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业务接入区微格化规划方案探讨

2020-12-29李庆黄金柳张剑峰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5期
关键词:纤芯微格光缆

李庆 黄金柳 张剑峰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2

引言

(1)微格定义

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光交箱、基站、集团客户、家庭宽带等业务分布情况,将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为更小的网格管理单元,即为“微格”,其覆盖半径一般为100m~300m。微格是全业务基础网络规划的最小区块单元,也是用户业务需求的来源,是网络基础资源需求测算的依据。微格在规划区域内无缝覆盖,承载有多元信息,包含无线、集客、家客等多种业务形态 。

(2)业务场景划分

在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按照业务需求场景制订微格化方案,扩大二级分纤点覆盖广度及深度,按需精确配置纤芯资源。微格划分场景:

1)住宅小区:封闭小区,可以结合小区周边道路、街道,按照小区用户规模定义成一个或多个微格;没有围墙的开放小区可按管道路由、光缆交接箱的覆盖范围划分为一个微格(一般400户以下、覆盖半径200~500米以内);住宅小区的沿街客户可纳入住宅小区用户内进行统一规划。

2)重点乡镇:一般情况下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微格的划分,以山川、道路为边界;对较发达行政村包含有多个自然村的区域,可结合地形分布适当划分多个微格。

3)大专院校:原则上每个大专院校为一个独立的微格。对于特大型大专院校,也可适当按照功能区块划分为若干个微格。

4)商务楼宇:高层商务楼宇一般单独为一个微格,对一些混合在住宅小区的多层商务楼宇可划分到小区微格内。

5)政企用户:有独立界限或界限比较明显的单个独门独户政企用户划为一个微格,对一些设在楼宇内部的政企用户可纳入楼宇微格。

6)聚类市场:以每个聚类市场为一个独立的微格;对特别大型的聚类市场,可结合周边道路、街道,按照市场用户规模定义为多个微格。

7)待建空地:暂时以道路河流为边界划分为一个微格,今后可视区域建设情况进行分拆或合并。

微格单元的划分应能够满足市场、建设、运维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和管理需求,微格单元划分出现差异时,应进行沟通协商,遵循就多、就细原则。微格单元间应无缝融合,共同覆盖整个区域。微格单元间应不存在交集,确保微格内资源的归属唯一性。

1 微格化规划方法

1.1 微格划分

根据不同业态类型,划分各微格单元,精细化资源需求。按综合业务接入区逐一进行宽带小区、集团客户和基站业务梳理,同时考虑后期C-RAN纤芯需求,进行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建立“宽带池、集客池、室分池”,做好“池化”工作与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方案的对接,实现基础资源与市场发展网格化协同。

1.2 二级分纤点规划

分纤点(室外光交接箱/室内ODF架)的部署直接影响整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光缆网的结构、容量和调度等,原则上应一次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目前大部分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一级分纤点已基本部署到位,现阶段应加大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二级分纤点的建设力度,合理组织从一级分纤点到二级分纤点的连接光缆,减少接入汇接层光缆纤芯的无序消耗。

根据不同微格的业务特征,综合考虑宽带业务、专线业务、无线接入业务合理配置接入层纤芯资源,根据不同业务收敛比合理选择上联光缆纤芯,确定二级分纤点位置及容量。二级分纤点可收敛多个微格区业务,每个微格归属于固定的二级分纤点、一级分纤点、综合业务接入点、汇聚节点。缩短目标客户接入距离,快速接入业务点,密集城区控制在200米以内,郊区及其他区域控制在300米以内。

2 微格化规划和建设流程

微格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各微格内家庭宽带、集团客户、基站、室分、WLAN等业务的需求及接入模式,按照“从下向上、先点后线”的顺序,逐步完成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微格化规划。

(1)从下往上,是指网络层次由低到高,对网络最末梢的用户进行梳理分析→确定微格范围→二级分纤点管辖范围→一级分纤点归属管辖范围→综合业务接入区管辖范围,逐级推进,形成成片无缝融合覆盖的网格结构。

(2)先点后线,是指先规划各级分纤点,再规划光缆联络各个光配线点,以点带面。

建设时,应把握网络的总体性,按照“从上往下”、“先架构、后引入” 的顺序分步实施,确保整体网络架构的稳固以及后续扩容的平滑,避免今后出现大规模的调整。

(1)从上往下,是指按网络层次,从高到低建设,先搭建接入汇接层光缆框架,部署一级分纤点,再逐步延伸,向下部署二级分纤点。

(2)光缆建设与光交建设相匹配,先建接入汇接层光缆再建设引入段光缆。

3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建设标准

综合业务接入区的面积不宜设置过大,业务密集城区(如城市中心区域、金融/行政集中功能区、工业园区、商业密集区域、高密度住宅区、城中村等场景)综合业务接入区的最大面积不超过3平方公里;一般城区(如商户聚居区、普通商业区、普通住宅区、写字楼区、县城中心区、发达乡镇等场景)综合业务接入区最大面积不超过5平方公里;普通乡镇及农村区域原则上不严格按照综合业务接入区标准进行区域划分。

原则上综合业务接入区按照建设标准建成后不应再进行裂变,避免业务的反复割接;在区域纤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重新叠加光缆的方式进行增容。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建设标准如下:

区域类型 综合业务接入点机房数量(个)接入汇接层光缆芯数(芯)一级分纤点容量(芯)二级分纤点容量(芯)二级分纤点覆盖半径(米)接入汇接层光缆环一级分纤点数量(个)密集城区 1~2 144~288 ≥576 ≥288 200 4~8一般城区 1~2 144~288 ≥576 ≥288 200~300郊区 、县城 1~2 96~144 ≥288 ≥144 200~300发达乡镇 1 48~96 ≥288 ≥144 300~500一般乡镇及农村 不严格按照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

4 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是一个通信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逐步、分阶段对现有综合业务接入区微格化划分,能够在总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质量,为后期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建议各分公司市场业务部门牵头进行业务目标梳理,工程维护部门配合,完成微格化划分。

(2)微格化是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的进一步细化,按照综合业务接入区项目进行管理。工程建设阶段完成接入区内管线、机房、分纤点及微格等的资源管理系统录入工作,网络维护部门负责验收及后期的维护管理。

(3)综合业务接入区微格的管理工作应包括微格名称、编码、具体位置、归属的二级光交和一级光交、微格内业务形态及用户规模、接入纤芯需求等。

猜你喜欢

纤芯微格光缆
一种具有低串扰抗弯曲的单沟槽十九芯单模异质光纤*
低串扰低弯曲损耗环形芯少模多芯光纤的设计
一种沟槽辅助气孔隔离的低串扰高密度异质多芯少模光纤*
基于网格化的主干光缆纤芯配置模型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输电线路光缆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微格教学在篮球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