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特稿专栏主持人语
2020-12-29徐金龙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当今世界,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人们更加迫切需要“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安放身心、寄托精神、坚定自信、强化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高度,将之视为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作为传承中华文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灵活运用到治国理政、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的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儿女五千多年的智慧创造,蕴含着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精神,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世界华人华侨的普遍响应和高度认同,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
基于这种时代语境,又恰逢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刻,尤其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共同的精神家园的支撑力量,本期特稿栏目“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在主编黄文富博士启发点醒下,特别邀约了长期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集中观照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五篇论文作者有着华中师范大学学缘,具备国家级项目研究经验,秉承了“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两大学术传统。这五篇论文立足文化资源当代转化,大多依托国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展现了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积淀和思考,大体可分为三类:前两篇偏重民间文学转化,解剖微观层面的典型案例,接下来的两篇偏重“非遗”传承利用,相对宏观且带有地域色彩,最后一篇偏重文化产业,聚焦文化传媒产业的人才培养。
张静的《口头·文本·舞台:黄陂木兰传说的当代文艺创作与跨媒介传播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木兰传说的时空流动和当代转化研究”,以武汉黄陂木兰传说为研究对象,侧重媒介传播视角,系统梳理了木兰传说跨传媒传播的历程,认为每一次新的传播媒介的引入都拓展了传说的传播范围,实现了传说的文本化和可视化,特别是舞台表演的同步影视化,突破了民间文学口头传承的瓶颈,打破了民间传说传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徐金龙、袁怡昕的《国产动漫对中国神话资源的转化创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神话主义解析》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民间故事动漫化传承发展研究”,以2019年7月上映的、刷新了国产动漫电影最高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案例,从“神话主义”视角,解析其对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该片围绕现代性的时尚主题,重塑神话人物形象,辅之以语言和细节策略,完成了对亚文化群体的“收编”,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现了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一部现象级的“神话主义”改写之作也为国产动漫开辟了一条转化创新神话资源的有效路径。王伟杰、王燕妮的《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建设路径研究》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贵州经验研究”,总结分析了贵阳市“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成绩、经验及其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贵阳市未来“非遗”扶贫开展的对策建议,以探索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非遗扶贫”之路。张国超、马力的《湖北省高校“非遗”传习所模式构建研究》回顾“非遗”传习所历程,在论证湖北高校构建“非遗”传习所模式的必要性基础上,指出了具体的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请进高校,以高校带动“非遗”研究,以社会企业组织推动“非遗”项目產业化,以利于“非遗”的保护以及产学研的结合,实现新时代湖北省传统文化的发展。张武桥的《文化产业视域下传媒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路径》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了当下文化传媒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指出了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欠缺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提出重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系构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行措施,培养新媒体时代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道义的文化传媒人才,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一专多能的人才支撑,助推文化传媒产业可持续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