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协同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29王磊刘笑羽
王磊 刘笑羽
[摘 要]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基于教育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的“京、津、冀”三地进行教育协同子系统的有序度、协调度测度,同时对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的整体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协同;京津冀;测度;复合系统协同度
[中图分类号] G5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10-07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实际,基于教育协同发展的视角,借鉴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的“京、津、冀”三地进行教育协同子系统的有序度、协调度测度,同时对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的整体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二、模型构建
(一)京津冀教育协调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京津冀教育的协同不仅受地区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区域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本文采取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质量发展、效益子系统作为教育协同发展评价系统(参见表1),利用各系统内序参量指标值进行计算,进而对京津冀区域的教育协同发展进行测评。
(二)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度模型构建
1.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将京津冀教育规模与结构、质量发展和效益视为复合系统S={S1,S2,S3},其中S1为教育规模与结构子系统,S2为质量发展子系统,S3为效益子系统。
定义1:定义式(1)为子系统Sj的序参量分量Sji的系统有序度。
从总体上看,各序参量分量Sji对子系统Sj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μj(eji)的集成来实现。本文测度的是系统内序参量有序度,基于“协同发展”内涵,采用简单几何平均法,即定义2:定义式(2)中的μj(ej)为序参量变量ej的系统有序度。
由式(2)可知,μj(ej)∈[0,1],μj(ej)数值越大,表明ej对子系统Sj有序的“贡献”就越大,子系统的有序程度就越高。
2.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义3:假设在给定的初始时刻t0,各子系统有序度为μ0j(ej),j=1,2,3,在系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另一时刻t1,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为μ1j(ej),j=1,2,3,定义式(3)为区域高等教育复杂系统的协同度。
三、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测度与分析
(一)教育协同系统有序度测算与分析
有序度是反映系统有序化发展程度的度量,有序数值越大,说明系统的有序化发展程度越高。依据北京、天津、河北省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标准化数据指标,利用模型(1)(2),计算出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系统的教育协同有序度,如表1、表2、表3。
由表2中得出,北京市的规模与结构系统的有序度随着年份的增长,有序度呈下降趋势。质量发展子系统呈“倒U”型发展,2016年有序度达到最高值0.41,表明北京市的质量发展有序化程度于2016年达到最优,由于发展活力中教育经费收入的影响,使得北京市的质量有序度有所回落。效益子系统有序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表明北京效益有序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表3知,天津市的规模与结构系统的有序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天津市规模与结构“有序化”进程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质量发展子系统的有序度的波动较大,说明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不稳定。效益子系统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系统表现出不协调的状态。
由表4可知,河北省教育协同系统中,规模与结构和效益子系统的有序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两子系统的有序化发展步入稳定轨道。而质量发展子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到2015年为缓慢上升,但2015年后有序化程度又有所下降,表明河北省的质量发展有序化受到某种因素的阻碍。
由上图得出,京津冀三地教育協同系统的有序度变动趋势均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有关,使得三地教育协同有序度发展在2016年有了明显的调整。北京市的教育协同系统有序度总体上呈上升状态,但有序演进的速度并不快,使北京教育协同能力有更大的提升。天津市有序度发展水平波动较大,说明天津市教育协同有序化发展有较大的潜力,河北省教育协同系统有序度呈“Z”形增长状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河北省的教育发展水平。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系统有序度测度图
(二)教育协同系统的协同度演变测度与分析
如表5所示,以各地区高等教育协同系统平均协同度为依据,可以得出京、津、冀三地的教育协同度均为低度协同发展状态,其中北京市高等教育协同能力最强,天津市次之,河北省最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高校质量发展水平、创新体系建设及人文条件所致。
研究期间,北京市高等教育协同度均呈低度协同状态,表明高等教育协同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天津市高等教育协同度的波动较大,说明天津市的教育协同系统极其不稳定,教育协同系统协同度得以改善。河北省高等教育协同度呈上升状态,从低度不协同上升到低度协同状态,表明高等教育协同程度尚有潜力可挖。
(三)协同发展水平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复杂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可发现,协同发展程度偏低或者不协调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三大子系统中有序度μj(ej)较低或者变化趋势与其他子系统不一致,而子系统有序度较低或者变化趋势异常的根源在于序参量分量有序度μj(eji)的异常波动。
京津冀整体区域高等教育协同系统平均协同度为0.17,呈现低度协同状态,而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平均协同度均处于低度协同状态,表明三地协同度差异不大,对区域整体协同度影响较弱。分析研究期间发现,京津冀区域2014年的协同度呈“低度不协同”状态,影响其关键因素质量发展和效益子系统间的无序性。天津市高等教育在2015年表现“低度不协同”现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程度”与“人才培养质量”相较于201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河北省地区的“低度不协同”,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发展稳定能力”“发展活力”以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三个序参量较上年有大幅下降,尤其“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回落差巨大。北京市高等教育协同系统中“各地区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序参量较上年小幅度下降,但规模与结构子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使地区总体呈“低度协同”状态。
四、结语
北京市优质高校较多,教育资源较为集中,因此,应以培养高端高校为己任,同时对部分教育资源进行疏解转移。天津市应重视发挥大学和职业院校的集群效应,在转移、承接和生成资源的过程中,提升协同效果。河北省结合首都教育功能疏解需求,积极创造有利环境,承接来自北京高校整体迁入或建立分校区,吸引各行业系统大型培训机构、优质职业院校的整体迁入,并实现校区资源整合,办好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京津冀通过分类和分梯次,统筹未来增量教育资源在三地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8.
[2]马蔚姝,辛怡,博昭.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路径探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6(0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