合30%,综合型20%。
(1)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3)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大题20分,共计40分)
三、教学实施效果
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校参与学习的学生达到1600人次,章节学习次数11134,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线上学习情况比较好,线上成绩只有极少数的同学不及格。
2.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讨论,但是由于上课人数太多,每个班平均100人,所以老师回复不能覆盖所有同学,影响部分同学的讨论积极性,此外,同学们的讨论内容深度不够,还是有学生不积极参加讨论,有同学对于比较难的问题避而不答,有些同学复制粘贴前面发言的同学的内容。
比如罗莉老师还就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发布学习公告:同学们,大家好!从昨天和今天的讨论看,大家非常的积极,许多同学有很好的思考和想法,对自己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愿你们能付之行动!关于学习和讨论我有几点思考想和大家说说: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民战争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深受启发思考的事件。中国人民在抗疫情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等等,就是我们所要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体系。所以这个案例将贯穿于我们课程教学的始终;大家在讨论学习中要学以致用,用书中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疫情案例、结合社会国家、结合自身阐述问题;看问题视觉高一点,宽一点。学会前后、左右、古今中外、个人集体、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看问题;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观看视频方面,大部分同学们能按时完成视频的观看,但是据同学反馈还是存在看视频只靠挂的现象。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化教学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同学们比较认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吸引力,呈现的知识面更广,互动更有效,更容易找到知识漏洞,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更能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