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的疗效分析
2020-12-29佟长征
佟长征
髋关节病变发生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上升趋势,为了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病残率,目前常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减轻当前疼痛感,恢复髋关节原本功能状态[1],但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深入,临床学者发现不同入路方式可达到不同疗效,主要在并发症、功能恢复、局部疼痛、出血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目前常用的两种入路方式为前外侧入路、直接前方入路,其中前外侧入路存在脱位率高、出血量多、创伤大等不足,而直接前方入路具有脱位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软组织损伤小等优势,更利于术后恢复。而本文分别对比了不同入路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如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邳州市中医院骨科2018年3月10日—2019年5月15日收治的12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为试验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经CT、MRI、X线检查,存在髋关节病变;(2)患者存在手术适应证;(3)患者能够配合完成随访工作。排除标准:(1)存在髋关节畸形,如屈曲挛缩、短缩等病变患者;(2)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髋关节病变或其他部位活动性感染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已知情同意。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38±5.84)岁;男性33例,女性27例;病变类型:8例为股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2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2例股骨头坏死。对照组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49±5.52)岁,男性34例,女性26例;病变类型:6例为股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21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3例股骨头坏死。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入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切口中心点选择在大粗隆前结节位置,向下与股骨纵轴平行延长9 cm,近端向上方延伸2 cm,逐层切开各层组织,切开、暴露阔筋膜张肌,紧贴骨质将臀中肌前1/3纵向切开,显露股外侧肌和臀中肌,切除滑囊组织,充分暴露前外侧关节囊,T形切开关节囊,促使髋臼缘、股骨头、股骨颈充分暴露,外旋、内收髋关节,促使外侧股骨头脱位,并截断股骨颈(在小粗隆上方1.5 cm处),取出髋臼软骨,扩大(前倾15°、外展45°)髋臼后置入内衬和髋臼假体,对患肢进行外旋、内收、屈髋,近端植入大小合适的股骨头和股骨柄,切断臀中肌,重建大转子止点,放置引流管[2]。
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治疗,确定髂前上棘位置后,向后3 cm、远端3 cm沿着阔筋膜实施切口,长度控制在8 cm左右,在阔筋膜张肌与股直肌之间,键入关节囊,结扎股外侧动脉深支,切开关节囊(以T形),摆锯垂直于股骨颈,暴露股骨颈,采用股骨颈二次截骨法,将股骨头取出,截骨部分,于股骨矩小转子上方1.5 cm处截骨,5点、7点、12点位置放置Hohmann拉钩,打磨髋臼,安装髋臼假体和内衬,暴露股骨近端,外旋患肢,扩髓腔,安装假体,充分止血,严密缝合周围组织和关节囊,最后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以下处理,常规抗凝、抗炎治疗,鼓励患者抬高患肢,在意识恢复、病情稳定后,进行股四头肌、踝关节运动等训练,并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术后24 h和48 h的V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10分代表剧烈疼痛,0分代表无疼痛[3]。Harris髋关节评分:最高分100分,主要评估当前髋关节功能状态,分数越高,代表髋关节功能越好[4]。通过放射学影像的研究,髋臼外展角的安全区位于(40°±10°)、前倾(15°±10°)的位置,髋臼前倾角敏感地受骨盆倾度变化的影响。骨盆倾度增加时,前倾角减小,反之,前倾角增大。骨盆倾度每增加10°,前倾角随之减小约6°。当骨盆倾度增加到约85°时,前倾角减至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VA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前VAS、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2例出现髋关节前脱位,4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3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11/60)。观察组1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988,P<0.05)。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s)
组别 切口长度(cm)髋臼外展角(°) 髋臼前倾角(°)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前 术后1个月观察组(n=60) 8.13±1.23 146.95±28.95 142.36±21.45 3.13±1.21 9.54±1.61 26.37±4.26 44.58±2.13 27.69±5.33 18.45±2.33对照组(n=60) 12.46±1.48 146.69±28.36 156.68±23.65 5.78±1.35 14.15±2.58 25.91±3.41 41.31±1.65 27.96±5.61 19.68±2.56 t值 12.302 5 0.545 2 26.365 4 8.415 4 13.265 8 0.652 9 10.245 8 0.270 2 4.658 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术后引流量(mL)手术时间(min)部分负重时间(d)住院时间(d)
表2 两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术前、后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术前、后评分对比(分,±s)
组别 VAS评分 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观察组(n=60) 6.08±1.11 2.16±1.33 1.74±0.52 54.31±3.02 83.06±3.84 91.74±3.51对照组(n=60) 6.02±1.09 4.16±1.25 3.56±1.16 55.11±3.11 72.12±3.65 80.35±2.33 t值 2.987 3 8.659 6 7.415 8 1.429 1 18.653 4 17.425 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髋关节病变患者,常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畸形带来的疼痛[5]。虽然效果显著,但随着研究深入,可发现不同入路方式可达到不同疗效[6]。早期常运用前外侧入路治疗,其方便髋臼缺损的植骨重建,具有视野好、髋臼充分暴露等优势,且入路位置距离重要神经和大血管距离较远,减轻对血管和损伤的损伤,但术中需切断股外侧肌和部分臀中肌,容易引起肌无力现象,且侧卧位时容易出现髋部不适感[7-8]。
直接前方入路是一种与新型器械结合下的术式,在整个髋关节暴露过程中,不仅顺利离断了大粗隆附着点的肌肉,还可减轻对阔筋膜张肌的损伤,真正实现了在肌间界面和神经血管中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9-10]。此外直接前方入路与其他入路方式相比,更为“微创”性,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肌肉的强度和完整性,更好保护髋部肌肉组织,提高关节假体的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利用T形切开关节囊,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关节囊,便于后期置入假体后缝合,增加髋关节稳定性[11-12]。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直接前方入路对组织干扰小,避免假体位置不佳,更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直接前方入路治疗安全性更高,更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利于获取满意预后效果[13]。
总而言之,直接前方入路和前外侧入路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直接前方入路更不会损伤坐骨神经,风险性更小,且行走时步态更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