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建设路径研究

2020-12-29王伟杰王燕妮

歌海 2020年6期
关键词:贵阳市非遗精准扶贫

王伟杰 王燕妮

[摘    要]在脱贫攻坚的基层实践中,贵阳市凭借省会城市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在“非遗+扶贫”工作中成绩斐然,不仅形成了区域文化产业品牌,更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非遗”扶贫工作推进贡献了“贵阳经验”。然而由于本地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策略,也出现了产品创新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和品牌营销滞后等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逐步推进,为“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贵阳要探索选取“非遗”扶贫建设的新项目,明确“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定位,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做好线上和线下品牌推介工作,才能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和乡村亮点,以脱贫之果践行乡村振兴之实。

[关键词]乡村振兴;贵阳市;“非遗”;精准扶贫

在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贵州省早于2013年就启动了“锦绣计划”项目,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苗绣、蜡染、马尾绣等,致力于妇女手工产业脱贫①,取得重要成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贵州多个地州市尤其是省会贵阳市,已经将贫困地区民众的传统生活技能变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尖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非遗扶贫”之路。

一、 近年来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成绩

贵阳利用自身丰厚的“非遗”资源,助力精准扶贫这一民生工程,通过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非遗”助推精准脱贫方向上下功夫,依托各县区的“非遗”项目筹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下简称“非遗”工坊),取得了精准扶贫、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成绩。

丰富和健全“非遗”名录体系,扩大精准扶贫的资源基础。“摸清资源情况,明确项目抓手”是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首要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166号)明确要求“县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对地区内非遗资源进行系统梳理”。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响应号召,丰富和健全了精准扶贫的资源基础。一方面丰富和健全了“非遗”名录体系,在2019年度就推荐簪汪古歌、苗族跳场、苗族服饰三个省级“非遗”项目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簪汪古歌、苗族跳场已通过贵州省文旅厅专家审核;35个“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成功率居全省第一{1},省级“非遗”项目增至81个;并完成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新增市级传承人39人,市级“非遗”传承人增至99人。另一方面使“非遗”保护传承深入开展,完成了38个“非遗”项目和4个传承人的音视图文数字化资料采集、审核和录入,基本建成贵阳市“非遗”数据库,通过借助触摸一体机及相关小程序的开发,实现了“非遗”人机交互体验,有力地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走在全省前列。

开展各类“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提升农户的传统手工技能。为切实提升贵阳市“非遗”工作者的能力,推进全市“非遗”保护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工作,贵阳开展了多種形式和内容的与“非遗”扶贫相关的研修培训,如组织开展“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培训、“非遗”传承人保护培训、“非遗”扶贫手工传习,提高传承能力。其开展的“非遗”研修培训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和高校文化研究者,旨在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核心技能的管理培训班;二是面向“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扶贫带头人,旨在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高级研修班;三是面向绣娘、扶贫农户、留守妇女老人等基层民众,旨在提升传统工艺技能和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在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主要为传统技艺,涵盖苗绣、剪纸、蜡染、手工纸、纸扎、簸箕画、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等多个方面。在培训的内容课程上面讲,也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国家“非遗”传承和扶贫政策的宣讲和解读;二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生产性保护、精准扶贫等相关的知识内容普及;三是国内尤其是省内“非遗”保护与“非遗”扶贫的实践性探索与相关思考;四是以观摩为主的传统技艺等实践类课程演示;五是以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提升为主的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手工课程实践。

设立首批“非遗”示范工坊,助力精准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贵阳市于2019年初步建立5家“非遗”扶贫示范工坊,并仿照丹寨万达“非遗”小镇的建设模式,启动了建设花溪板桥艺术村市级“非遗”小镇的工作{2}。在首批建设的“非遗”工坊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不仅鼓励了“非遗”工坊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更激发其他文化企业和基层合作社建设“非遗”工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非遗”助推扶贫攻坚丰厚了内生性动力。贵阳市首批成立的“非遗”工坊共5家,分别为贵州省清镇市华雅艺创工艺有限公司,乌当区谷金区“非遗”扶贫工坊,蓝花叙事扶贫工坊,贵州梅子留香清溪社区居家就业工坊,苗族(四印苗)盛装制作传统工艺工坊(清镇坊)。以上5家“非遗”工坊分别结合各区(市、县)的多样化的“非遗”项目资源,如苗族服饰制作、蜡染、扎染、印染、刺绣等传统工艺,开展面向贫困户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创意设计能力培养,研发出了包含服饰类、软装类、礼品类等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有力地盘活了当地的文化经济,发挥了当地绣娘等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使多个村寨的扶贫工作由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向造血式扶贫,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扶贫攻坚的内生性动力。

借力“非遗”文创展销展示平台,推广区域文化产业品牌。贵阳市周边县区存在着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产品供给略有不足,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为利用当地“非遗”资源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民众基本文化素养,刺激民族文化消费,探讨“非遗”衍生品市场由外部转向“内外兼有”,贵阳市通过举办“非遗”文创展示展销会、博览会、手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坚持“非遗”保护与传承“两条腿”走路,通过走“样本保护”路线实现“非遗”保护的持续性、纯粹性与唯一性等目标,通过走“活性生产”路线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1},以解决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非遗”保护的“双赢”,也能为贵阳市“非遗”工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部文化市场。在2019年,贵阳市就设立“非遗”文创展销展示推荐品牌67个,其中文创类工艺品研发品牌42个;并通过开展手工创意大赛、展销会、博览会、绣娘技能大赛、品牌展示活动等,助力文化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提升,间接推动了“非遗”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贵阳市“非遗”助推精准扶贫的主要经验

贵阳市凭借省会城市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在“非遗+扶贫”工作开展及“非遗”工坊建设中成效显著,不仅形成了“非遗”文创展销展示贵阳品牌,更为贵州乃至全国民族地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开展贡献了“贵阳经验”。

首先,要贴合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遴选传统工艺。贵阳市选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和“花溪苗绣”,以及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坡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技艺、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技艺等作为“非遗”扶贫开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依托,借助其国家级及部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文化品牌效应,使其由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资本优势。在明確了依托“非遗”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具备一定传统工艺基础的少数民族绣娘作为培训和培养对象,使民族手工艺品生产的质和量都有了重要保障。贵阳市“非遗”扶贫工作中就地取“才”的做法,使各个文化企业和“非遗”工坊有了稳定可靠且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资源,也保证了自身具备较强的“非遗”衍生品的生产能力。

其次,要发挥省内外企业的各自优势,推动本地产品走出去。一是借助省外企业的特色优势,开拓外部市场。只有依托沿海企业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和营销优势,众多中小微企业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的外来资金,从而在现代化的公司管理体制下,精心设计文化作品,大力实现品牌推广。二是充分发挥贵阳市的技能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做好内功,严把产品质量关,努力打开“非遗”相关衍生品的省内和省外市场。

再次,要积极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使“非遗”扶贫融入县区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基层政府要积极举办绣娘技能比拼大赛,引导绣娘提升个人技能和产品质量,从而为产品的质量提升和适销对路提供保障。二是将“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融入贵阳市旅游经济发展,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间接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尤其是将传统工艺体验和“非遗”衍生产品融入临近景区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工艺品销路难的压力。三是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号召广大设计人才进驻地方民族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示范点,并在广告宣传、原材料、设备、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贵阳“非遗”工坊的快速发展,并成为多彩贵州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亮点。

最后,加强“非遗”相关衍生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相关产品的附加值。“非遗”扶贫开展是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民生工程,贵阳市“非遗”工坊建设几乎都在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传承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创新,实现其自身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产品设计、材质选择和工艺流程等方面都融入了新的创意理念,也形成了新的属于设计者的知识产权,包含各类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贵阳“非遗”工坊通过与省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便于利用帮扶企业的资金优势和销售渠道,帮助自身通过设计创新、技术创新而实现后发赶超。

三、贵阳市“非遗”助力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大胆创新,是贵州实施大扶贫战略背景下基层扶贫工作者和贫困户在扶贫实践中的成功探索,但由于本地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并受技术、营销和设计上的限制,在实践操作中也出现了市场较为狭小、产品创新不足、易于形成恶性竞争等问题。

其一,苗族服饰等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受限,在现代化转变过程中与大众市场供需脱节。从5家“非遗”工坊的系列产品来看,其供给的数量、层次、品位、审美等都与现代社会的有效需求有一定差距。首先是民族文化产品开发水平不高,实用性和创意性较差,文化科技融合程度较低;其次是文化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高价位产品和低价位的劣质产品比重过高,中端价位的大众消费型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民族文化消费群体的培养和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最后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尚未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导致民族文化消费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短期牟利行为较为普遍,制约了“非遗”相关衍生品生产行业的长远发展。

其二,“非遗”所依托的乡镇企业和手工作坊在市场拓展和品牌营销方面工作滞后,亟待培育竞争力更强的文化产业品牌。限于资金和技术条件,现有的工坊大多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往往因不能定时定量交货而与较多后续合作订单失之交臂。尤其是一些手工作坊缺乏规约意识而常常不能按时发货,也直接影响了本地文化企业的声誉。目前,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非遗”相关衍生品销售多为“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沿海各发达省份有一定的销量,而在贵州省内的消费市场却较为狭窄。由于贵州内部市场消费疲软,产品销售较为依赖省外市场,同时因本地企业缺乏营销管理人才,在国外市场拓展的难度较大。如在国外举办的产品展示活动,往往能吸引较多文化爱好者参加,系列活动通常也能引起国外媒体及公众的注意,然而由于产品营销手段滞后,品牌推介能力不足,国外消费者很难将自身的兴趣转化为购买行为,因此目前国际市场销量也较低。

其三,产品缺乏良好的质量筛选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导致部分合作生存压力较大。一是缺乏质量筛选机制,按照计件定酬的单一法则,部分贫困户(绣娘等)会因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导致部分产品虽库存增加却订单不足,而作为扶贫工坊、扶贫企业和对口帮扶单位却因为扶贫攻坚的特殊任务而不能停止生产,因此一些货品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状况。二是缺乏统一规范的产品制作规范,导致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之路举步维艰。三是缺乏一定的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因而较多绣娘参与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虽然绣娘有一定的技能基础,但缺乏设计灵感,款式、纹路、图案都严格遵循传统式样,因而产品的更新换代及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较为滞后。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未来“非遗”扶贫开展的对策建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速,“非遗”保护传承乃至合理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贵阳市“企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也基本成熟,较多地区利用“非遗”扶贫项目实现就业增收的人口也不断增长。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并逐步推进,又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非遗”扶贫要进一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才能进一步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以脱贫之果践行乡村振兴之实。

一是注重“非遗”扶贫依托资源的多样性,探索选取“非遗”扶贫建设的新项目。“非遗”主要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十大类别,但目前在“非遗”工坊建设中主要以传统技艺为主,按照《传统工艺振兴规划》中推荐的相关“非遗”项目名录,也还有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炮制技术等。传统技艺是一项易学习的手工技艺,但提升其技能需要时间的累积。就目前“锦绣计划”涉及较多的苗绣、马尾绣、蜡染等项目而言,都对参与者绣娘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贫困户都在以上传统工艺中有一技之长,因而迫切需要探索選取新的“非遗”名录助力基层脱贫攻坚实践,以打造更多的类似“锦绣计划”的“非遗”扶贫项目。贵阳市“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目前也有一些从业人员多、适于带动就业、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应挖掘、整合、保护、合理利用相关“非遗”资源,增加“非遗”扶贫项目类别,实施多样化的“非遗”扶贫方式,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工作路径和行动计划,由此激发贫困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工坊的建设中去。

二是明确“非遗”工坊的发展定位,继续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目前,贵州几乎所有县区都已经建设了“非遗”工坊,雷山、册亨、赤水、三都、从江等地通过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对所辖区域“非遗”工坊建设进行明确的定位,形成了多种扶贫发展建设模式。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其在利用“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中起步相对较晚却进步较快,有着全省其他地市(州)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需要在基层政府的主导下对工坊进行明确定位,明晰工坊的运作流程和主要职责,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政府的管理和指导下,贵阳市“非遗”工坊可定位为“贵阳市郊民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堡垒,全省扶贫就业工坊的先进标兵,贵州文创设计的研发平台,‘非遗人才孵化的实践实训基地,未来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继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非遗”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是加快手工艺品创意研发进程,推动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目前在文化市场上较为畅销的“非遗”相关衍生品分析,发现其卖点严重依赖绣娘的精巧技艺,因而一旦绣工或者织工的手艺水平降低,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然而从贵州“黔系列”文化产品来看,只有兼具巧夺天工的手艺、价值不菲的原料、新颖别致的创意、时尚唯美的设计,才能使少数民族“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生产出文化内涵价值高、文化品位高、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因此,逐步启动民族文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为此可向广大的市场消费群体征集智慧和创意,尤其是要使产品的设计获得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接受和认可,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实现其在经济利益和文化传承上的“双赢”。为此,贵阳市“非遗”工坊应加强与贵州本土高等院校的交流与联系,利用其在文化产品研发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和创意研发优势,合理把握民族文化内涵,准确定位当下青年人对时尚文化的真正需求,设计更多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系列产品,以此提升扶贫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是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做好线上和线下品牌推介工作。大数据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也都是大数据的参与者。在这样一个国际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贵阳乃至贵州省的“非遗”工坊建设必须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做好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的产品销售、品牌推介工作。一要充分利用“非遗”工坊、高校和文化企业打造网络信息资源教学系统。整合各方的资源打造线上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开展相关课程培训。二是利用信息化资源优化和完善“精准扶贫云”。“精准扶贫云”可通过采集贫困户的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户的人口数、劳动力生活状况、掌握技能种类及等级、住房条件、医疗保障等信息,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入户核查,明确“扶贫对象有哪些并且怎么帮扶”这一任务,以此信息为基础积极鼓励贫困户加入“非遗”工坊实现灵活就业,以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三是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抓取和萃取等技术优势,赢得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认真做好品牌营销和产品推介工作。一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域内域外民众的消费偏好和迫切需求,科学定位民族文化产品的数量、类别、层次和价位,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和本地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多重要素结合、多群体参与等形式,培养新一代的有知识有技能的传承人和工艺大师,开发出既有深度民族文化内涵又有创意色彩的“符号化”的文化产品,利用国外展销、创意比赛、博览会、品牌推介会等平台,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猜你喜欢

贵阳市非遗精准扶贫
夕阳下的鸟影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