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县第二例山羊斯氏多头蚴病诊治报告
2020-12-29胡伟波
胡伟波
(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邵阳 422300)
1 疫情报告
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社山村杨家羊场,存栏316头,2016年3月初以来,2个多月,有19只羊相继出现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日渐消瘦而死亡,2016年5月报告洞口县高沙镇动物防疫站。
作者2016年5月14日第1次到该场诊断,测量了10只发病羊体温,分别在38.1~40.2℃之间,有2只羊体温升高,这2只病羊有咳嗽,流鼻涕症状,因此当感冒治疗,开出兽医处方:青霉素80万单位2~3支(20~30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 2~3d。
2016年6月2日第2次到诊断,病羊数量增多,测量了发病羊14只体温分别在38.2~40.4℃之间,有3只羊体温升高。病羊少数除有咳嗽,流鼻涕症外,多数还有被毛粗乱,脱毛,在羊舍擦痒,躁动不安的症状,又当山羊疥癣治疗,开出兽医处方:虫克星(伊维菌素)注射液0.3~0.6ml(20~30kg体重),肌肉注射,相隔1星期后重复注射1次。
2016年6月6日该场死亡2头羊,作者到场解剖了这2头死羊。发现其中1只羊的腹下皮肤内有3个囊肿,3个囊肿不大为:2.2×3 cm、2.5×3.2cm、2.8 ×3.9 cm,囊肿中充满透明水肿液,认为是严重疥癣造成的,因为作者原来没接触过山羊斯氏多头蚴病例,没有对症治疗,所以这起病例治疗效果不佳。
2 疫病诊断
2.1 临床诊断
2016年6月13 日洞口县兽医局向乾裕(副局长,高级兽医师)、林目秋(高级兽医师)、陈桂华(实验室主任)会同高沙镇动物防疫站站长和作者共5人,到杨家羊场诊断,查诊:病羊下颌、前胸、腹下以及腿部等多处体表有鸡蛋至拳头大的隆起,触摸有波动感。51头病羊隆起部位多的有45处,少的也有7处。51头病羊中46头在38~39℃度体温正常,占90.2%,5头在39.5~40℃体温潲升高,占9.8%。
2.2 剖检
剖检病羊体表隆起部位,为囊体,囊体大小不一,大的:5.8×8.9cm,小的1.8×2.4cm,囊体内有大小不等透明囊泡,内有许多芝麻大小的白色头节或节片。囊体,多为椭圆形或园形,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有成簇的粟粒大、乳白色的节片为斯氏多头蚴的原头蚴[1]。
经查阅资料:斯氏多头蚴(M.skrjabini):为绦虫,成虫体长20cm,头节顶突上小钩32个,虫卵32μm×26μm。中绦期大小如同鸡蛋,单房,园形或椭圆形,其形态构造与脑多头蚴无区别,二者亦属同物异名,只是寄生部位不同。成虫寄生在犬科动物小肠内,蚴寄生在绵羊、山羊、野生羊和骆驼的肌肉、皮下、胸腔与食道等处,偶见于心脏和骨骼[2]。
2.3 实验室镜检
将原头蚴制成玻片,在100倍显微镜镜检,可见3~4个头,每个头有1个园形吸盘,有一圈大钩和一圈小钩相间排列在顶突周围,有22~32个钩。
2.4 确诊
根据体表隆起临床诊断和体表囊泡,内有白色节片剖检变化以及原头蚴镜检情况,确诊为山羊斯氏多头蚴病。
3 流行病学调查
2015年9月杨家羊场从洞口县桐山乡望乡村欧阳家引进15头种羊,该家羊场2014年10月发生过山羊斯氏多头蚴,为洞口县首例山羊斯氏多头蚴。欧阳家2013年11月从四川引进9只成都麻羊,其中2只成都麻羊母羊检出斯氏多头蚴,虽然该羊场经用阿苯达唑治疗治愈,后来临床上也不表现囊泡症状,但种羊保留了斯氏多头蚴虫卵病原,以至杨家引种后感染而发病。所以病源来自欧阳家羊群。
4 发病死亡机理分析
山羊斯氏多头蚴寄生在山羊皮肤,内脏,引发多处囊肿,病羊全身发痒,躁动不安,精神不振,发病后期被毛粗乱,厌食,营养性消瘦,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和感染疫病,造成死亡。洞口县首例和第二例山羊斯氏多头蚴病证实了斯氏多头蚴病羊死亡前有体温升高,流鼻涕,流眼,咳嗽等疫病症状。
5 防治措施
治疗:开出兽医处方:吡喹酮注射液,70mg/kg剂量深部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d(第2天1次)。
防治措施:①羊场全面消毒。用氯制剂和酚制剂交替消毒,避免产生耐药性。②控制场区犬猫出入,对饲养的看家狗用链条锁上圈养。③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1个月以上处理,杀灭虫卵阻断寄生虫繁殖链条。④对死亡羊作深埋无害化处理。⑤严禁从外省、外地斯氏多头蚴疫区调运山羊。⑤对发生斯氏多头蚴的杨家羊场进行监控,1年内不得销售种羊或商品羊,并进行体表包囊检查或囊体镜检。
6 防治效果
1个月后回访:用吡喹酮注射液治疗42头,治愈41头,治愈率97.6%。经2017,2018年2年对杨家羊场监控,每年用吡喹酮预防驱虫1次,再没有发现斯氏多头蚴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