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玉米储存损失与玉米储存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2020-12-29罗屹黄东武拉平
罗屹,黄东,武拉平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平衡市场粮食供求的“蓄水池”,是平抑粮食价格的“稳定器”[1]。中国的粮食储备体系包括国家储备、地方储备和家庭储备。其中,农户家庭粮食储备的地位举足轻重[2]。
中国农户自古以来就有储粮备荒的传统,大多数农户在粮食收获后会储备一年的口粮和饲料用粮,加上部分商业库存,农户家庭储粮数量庞大。河北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显示,河北农户年底粮食储量占当年粮食产量的61.60%[3]。另外,根据估计,中国农户粮食储备量约占年产量的40%~50%[4]。因此,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关系到中国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种粮机会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农户储粮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总量上看,中国农户家庭储粮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市场满足自身粮食需求[5-6]。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课题组[7]的调查,与5年前和10年前相比,农户储粮数量分别下降了11%和18%。从结构上看,农户储粮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少农户出现家庭“零库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储粮数量逐渐增多[8]。同时,由于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农户家庭粮食储备品种也发生了改变。例如,山西省大多数农户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1]。这导致山西省农户家庭玉米储备数量上升,小麦储备数量减少。从地域上看,由于国家政策和地方资源禀赋差异,主产区和主销区农户家庭粮食储备行为也有不同,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数量比粮食主销区农户更大,储粮时间更长[9]。
在实现历史性粮食产量增长后,中国粮食生产已经接近“天花板”。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已是公论[10]。在生产受限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机构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11-14]。在粮食产后损失中,农户储粮损失尤为严重,“十一五”期间农户粮食储藏损失率约为8%,每年损失粮食约2 000万t,相当于浪费411万hm2土地[15]。基于此,在中国农户储粮行为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从储粮损失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农户储粮问题对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农户储粮的重要性,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中国农户储粮问题进行研究,现有成果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农户粮食储备规模及变化情况。柯炳生[16]利用调查数据推算得出,改革开放后农户家庭储粮数量大幅增长,从1981年的0.3亿t增长到1995年的约0.9亿t。孙剑非[17]利用国家统计局的历年资料推算发现20世纪末期中国农户储粮数量仍保持增长态势,1997年为1.02亿t,1998年为1.16亿t。近年来,城镇化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户粮食储备数量出现下滑。有数据显示,当前农户粮食储备量约占年产量的40%[2,18]。
第二,农户储粮动机研究。中国农户储粮的基本动机是保证家庭粮食消费,粮食储备被广大中国农户看作是一种储蓄,用于保障自己的生活[19]。PARK[20]从消费平滑的视角切入,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发现在市场不完全和低效率的条件下,农户储粮的动机为消费安全和交易成本最小化。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农户储粮的动机是价格投机,粮食储备的目的是待价而沽[21-25]。
第三,农户粮食储备影响因素分析。多数学者认为收入因素是农户粮食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柯炳生[26]认为,对低收入者来说,收入与储备倾向正相关;对高收入者来说,收入与储备倾向负相关。部分学者基于此提出了收入与农户储粮数量的倒“U”型假说,即当农户收入较低时,收入提高会增加其粮食储备;而当农户收入较高时,收入的提高会减少其粮食储备[27]。另外,生产因素也是影响农户粮食储备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农户储粮数量与粮食产量正相关[28-29]。同时,农户储粮还受到市场发育程度[30]、政府粮食政策[3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32]。
相较于经济学关注收入、利率和流动性限制等经济金融因素对农户粮食储备的影响,在经济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人们对储粮损失与粮食储备的关系颇具兴趣,尤其是在非洲、南亚等落后地区,当地粮食损失较为严重。非洲农户玉米储备6个月时,由于虫害等原因,储备损失高达30%[33]。严重的储备损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是当地小农收获后直接出售大部分粮食的主要原因。柳海燕等[34]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国玉米主产区,采用先进储备设施的农户比仍然使用传统储备设施的农户玉米销售时间更长。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可进一步完善:第一,国内的相关研究多用案例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获取数据,而中国地域广阔,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差异,用局部数据推断整体,可能存在一定偏差。第二,针对农户储粮影响因素的研究仍有拓展空间,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生产、市场和价格等因素造成农户储粮差异,而较少考虑农户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余志刚等[8]的研究将储粮损失纳入考虑范围,但其样本数据仅来自黑龙江省409户农户,代表性不足。并且,现有研究对农户储备决策的研究多考虑的是储备数量,并未对农户粮食储备时间给予较多关注。因此,本研究基于23个省份857户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利用有序Logit模型,以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时间的影响。
1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析
1.1 数据来源
为了掌握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和损失情况,2016年,本研究团队与原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合作,在中国28个省(区、市)进行相关调查。本次调查覆盖了中国多数粮食生产优势区,涵盖中国绝大部分粮食种植省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其中,玉米的调研范围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23个省份。
在进行调研时,根据中国粮食种植分布特征将调研区域进行划分,以玉米为例,调研区域划分为北方玉米优势区、黄淮海玉米优势区、西南玉米优势区和南方丘陵区4类;其中,北方玉米优势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等7个省份;黄淮海玉米优势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和安徽等9个省份;西南玉米优势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等4个省份;南方丘陵区包括湖北、湖南和广西等3个省份。随后,根据本区域粮食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设置调研权重,比重高的区域调研权重高,即调研地点和调研数量更多;最后,根据调研权重确定各区域的调研数量,并在区域内随机选择调研地点和农户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农户的个人和家庭信息,以及粮食储备及储备环节的损失信息。主要特征指标涉及有农户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人数、(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经营土地面积、土地利用情况;当年种植业投入产出情况,包括种植品种、产量及生产成本效益;农户粮食储备销售情况,包括储粮品种、数量、动机,出售(或购入)的时间、频率、价格及其决策依据等具体信息。最后,共收回玉米调查样本857户。
1.2 样本分析
1.2.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表1是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表1显示,在857个受访者当中,户主为男性的占82.96%,多于女性;受访者在年龄分布上以“46~55岁”和“56~65岁”2个年龄段为主,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1.16%和34.31%;而受访者在受教育程度、家庭常住人口、家庭年收入上分别以“6~9年”、“2人及以下”、“3~6万元”为主体,分别占样本总量的67.68%、48.89%、38.16%。
表1 受访者基本特征
1.2.2 玉米储存时间 图1是受访者的玉米储存时长情况。在所调研的农户中,玉米储存时间小于1季度的农户为200户,占比23.34%;玉米储存时间在1~2季度的有217户,占比25.32%;玉米储存时间2~3季度的农户有247户,占比28.82%;玉米储存时间在3~4季度的农户为193户,占比22.52%。
1.2.3 受访户玉米储存损失 图2为不同地区农户玉米储存损失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农户的玉米储存损失存在差异。首先,在调研样本中,黄淮海优势区农户的玉米储存损失率最低,为1.36%;其次是,北方优势区的玉米种植户,玉米储存损失率为1.37%;西南优势区的农户玉米储存损失率最高,为3.48%;其他地区农户玉米储存损失率为2.39%。不同地区农户玉米储存损失存在差异是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存在较大差别。一般而言,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各种微生物迅速繁殖,易造成储粮损失。当粮食裸露放置或置于传统储粮设施内,温度、湿度会随气候的变化波动,更易导致粮食霉变。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和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条件和意愿采用更为先进的储粮设施,并且更容易接触到新的储粮技术和方法。调研情况也反映出气候干燥寒冷、经济发展水平高和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玉米储存损失较低,而雨热条件好、经济落后和非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玉米储存损失较高。
图1 玉米储存时长
注:玉米优势区的资料来自原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2008—2015)》,但不同于玉米种植优势区的划分,上述调查代表地区是以省份划分的。
2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置
作为经济理性人,农户决定是否进行粮食储备,并确定粮食储备规模和粮食储备时间是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必将受到粮食储备成本的影响。储粮或不储粮、储备多少粮食、储藏多长时间,都是基于成本和利润的考虑。那么,如果储备的成本超过储备的收益,则会降低农户的净利润。只有当粮食储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农户净利润才能实现最大化。假设MCi为农户储粮造成的成本,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即:
MCi=βXi+εi
(1)
式中:Xi为i农户储粮成本的影响因素向量,β为带估计系数向量,εi为随机扰动项。基于农户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理论上,农户决定储粮时所考虑的成本应与所增加的收益一致。但是,现实中农户的成本往往难以被观测,在本研究中用储粮时长Ti作为显示变量,其取值为1、2、3和4。其中,Ti=1代表农户储粮时长为“1季度以下”,Ti=2代表“1~2季度”,Ti=3代表“2~3季度”,Ti=4代表“4季度”。因此,Ti的数值越大表明农户储粮时间越长。基于此,式(1)可化为:
Ti=βXi+εi
(2)
其分类框架为:
(3)
式中:μn为农户储粮成本变化的临界点(切点),其满足μ1<μ2<μ3<μ4。假设εi-N(0,1),则:
(4)
因εi服从逻辑分布,即可得排序logit模型。
根据前人的研究,农户的粮食储存行为会受到粮食产量、储粮损失、家庭收入、住房面积及其他农户人口统计学变量(例如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因素的影响[1, 3-5, 8, 18, 23-25, 34-35]。如此,可根据式(2)建立农户粮食储备行为模型:
Ti=β1lossi+β2weighti+β3incomei+β4Xi+εi
(5)
式中:lossi为i农户的储粮损失,weighti为i农户的粮食产量,incomei为i农户的收入情况,Xi为其他变量向量,εi为随机扰动项。具体而言,本次研究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户储粮时间,解释变量包括农户特征、储存特征和其他等3类变量。同时,设置地区虚拟变量控制了不同地区的影响。
第一,农户特征变量。包括户主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可能会影响农户粮食储存决定,并造成储备过程中的管理差异,从而导致农户玉米储存时间不同。
第二,生产生活特征变量。包括玉米储存损失、玉米产量、作物成熟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和住房面积。玉米储存损失意味着农户收入损失,玉米储存损失直接影响农户玉米储存时间决定,如果玉米储存损失过高,农户会减少玉米储存时间,避免收入损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农户的玉米产量上升,意味着农户可支配的玉米增加,玉米储存时间可能会延长。如果收获时作物还未成熟,水分含量较高,不便于储存,这可能减少农户储粮时间;反之,如果作物收获时完全成熟,水分含量更低,则利于农户储粮,这将会使得农户储粮时间会更长。家庭年收入也可能影响农户玉米储存时间,家庭收入高可能会造成农户对粮食价格波动更加不敏感,农户更愿意通过市场保障家庭粮食需求,因此家庭收入高,农户的玉米储存时间更短。家庭常住人口多的农户玉米储存时间可能会更长,因为家庭人口多,玉米的消费量也更大,其更可能依赖玉米储存来保障家庭粮食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从动态角度考虑,价格和利率也是影响农户粮食储备时长的重要因素。小规模农户大多属于风险规避型,不愿承担未来价格变动风险,粮价上涨,农户会卖出粮食,反之则增加储备[23-24]。同时,农户为了均衡消费会进行存款。储粮也可以视作农户存款。如果利率下降,农户粮食储备将会增加;相反,如果利率上升,农户会减少储备[3]。由于本研究所用数据为一年期截面资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农户面临的价格是同质的;并且,在此期间内,银行利率也并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利率和价格等“投机性”变量并未纳入模型。
第三,其他变量包括农户家庭距最近城镇的距离和农户节约意识变量。农户家庭距离城镇越远,通过市场满足家庭粮食消费的难度越大,这可能延长农户玉米储存时间。另外,节约意识更强的农户可能玉米储存时间也更长。
表2为变量的具体含义、赋值及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被调研农户平均储粮时长在2.51季度,也就是7个月左右;农户平均玉米储存损失1.83%,但不同农户间差异较大;被调研农户玉米产量5 706.94 kg,与玉米储存损失情况类似,农户间的粮食产量差异也很大;大多数农户并未在粮食完全成熟时收获,而是在粮食“差不多”成熟的时候就进行收割;被调研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对数为10.74,家庭常住人口为3人,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39.78 m2;绝大多数农户的户主为男性,年龄53.81岁,受教育年限为7年。
3 结果与分析
表3为模型估计结果,为了对比,加入OLS估计和排序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中加入地区虚拟变量控制了不同地区的影响。农户特征、储藏特征和其他3类变量对农户储粮时长的影响具体见表3 。
根据表3,OLS回归结果、排序Probit和排序logit模型的估计结果大致相同。OLS回归、排序Probit和排序logit的结果显示,储粮损失、粮食产量、作物成熟度、家庭年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距最近城镇距离和节约意识对农户储粮时长的影响显著。其中,储粮损失、家庭年收入对农户储粮时长显著负相关,粮食产量、作物成熟度、家庭常住人口数、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距最近城镇距离和节约意识与农户储粮时长显著正相关。
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时长有显著负向作用,估计系数为0.04,且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储粮损失越高,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储粮时间,避免损失。这比较符合中国农户偏好风险规避的特点,即农户不愿承担损失造成的风险,为了降低储备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一旦损失过高就会减少粮食储备时间。
粮食产量与农户储粮时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说明农户当年粮食数量越多,储粮时间越长。可能的解释是,粮食产量大的农户,销售粮食可能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农户会保证储粮时间足够长,以待价而沽。但是,粮食产量的系数较小(接近于0),说明粮食产量对储备时间的影响有限。
作物成熟度与农户储粮时间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农户粮食收获时越成熟,农户储粮时间越长。可能的原因是,作物未成熟,水分含量较高,一般还未成熟就收获的农户,大多可能收获后立即售出粮食,而不进行存储;而作物成熟时收获的农户,可能偏向于储存粮食,为了避免储存过程中因含水量过高导致粮食发霉,会等到作物完全成熟时再收获。
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储备时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收入越多,农户可用来消费的资金也越多,因而不必过多担心粮食消费安全的问题,粮食储备时间便越少。在粮食市场供给相对宽裕的情况下,农户不再担心买不到粮食,从而作为保障粮食消费安全而储备粮食的动机逐渐削弱。另外,储粮时间越长也增加了农户的人力、物力消耗。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倾向于减少粮食储备时间。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农户家庭人口数对其粮食储备时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常住人口越多,农户越可能通过家庭储备满足自身粮食消费,其储粮时间自然而然就比家庭常住人口少的农户更长。
家庭距城镇距离越远,农户储粮时间越长。家庭距城镇越远,意味着农户与市场的距离也更远,从市场上购买粮食的难度也更大。因此,为了便于家庭粮食消费,距离城镇更远的农户储粮时间更长。
节约意识强的农户,家庭储粮时间也更长。可能的原因是,节约意识更强的农户,风险防范意识也更强,其往往对家庭储备更为放心,因此其储粮时间更长。另外,节约意识强的农户可能在粮食储备过程中的管理也更为严苛,储粮过程中的损失更低,因而其能够更长时间储存粮食。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全国23个省份857户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农户储粮时长模型,实证分析了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时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农户储粮时长受储粮损失的影响显著。此外,粮食产量、作物成熟度、家庭年收入、家庭常住人口数、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距最近城镇距离和节约意识也对农户储粮时间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结束了粮食产量历史性增产期后,中国粮食生产已经接近“天花板”,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发现,储粮损失对农户粮食储备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储粮损失过高会减少农户储粮时长,这将不利于发挥农户储备“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另外,政府也应高度重视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对其粮食储备时间的负面影响。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户缩短粮食储备时间而依赖市场供应,这会给粮食市场、中国粮食储备系统乃至粮食安全带来一定挑战。
为了稳定农户的储粮水平,保证农户的储粮时间,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应该在减少粮食储存损失问题上对农户进行适度指导,防止农户因损失过高而减少储粮时长,降低农户对粮食市场的依赖性,从而减轻粮食市场供给和政府粮食储备的压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广先进的储粮设备。相比于传统储粮设施,先进储粮设备能显著抑制粮食储备过程中的霉菌等微生物生长,降低虫害、鼠害,从而减少农户粮食储备损失。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户推广先进的储粮设施,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并设立专门的低息贷款,鼓励农户采用先进储粮设施。二是加强农户培训,提升农户的储粮技术。粮食储备并非简单堆放,其对储备前粮食处理,储备中的管理活动均有一定要求。中国农户受教育程度较低,政府应该加强农户储粮技能培训,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易被农户掌握的储粮方法,提升农户储粮期间的管理水平。三是研究集中化储粮。当前正处于土地流转加速期,未来会出现更多的产粮大户,这部分农户的粮食储备规模和技术相对更高,政府可以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鼓励种粮大户提供储粮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进行储粮管理,降低小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节粮减损意识。加强农户的节粮减损意识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农户的储粮时长,而且能够减少收获和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因此,政府应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大对“节粮爱粮”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节粮减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