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视角下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过程探究

2020-12-29刘建怀高小姣赵楠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顺应论关联

刘建怀 高小姣 赵楠

[摘 要]該文运用关联—顺应理论的研究路径,对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过程进行语用认知探究。以部分河北地方政府英文网站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原文本认知推理的过程中对完全明说进行直接释意,对话语暗含语境明晰化;在译语产出的过程中动态地语言选择,顺应社会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译语读者的审美水平。

[关键词]关联—顺应论;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4[收稿日期] 2020-09-01

政府网站英译作为政府层面译介中国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为这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形象的构建。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关注政府网站外宣的翻译策略、翻译现状和跨学科理论指导。毛东辉[1]发现很多政府网站的英译质量不尽如人意,仅仅语言层面就错误百出。姚艳波[2]基于翻译规范的理论分析了舟山市政府英文网站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政府网站英文版要符合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规范期待。本文将从认知语用学的关联—顺应的视角出发,以河北省地方政府英文网站文本为语料,探究外宣译者如何从阅读原文本到译文文本的产出的全过程,以期为政府网站英文译介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一、理论回顾

关联—顺应论是好多学者根据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的特点,将两种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用于解释语言交际和翻译的理论。关联理论认为,包括翻译在内的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明示要传达的信息意图,听话人推理说话人的暗含也就是交际意图,只有当听话人付出不必要的认知努力推理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3,4]。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5]。学者李占喜建议将两者有机结合,用关联—顺应的视角来解释和描述翻译过程,为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6]。

二、政府外宣翻译过程的两阶段

结合李占喜从认知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的理解,本文认为整个政府外宣翻译过程分为“语篇释意交际过程”和“语篇产出交际过程”。

(一)语篇释意交际的过程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者的话语既有明说(explicature)又有暗含(implicature)。明说是听话人能够非常容易获取的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暗含则是传达一种交际意图,即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7]。听话者不但要根据话语的语义表征理解对方的明说还要根据说话者的语境假设认知推理明说背后的暗含。

1.文本的明说的释意。原文本的作者传递完全明说的话语时,译者在推理过程中就能以最小的认知努力为代价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在网站译介的文本中有很多完全明说的话语。如:

例1:昌黎悠久历史孕育丰硕文化遗产,现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45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市级非遗项目11项、县级非遗项目37项。

The long history of Changli has nurtured rich cultural heritages. There are45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county level and above,including 3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9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11 municip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nd 37 county-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作为网站原文本的读者和研究者,译者根据这句话的语言线索和自己的百科知识和词汇知识几乎不用付出认知努力就可以识别出这句话属于原作者传递的完全明说,并直接推理出其交际意图:昌黎文化遗产丰富。

例2:今年1—6月,全市跨境电商贸易额达75.25亿元。其中,B2B(商对商)贸易额为71.41亿元,B2C(商对客)贸易额为3.84亿元。

From January to June this year,Tangshan city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volume reached 7.525 billion yuan. Among them, the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trade volume was 7.141 billion yuan, and the 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trade volume was 384 million yuan.

与例1相似,这段话是属于完全明说,传递的信息直接且非常容易获得,所以作为读者的译者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很顺利地推理出这段话的交际意图:上半年,全唐山市的跨境电商总额很大,达75.25亿元。

2.文本的暗含的释意。暗含指原文作者意欲传递给作为读者的译者的语境隐含。原文作者在明示一些带有隐含语境的话语后,认为这些隐含语境信息是作者和读者互明的,包括译者在内的读者可以通过原文语境和原文话语命题形式认知推理获得其隐含的交际意图。译者在释意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根据原文语境对明晰这些隐含的语境假设。如:

例3:秦皇岛海事局将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通过开展水上安全、海事政务服务等线上课堂,送航海文化和水上安全知识到群众“指尖”。

Qinhuangdao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will give full play to its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in maritime affairs and promote online courses of maritime safety and maritime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to see that nautical culture and water safety knowledge accessible to the people by means of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s.

例4:“线上+线下”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Public service accessible to the people online+offline, online+offline public service makes an open road.

例3和例4的话语都含有隐含的语境,也就是暗含。例3的“指尖”指的是它的借代意义,手机中的应用软件,而“送...群众的指尖”就是指将信息或知识通过手机的应用软件为群众所了解。例4中的“打通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消除所有的障碍,畅通无阻。结合上下文语境就是便民服务的所有通道都畅通了,没有任何障碍了。但无论是“指尖”还是“打通 最后一公里”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对于作为读者的译者而言是与原作者互明的,原作者考虑到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接受能力认为不需要将其含义明示出来。由于原话语有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译者需要提取自己的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的知识,根据原文语境体味出原文意图和意境效果 。

(二)语篇产出交际的过程

语用视角下的语篇产出交际过程是一个译者动态地选择与顺应译语认知语境的过程。译者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推理出了原文本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然后,译者将要从不同的语言层面进行语言选择,以传递原文的意图。根据顺应理论中语言具有的三大属性,译者在语篇产出交际的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时,会考虑语言内部因素也会考虑语言外部因素,不仅要灵活地选择译文的语言形式还要选择语用策略。所以,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无论是译文的社会文化语境还是语言语境都是译者要考虑的因素,不过译文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更需要译者顾及,最后实现译语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也就是语用等效。

1.顺应社会文化语境。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要经常遇到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正是这些因素的差异对译者而言构成了巨大的翻译交流的障碍或挑战,因为他们会直接影响或决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译文选择。

(1)传统文化。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这也是汉译英具有挑战的地方。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的认知语境中存在,但可能在另一个认知语境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译文选择。如:

例5:总的来说,整个墓葬群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

In all, the whole tomb complex speaks for the harmon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representing Chinese fengshui culture.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集龙凤图腾、玄术、地理、历史等于一体的一种传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义。例5出自唐山政府官网关于清东陵的英文介绍,其中“风水”一词译者采用了音译,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不带有任何加注。在这一最佳关联的引导下,译者试图将“风水文化”的汉语文化意象传递出来。但同时译者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心理动机,理想化地认为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的音译对译语读者不构成认知理解的困难,未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是一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建议文内加上解释,改为representing Chinese fengshui culture, which refer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and astrological concepts in relation to space and energy flow.

(2)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通常包括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和古代的风俗与习惯等。因其具有独特性,在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不存在,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激活译语读者有关中国历史的背景知识。

例6: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明忠老师及他的团队现场为市民带来了皮影戏表演《精忠报国》,吸引了3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Yang Mingzhong and his team brought the shadow play performance of Yue Fei's story to the public, attracting more than 300 audiences to watch. Note:Yue Fei, a commander in Song Dynasty famous for his loyalty and patriotism.

译者在处理“精忠报国”这个历史典故的时候,试图传递岳飞精忠报国的历史故事给译语读者,又考虑到译语读者语境中缺少关于“岳飞”的知识,确保译语读者的能够认知上接受,所以作者在文后做了简要的注释。

2.顺应语言语境。译者为了在译文认知语境中能动态地做出语言选择,译者不得不考虑语言语境的顺应,也就是在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的顺应。

(1)词汇层面的顺应。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需要在译语认知语境中的词汇层面做出语言选择,以便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得意成功传递。如:

例7:随后,由103名医护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赶往武汉,帮助当地开展新冠病毒的防控工作。

The team of 103 medical professionals then left for Wuhan to help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orts of novel coronavirus there.

明示話语“防控工作”的交际意图是“疾病防治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所以译者在词汇层面选择“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orts”的词组,成功传递了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2)句法层面的顺应。汉语强调“形散神不散”,其语意连贯靠的是句子间隐形的意义呼应,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依靠关系词、指示词、连词等语用标记语来构建句子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如:

例8:乌克兰是“一带一路”沿线的东欧国家,在亚欧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节点作用。

As a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y alo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Ukraine is an important node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原文那句話的主题重心是后半句“重要节点作用”,体现了整句话的交际意图。为了传递交际意图,译者在句子层面将前半句巧妙地用介词“As+宾语”的结构介绍了乌克兰的地位这一次重要信息,符合英语读者的句子阅读习惯。

(3)语篇层面的顺应。“形合”和“意合”英语和汉语的语篇特征最大的不同。具体来说,在衔接和结构上存在很多的差异。如,汉语段落常常没有鲜明的主题句或主题句位于一段的结尾,段落里的句子很松散。而英语的段落一般而言开头都有一个主题,然后句子按一定逻辑顺序展开。

例9:承德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周朝,东胡人(中国少数民族)就开始在这里居住。西汉时期首先建立幽州县,并由其管理承德。清代承德隶属于直隶省,1928年改称热河省。1955年终于确定为承德市。

Chengde has boasted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in the Zhou Dynasty (11th century BC-256BC), the Donghu people(a minority group of China) started to inhabit here. Then in Western Han Dynasty (202BC-8AD), Chengde was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Youzhou county, which Emperor Wudi first set up. After 16 centuries when it was in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Chengde was under the governance of Zhili Province, which was known as Rehe Province in 1928. However, it was finally confirmed as Chengde City in 1955.

在例8中,原文本是对承德的历史的一段简介。此文本仅仅阐述了具体的历史事实,缺少对这些具体事实的总结,且句子间形式上松散。不过,这样的语篇布局不影响原文读者的理解。汉语读者很容易从这些事实中推理出这一段的主题句,也就是这段文字的交际意图:承德拥有悠久的历史。译者为了传递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后,为了保证译语读者好接受不会产生不舒服的反应,要考虑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英语的语篇特点:开头的主题句与句子间的衔接,所以在产出交际过程中,在语篇层面上做出语言选择,在开头添加了一个主题句:Chengde has boasted a long history. 译者还在细节的句子间增加了衔接词:then, after 16 centuries, however等。

3.顺应读者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需要判断出原文作者试图传达的语境假设是否存在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如果存在的话,译者需要在语言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使原文本呈现的现实世界与译文文化的视域存在最大程度的和谐[8]。

例9:春日,山桃花、杜鹃花、丁香花、玫瑰、山丹、绣线菊满山遍野,展蕊怒放;

盛夏,郁郁葱葱,到处流泉飞瀑,云海佛光奇异壮美;金秋,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如火如荼;朔冬,雾松树桂,玉树琼枝,冰柱擎天。

In spring the colorful flowers of peaches and plums are all over the mountain, in summer the whole mountain is covered by green trees with the stream murmuring, in autumn the persimmon turns red, the pear turns yellow, and the maple leaves are all over the mountain, however, in winter it is a desolate scene on all sides with withered trees and jackdaws, and the icicle is hung upside down.

这个例子是石家庄政府网站上介绍嶂石岩四季的一段文本。原文采用大量四字成语如“展蕊怒放”“流泉飞瀑”和“层林尽染”来渲染嶂石岩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然而,汉语语境的这种美却不符合译语读者的审美水平,他们更多的关注里面的信息而非华丽的辞藻。所以译者在翻译这一部分时去掉了大量的修饰词,多以景观内容的介绍为主。

三、结论

政府网站的外宣翻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整个过程是一个译者对原文本的语篇释意和对原文本信息和交际意图在译语中语篇重新产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是原文本的读者和研究者,同时又是译语的创造者和协商者。基于关联—顺应理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语用视角下的政府网站翻译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译者寻找原文本的交际意图的最佳关联的过程中,对原文本的明说进行释意,对原文本的暗含进行语境清晰化处理,以充分体味原文的意境效果,然后在确保译语读者的认知和谐的条件下,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动态性地进行语言选择,实现在社会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译语读者的审美水平等层面的顺应。

参考文献

[1]毛东辉.政府网站英文版若干翻译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8(2):18-21.

[2]姚艳波.政府网站外宣翻译规范性探讨—以舟山市政府网站的英文版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2(3):81-85.

[3]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1995: 50-64.

[4]何自然.推理和关联─认知语用学原理撮要[J].外语教学,1997(4):1-10.

[5]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55-61.

[6]李占喜.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J].外语教学, 2012(1):101-104.

[7]贾文波.从关联论视角看应用翻译[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7-22.

[8]Baker,M.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2:253.

猜你喜欢

顺应论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基于广义关联聚类图的分层关联多目标跟踪
智趣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
顺应论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初探
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