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在抓主抓重抓早上求实效
2020-12-29杜树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应该建立完善更加有效工作机制,在落实落小落细上下功夫,在抓主抓重抓早上求实效。
一是在落实上下功夫。“十三五”以来,我省制订了一系列规划计划和意见办法,特别是围绕发展十大生态产业、抢占“五个制高点”提出了新举措新办法,呈现出产业发展势头比较好,十大生态产业渐成气候的新气象。但是对照实现全面小康和赶超追赶的繁重任务还有较大差距,不同程度存在着宏观上看得不远,谋得不深,缺乏阶段性的回视评估机制,缺乏及时的考核督导机制;微观上抓得不细、做得不实,项目储备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有的推进机制不管用,产业长时间没有大的突破。应该对“十三五”重大规划计划来一次大回顾大检视,对照提出的目标任务找差距找短板,加快补齐补足短板弱项,通过“左顾右盼”学习借鉴,“瞻前顾后”寻求突破,为“十三五”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十四五”展开新的画卷。
二是在落细上下功夫。近年来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有的被冠以“l+n”的政策体系,有的称为“黄金白银”多少条,但是基层反映一些政策文件不配套、不协调,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最大的政策效应。关键在于落小落细不够,缺乏政策落实反馈机制,也有照搬照抄、“花拳绣腿”、大而化之等现象。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方面,但许多企业仍然反映落不实、落不细的问题,缺乏对具体项目具体政策的跟踪跟进督促。一项政策的制定在方法上必须有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基层问政等环节,更要在文风上坚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在作风上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增强政策文件的含金量。特别要通过全程跟进跟踪政策落实情况,提供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举措。
三是在抓重上求实效。我省从纵向比较成就很大,但横向相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补短板、强弱项的任务十分艰巨,按照现有财力物力不可能平均用力、一齐发力,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必须认真审视最突出的短板弱项,明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比如我省还有23个县不通高速,53%的国道和55%的省道需要改造提升,抓“畅通甘肃”“畅通兰州”应该是当务之急;还比如对照国家发改委等十八部门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我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弱项,加快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应该是重中之重、加大推进力度。
四是在抓早上求实效。从各种资料和材料看到许多专家学者为甘肃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好思路。但一些对策建议仅仅提出了是什么、为什么,对于怎么样、怎么办论证还不够。比如提出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总结归纳了甘肃文化资源内涵,对于怎么样变文化资源为文旅产业优势办法不够;还比如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总结分析了甘肃科技成就和比较优势,对于通过什么途径和办法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议不多。谋划甘肃“十四五”发展,要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既需要各地各部门及早部署、全面布局,也需要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出谋划计;既需要汇众智聚众力,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更加需要提出怎么样、怎么办的真知灼见和“技术路线”;既要立足省情实际,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取向,跟进学习外省市经验做法,更要出高招、出实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描绘新的发展蓝图。
(作者系甘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一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