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

2020-12-29王双丽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兵团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摘要]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推进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目前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在此次疫情期间发挥了一定的成效。疫情时期兵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有:党委部门领导、政府引领推动、师市协同联动、社会参与协助、专家指导评估;心理预防为主、重点干预疏导、防治双管齐下、社会心态培育、全民广泛覆盖;开发大数据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社会态度、 社会情绪调查系统数据库,形成反映民意、 体察民情、 关注民生、 思虑民计的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关键词]疫情;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6—0041—05

[作者简介]王双丽,女,新疆兵团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心理调适。

在此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疫情期间有关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的相关问题也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及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保证了疫情期间心理援助能够依法有序地开展。从2020年1月27日到4月26日,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国务院、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接连出台了近二十个与疫情期间的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为这次疫情及今后相关突发事件后心理援助提供重要的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如此密集的文件出台也凸显了健全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一、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近年来政府文件中的一种新提法,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实践逐步形成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之前在心理学术界鲜有相关的系统研究。理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是健全兵团社会心理服务體系的关键,梳理国家相关政策与文件是理清其内涵的前提。

自国家“十五”计划后,每个五年规划中都有提到“心理健康、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 直到 2016 年的“十三五规划”中同时出现了“心理健康服务”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容,同年年底在国家卫计委等 22 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也同时出现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这两种表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均强调了“社会心态培育”,但提法和所属部分却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提法则发生了变化,一是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表述调整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二是将提法改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此外还具体做出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要求。至此,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吕小康,汪新建,2018),关于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的提法是当今治国理政思想的自然延续,它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辛自强,2018)。

但目前中央制定的具体实施文件中与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表述仍然有两个脉络, 一个是“社会心态”的脉络, 另一个是“心理健康”的脉络, 正是由于存在这两个脉络才使得人们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工作也基本上是在心理健康层面展开, 开展的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王俊秀, 2020)。

所以现在学术界对社会心理体系内涵仍然有争议,但最新的一些学者研究都倾向于将其解释为 “社会心理的服务体系”,有别于社会心理健康体系。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运用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疏导、社会心态培育、社会预期管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策略等,核心目的是解决社会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心聚力(辛自强,2018;周生虎等,2019)。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而且是一种社会治理体系(王俊秀, 2019)。而陈雪峰(2020)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定义则更具体细化,认为它是在准确把握民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的体系;是在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层面,通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手段,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为个人和组织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服务。

尤其是在此次重大疫情下,陈雪峰,傅小兰(2020)更是指出,疫情发展和防控成效不仅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人际信任、政府信任、经济信心、风险沟通、消费行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行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国家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中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在疫情初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仍然同全国很多地区一样处于建设初级阶段,主要是侧重于基础性的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工作。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能仅仅限于狭义的心理健康服务,而应该在保证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上更多的服务于兵团社会治理体系,引领兵团整体社会心态健康发展。

二、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状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兵团为积极预防、缓解疫情对群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多举措并进,织牢织密了心理防护网。

(一)兵团试点城市率先示范,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引领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高速发展。

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列为全国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是兵团唯一一个试点城市。

兵团以首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八师石河子市牵头,引领兵团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从“呼吁、提倡”发展到政策实施落实、试点运行的新阶段,为此次疫情期间的兵团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建设成效初显。

“八师石河子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于2019年4月在八师石河子市政法委和卫健委牵头下成立,制定印发的《八师石河子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具体从十个方面详细规定了试点工作的一系列目标、要求和措施等。 方案启动后,八师石河子市实施多重举措,为加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此次疫情期间,前期的队伍培育和经验积累结合兵团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心理服务的要求和部署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兵团党政主导,及时制定发布相关政策方案,让重大疫情下的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开展有政策可依,有章可循

在2020年1月印发的《健康兵团行动实施方案》通知中明确指出:“由兵团卫生健康委牵头,文体广电和民政局、旅游局、残联配合,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工作,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

兵团团委制定《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学观察人员开展心理干预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案》,对医学观察人员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工作,统筹协调兵团青年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积极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2月20日兵团办公厅发布《兵团贯彻落实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 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各师市、各有关部门要整合辖区内心理卫生资源,建立心理支持和心理问题筛查机制,落实分级干预措施,及时与承担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的医疗队、疾控队建立聯系,充分发挥各医疗机构心理门诊和心理医生作用,合理利用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热线和网络咨询服务资源,确保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持续、专业的心理服务支持等。

(三)立足兵团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各师联动,综合施策,合力搭建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

基层社区是社会心理体系建设的中坚和最基础力量(蒋利雪,李敏,2019)。2019年底,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八师石河子市开创性的通过政府面向社会统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师市6个社区作为试点,建立首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站。以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模式探索性的为居民提供心理服务,并计划在总结试点经验和运营情况基础上,以期在三年内逐步扩散辐射至师市60%以上社区。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2020年2月3日,兵团第一、二、四、五、六、十、十三师均第一时间公布了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并建立了兵团心理援助热线(石河子绿洲医院)以供未设立咨询热线的师市咨询,通过这种电话热线的方式为兵团各族群众提供便捷的线上心理服务。此外,其他各师市基层也综合施策,多方联动,共同搭建疫情期间的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工作,如:五师双河市教育局与五师双河市妇联联合行动,凝聚五师双河市各学校心理咨询师成为志愿服务中坚力量,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心理抚慰、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八师石河子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率先组织“心悦家园”工作站专业心理工作人员,随时为全垦区处于疫情不同层面的广大干部群众大众提供心理服务;十一师兵团四建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疏导组,消除留观人员恐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确保思想稳定等。但各师市受自身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限制,举措不一,参差不齐,南北疆师市存在较大落差,发展不平衡不统一,尚未形成大平台体系。

(四)专兼职心理人才互补,壮大及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心理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提供充分人才保障

兵团试点城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先行举措:2019年7月12日第八师石河子市举办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多部门培训班,其中师市党委宣传部、公安局、应急管理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卫健委、信访局、残联、妇联、团委、石河子大学、师市各医疗机构、学校、团场、街道、社区负责同志及相关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培训。参照并推广此次培训模式,兵团各师市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吸纳教育系统、社会机构等专兼职心理人才。

兵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人才建设的重要载体:兵团注重党校、行政学院内部培训平台,加强对兵团公职人员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培训。早在2017年就筹划建设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领导干部心理实训中心,并在2019年投入使用,在各个班次开设多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课程培训,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调适课程,尤其是此次疫情应对中专门开设相关专题——重大疫情下的领导干部心理建设与疏导,使其在维系自身心理健康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掌握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规律,正确认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含义,在政策制定上有意识地遵循心理学原理,更从容地应对重大疫情下的突发状况,了解群众心理,稳定舆论情绪,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兵团职工群众。

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的辅助作用,扩大队伍规模,扩充队伍梯队类型。兵团文明办2020年2月1日发布了关于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鼓励有心理、医学、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卫生防疫、心理服务、救助救护等志愿服务,由相关专业机构统筹调配,依法有序参与,助力兵团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志愿者辅助工作。

重大疫情期间通过组建有相关心理专业技能的专兼职心理服务队伍,多方参与,互补互助,充分发挥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是疫情期间短时间内迅速凝聚社会心理服务力量、扩大心理服务队伍的有效方法,也是前期试点城市总结的宝贵经验。但是如何加强专业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技能,形成互帮互助机制,定期对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如何逐步提高志愿者心理技能专业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科学管理志愿者队伍、规范服务模式、维系疫情期间持续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以及如何制定相关人员的长效奖励激励措施,都是有待思考与提升的。

三、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对策建议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建设工程,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心理建设的基础, 社会心理建设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最后产物(俞国良, 2017),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社会治理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需要提供的不仅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服务,而且是综合的解决方案(王俊秀, 2020)。因此, 疫情时期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构的推进策略必然是从个体到社会的研究视角, 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的多重整合。

(一)构建兵团“党委部门领导、行政引领推动、师市协同联动、社会参与协助、专家指导评估”多主体协同的长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兵团党委牵头组织联合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关的部门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残联、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成立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办公室,明确行政主体,设立分工协调机制,规划和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如突发重大疫情下如何展开应急心理服务。协调市场与行政指导的作用,在疫情时期加大对社会心理服务组织或公司的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和政府购买等,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其提供社会心理服务知识培训、社会心态状况监测及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及疏导等服务。建立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库,吸纳高校、专业机构等的心理学者专家,有针对性的展开调研,提供决策建议,将心理学研究成果服务公共政策的制定。此外,兵团还可积极探索使用第三方评估等方法,评估兵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效果,有效规范和指导各级行政部门工作,进而推动兵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打造兵团“心理预防为主、重点干预疏导、防治双管齐下、社会心态培育、全民广泛覆盖”的“五位一体”全方位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格局

心理预防为主,疫情期间更要重视化解民众矛盾冲突,可采用线上电话、微信、视频和线下面谈等多种形式、多个路径建立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畅通群众民意民情表达渠道,克服疫情期间出现的如焦虑、恐慌等不良心态,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发展,减少非理性行为。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进行评级,并对重点人群(如患者、一线工作者等)进行应急性的危机干预,缓和、 抚慰其负面情绪,帮助其重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要将预防和治疗双管齐下,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疫情期间普及更加侧重于对病毒防护知识、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培训,让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到适合的心理服务;宣传主要侧重于通过让群众对心理学知识的习得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准确把握、培育和引领积极良好的社会心态。从职工个体、家庭、学校、职场、社区、社会全方位入手,利用新媒体、社区服务、基层服务组织等多种途径全面覆盖各个层级,利用电视、网络、新媒体、平台直播等进行宣传和普及,提供公平及时的社会心理援助和社会心理服务。

(三)开发兵团“大数据社会心理监测预警系统,社会态度、 社会情绪调查系统数据库”,建立反映民意、 体察民情、 关注民生、 思虑民计的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注重当下和远期疫情心理需求评估和动态监测,建立大数据库,如对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抖音等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利用数据库向民众提供免费的线上心理测评、普查重点人群的心理状况,监测疫情期间的兵团职工群众的心理和社会心态的健康程度,及时预警。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强对数据库数据安全的保护,尤其是对预警人群的隐私性要加以保护,做到“点对点”处置心理危机预警,确保心理干预措施实施效率。避免因为担心数据泄露而让民众陷入更巨大的恐慌,丧失安全感与信任感,引发更多的不理性行为。

参考文献:

[1]吕小康, 汪新建.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0):582.

[2]辛自强.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5): 257-261.

[3]王俊秀. 多重整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政策逻辑、建构策略与基本内核[J]. 心理科学进展,2020(1): 55-61.

[4]周生虎,胡泊.县级政府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领导科学 ,20019(7): 47-50.

[5]王俊秀,刘晓柳. 现状、变化和相互关系: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及其提升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9(1):41-49.

[6]陈雪峰,滕迪晴,陈晶,等.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 心理科学进展,2020(1): 13-21.

[7]陈雪峰,傅小兰. 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 256-263.

[8]蒋利雪 ,李敏 . 关于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4):11-14.

[9]俞國良. 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 433-439.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兵团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60年,铸就不朽精神丰碑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