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评价工作在气田开发生产中的作用
2020-12-29岳璐
为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状况。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低成本发展战略,确保气田勘探开发经营目标实现。不断摸索效益评价工作在气田开发生产中的运行效果及价值,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及时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按时完成了苏里格气田东区效益评价工作。
一、评价单元划分
根据单元划分原则,同时结合气藏开发与财务核算单元情况对气田进行划分。要求对该区产量覆盖率100%。
二、效益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单井及区块评价计算方法。在效益评价工作中,我们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基础表格制作及对比,对所有井的投入产出均进行了计算,并对单井计算结果,按照各类效益井的定义对区块评价单元所有气井进行逐井检索,统计出一类效益井、二类效益井、三类效益井、边际效益井、无效益井。其中对边际效益和无效益的单井生产数据和单井实际发生的分项成本费用进行了逐井统计和分析。
(二)区块评价标准。采用股份公司评价标准和统一的评价软件进行评价。
效益一类气田(区块)是指天然气税后收入大于生产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之和的气田(区块)。
效益二类气田(区块)是指天然气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生产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之和,且大于生产成本的气田(区块)。
效益三类气田(区块)是指天然气的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生产成本,且大于操作成本的气田。
无效益气田是指天然气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操作成本的气田(区块)。
(三)单井评价标准。单井评价标准:分为效益一类、效益二类、效益三类、边际效益井和无效益井共5大类。
效益一类井:是指油气及伴生产品税后收入大于生产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之和的井。
效益二类井:是指油气及伴生产品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生产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及地质勘探费用之和,且大于生产成本的井。
效益三类井:是指油气及伴生产品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生产成本,且大于操作成本的井。
边际效益井:指天然气的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操作成本,且大于最低运行费用(指为维持气井开发生产必须发生的费用)的井。
无效益井:指天然气的税后收入等于或小于最低运行费用的井。
三、区块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气田(区块)评价结果。根据结果将区块按效益类别区分评定。
(二)气田(区块)评价结果分析。在对区块进行整体分析:对评价影响因素与历年数据进行一一对比,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注重分析:从2014年至2018年单位折旧折耗费随着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气井产量下降明显,单位产量所承担的折旧折耗增加。
四、提高区块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气井精细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气田递减。坚持“新井管理四步法”,通过优化配产、动态跟踪、及时调产、措施跟进等办法,优化新井合理配产,降低新井初期递减率,延长新井自然连续生产周期。
(二)加强油气资产管理,降低折旧折耗。推进资产轻量化战略实施,加强资产精细化管理,开展气井资产现状核对工作,分别通过与A2系统、实物资产逐一核对,对低产低效井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报废,有效控制折旧折耗。
(三)持续开展自主作业降低现场劳动强度。不断扩大措施井应用规模,有效降低现场劳动强度。围绕“柱塞气举、自动加药、智能间开”三个示范点建设,近三年,通过有效措施,有效降低现场劳动强度。
(四)调动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一是开展“我为成本控制献份力”活动,鼓励全厂员工,对成本控制提出新想法;二是提倡基层员工修旧利废,节约成本;三是加强员工各种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