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连仲教授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经验浅谈
2020-12-29方盛张海峰武连仲
方盛,张海峰,武连仲
(1.金华市第二医院,金华 321017;2.太仓市中医医院,太仓 215400;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武连仲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天津市名中医,“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中风病临床研究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既是武氏治神针法创始人,也是醒脑开窍针法主要研创者之一。武连仲教授学识渊博,师古而不泥古,善于探微知著,知常达变,推陈出新,以其极为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独到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思路。尤其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开创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更有其独到的新理解、新应用。笔者在进修期间,有幸拜于名师门下,受益匪浅,兹将武连仲教授对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临床应用和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1]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学敏院士基于我国中医学经典书籍和该院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于1972年提出的治疗中风病的针刺大法。醒脑开窍针法概述了中风的病理因素,即瘀血、肝风、痰浊;明确中风病的主要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元神无所附,肢无所用”[2];并据此制定“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治疗原则[3]。治疗上以开窍启闭为主旨,取穴以阴经穴和督脉穴为主导,针刺手法操作上以“泻”为主要[4]。改变了过去“只取阳经治瘫”的针刺作法,并在取穴方法和顺序,进针方向和深度,施针手法和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革新和规范化标准。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5],从而使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并明显缩短了疗程。
2 武连仲教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的新理解新应用
2.1 辨证论治
武连仲教授在近 50年的临床实践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中,从不始终采用单一取穴、手法等治疗方法。武连仲教授强调辨证论治,并根据“神气”[6]在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开创其独具特色的治疗四大步骤和法则。
2.1.1 开窍醒神
中风病初期,病邪郁阻,闭塞脑窍,神气不得宣发,导致神昏失语,半身不遂。此时应用开窍醒神,促使神气宣发,取内关(双)、水沟、百会、印堂及上星透百会等。操作时应保证对相应穴位的刺激量,如双侧内关需同时施以大幅度低频率的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1 min,使针感向中指放射;水沟斜刺 45°向鼻中隔方向进针 0.3~0.6寸,再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一周,以使肌纤维缠绕滞针,最后用“四度一按”[7]的雀啄泻法,做到高强度、大幅度、久长度、快频率,以眼球湿润、额头冒汗微热为得气;印堂需刺向鼻根方向,平刺进针1~1.2寸,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上星需用长75 mm针向百会方向透刺,行捻转平补平泻法。
2.1.2 通经导气
中风病发后,神气开始恢复对人体的支配调节。此时应用通经导气,可以促进神气的恢复并促使神气对人体的统帅支配。取下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少海、合谷、太溪等具有“窜、动、抽”针感的穴位[8]。操作时需做到“气至病所”,以患者具有“窜、动、抽”针感为佳[9]。如下极泉(原极泉穴沿经下移2寸),使患侧上肢外展约 90°并稍抬离床面约两横指,在肱二头肌与肱骨干之尺侧、肱三头肌内测头前缘凹陷处,直刺0.8~1.2寸,行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针刺尺泽时,嘱患者患肢屈肘呈120°,直刺约1寸,行提插泻法,使患侧前臂及手指抽动3次为度;针刺委中时,嘱患者仰卧直腿屈髋取穴,直刺0.8~1.2寸,用大幅度高频率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2.1.3 扶阳抑阴[10]
中风病中期,随着神气宣发的逐渐恢复,人体肢体功能进一步改善。根据中医学阴阳理论,发现“阴屈阳伸”[11]这一特点,即“阴”主肢体肌肉的屈曲,“阳”主肢体肌肉的伸展。通过研究手足三阴三阳经各经脉的循行分布和临床统计发现,中风病患者多以肢体肌肉的屈曲(阴经经气)恢复为先为主;肢体肌肉的伸展(阳经经气)恢复为后为辅。从而形成中风病患者肢体肌肉多为屈曲挛缩,伸展废痿的典型“阴急阳缓”证候。故此时应用扶阳抑阴,促进中风病患者肢体肌肉的伸展运动(激发阳经经气),而改善肢体肌肉的屈曲挛缩(抑制阴经经气),从而达到阴平阳秘,阴阳平衡,肢体功能逐渐全面恢复的目的。取穴多以阳经穴位为主,少取或不取阴经经气;也可依据“维筋相交”理论指导临床,意取其“左病右治”的原则,即一侧患病取对侧治疗。《素问·缪刺》明确提出“左病右治”的是“巨刺”和“缪刺”,并且指出“邪客经,巨刺之”“故络病者,缪刺之”,而巨刺健侧肢体相应穴位,以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作用。如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后溪、环跳、风市、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悬钟、足临泣等,多行提插补法,以可见相应肌肉收缩抽动为宜。
2.1.4 纠偏矫正
中风病后遗症期,由于神气恢复失常或未及时有效治疗等原因,而形成中风病后遗症典型肢体表现,如患侧上肢内收、前臂屈曲、手腕下垂、手指屈曲挛缩以及患侧下肢伸髋、伸膝、足内翻、踝下垂。其中又以患侧足内翻、踝下垂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最大,也最为难治。武连仲教授为此查询我国中医学经典,发现《难经集注》有:“跷,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故曰跷脉焉。”说明人体之跷脉主司肢体运动,尤其是下肢及足部的活动,与人体平衡功能的调节机制密切相关[12]。又在《难经·二十九难》中见:“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验证了足内翻属于阳缓而阴急,为阴跷病,治疗当通调跷脉,即泻阴跷之交会穴照海而补阳跷之交会穴申脉。照海穴行提插泻法,使下肢产生“窜、动、抽”针感为度;申脉穴则行提插补法,局部有“酸、麻、胀”针感即可。武连仲教授治疗足内翻、踝下垂时还多取复溜和太溪,因为此二穴均为肾经要穴,太溪为肾经原穴,足少阴经所注为“输”。“肾主技巧”[13],负责精细动作和灵活性,以及协调功能。而复溜可激发并疏通足三阴经经气。且此二穴靠近足踝关节,皆善滋阴补水,柔润经脉肌肉,取“壮水以制阳光”[14],从而缓解下肢阴急阳缓之症。再重泻大钟穴,因其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位居踝部,络于踵,泻此穴可矫正纠偏、扶阳抑阴。
2.2 辨神论治
武连仲教授突出“神”在治疗中风病的独特作用,特别重视“治神”[15]。武连仲教授认为神是脑功能的体现,脑为元神之府,其用在神,神明则治,神妄则乱,只有脑神为制,才能保持五脏六腑及脑府本身的水火相济,阴平阳秘,功能正常[16]。而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即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17],故辨神而论治具有其特殊重要作用。
2.2.1 窍闭已开
由于神伤气损造成的神呆、神乱、神燥、神迷、神迟者,治则为疏通督脉、调理神机。选用印堂及上星透百会等调神之组穴。由于印堂、上星、百会均为督脉且居“精明之府”头额顶,刺之具有通督脉、调神机的作用。
2.2.2 窍闭未开
由于清阳不升,髓海不足,督脉痿颓,伤及元神造成的神匿、神妄、神昏者,治则为滋肾健脑、填精补髓。选用脑病三才穴[18],即水沟、亷泉、复溜;项后三穴,即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
2.2.3 窍闭持久未开
神散气绝,阴阳逆乱造成的神散、神亡者,治则为开闭敛神、平抑阴阳。选用百会、四神聪、五心穴(水沟及双侧劳宫、涌泉)[19]。
2.3 辨手足三阴三阳论治
武连仲教授以手足三阴、手足三阳为整体概念,根据中风患者不同时期不同肢体表现,选取不同经络治疗。初期(急性期,患侧肢体屈曲和伸展肌力皆为 0级),治疗应取“先阴后阳”,以手足三阴经为主,着重在少阴经。患侧肢体屈曲肌力恢复至3级,而伸展肌力未达到3级时,治疗应以手足三阳经为主,着重在阳明经。患侧肢体屈曲和伸展肌力皆未恢复至3级而手足三阴三阳又同时出现失荣或经脉津燥,治疗应同时选取手足三阴三阳经。患侧肢体屈曲拘急挛缩时,治疗应泻手足三阴之急而补手足三阳之缓。逆证时,时间长久,而患侧肢体屈曲和伸展肌力仍为0级,软弱无力时,治疗应由手足三阴经为主,改变为泻手足三阴而补手足三阳。取阴经穴,手法先补后泻。如下极泉穴需在急性期、恢复前期用补法;恢复中后期、后遗期随着肌张力逐步升高而改用泻法。选穴先多后少,如早期下极泉、少海、尺泽可同用;后期则3穴选其一即可。取阳经穴,手法持续用补法,选穴先少后多[20]。
2.4 中风病十大辨证体系
2.4.1 辨神与气
我国中医学经典《素问·宝命全形论》有:“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武连仲教授据此并结合几十年的临床诊治经验认为百病皆调神,尤其中风病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神可导气、使气、御气,则更需要强调“治神”。治疗重在醒神开窍,恢复神气对人体的支配作用。
2.4.2 辨阴与阳
武连仲教授根据中医学阴阳理论,发现“阴屈阳伸”这一特点,即“阴”主肢体肌肉的屈曲;而“阳”主肢体肌肉的伸展。通过研究手足三阴三阳经各经脉的偱行分布和临床统计发现,中风病患者多以肢体肌肉的屈曲(阴经经气)恢复为先为主;肢体肌肉的伸展(阳经经气)恢复为后为辅。因而易致阴阳经气失衡,故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所处“阳急阴缓”或“阴急阳缓”的不同病症表现,灵活运用,先阴后阳、扶阳抑阴或扶阴抑阳、平衡阴阳。
2.4.3 辨刚与柔
肢体经筋有力为刚,经筋无力为柔,是指中风后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在经过醒神开窍,神气恢复后,应着重增强柔软无力经筋的经气,即提高痿软肢体的肌力。治疗重点应在疏通经络,增加气血运行。
2.4.4 辨缓与急
缓与急即指十二经筋的舒缓或拘紧,也就是伸肌张力与屈肌张力的降低或升高[21]。武连仲教授认为中风病后遗症的肢体表现特点是既挛又痿,治疗提倡挛痿同治。患肢肢体皆痿软无力属“阴阳俱缓”,治疗应阴阳俱补;患肢肢体皆挛缩拘紧属“阴阳俱急”,治疗应阴阳俱泻。
2.4.5 辨本与末
武连仲教授认为治疗中风病需要辨清本末,既重视整体又注重局部治疗;既重视近端又注重远端治疗;既重视正气的恢复又注重病邪的去除治疗。
3 病例介绍
患者,女,66岁,2017年11月15日初诊。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个半月。2017年9月27日,在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急送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现为进一步康复,至武连仲教授诊室求诊。查体示患者坐轮椅,由家属推入诊室,神清,对答正常。左侧肢体偏瘫,左侧肩关节半脱位二横指,左上肢肌力 1级,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无殊。头颅MR示右基底节区梗死灶。胃口、睡眠尚可,二便正常。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尚可,伸舌偏左,左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左侧霍夫曼征(+),左侧巴氏征(+)。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治则为通经导气,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祛风化痰。主穴以通经导气,疏通经络,改善肢体症状为主。取下极泉(原极泉穴沿经下移2寸),使患侧上肢外展约 90°并稍抬离床面约两横指,在肱二头肌与肱骨干之尺侧、肱三头肌内侧头前缘凹陷处,直刺0.8~1.2寸,行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使患肢屈肘呈120°,直刺1寸左右,行提插泻法,使患侧前臂及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患者仰卧直腿屈髋取穴,直刺 0.8~1.2寸,用大幅度高频率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再取三阴交、少海、合谷、太溪,操作时需做到“气至病所”,以具有“窜、动、抽”针感为佳。以上治疗可以激发增强神气的恢复并促使神气对人体的统帅支配。辅穴以醒脑开窍,祛风化痰为主,取双侧内关直刺进针 0.3~0.6寸,同时施以大幅度低频率的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1 min,使针感向中指方向放射。取长 75 mm毫针上星透百会;印堂直刺进针0.5~0.8寸平补平泻;完骨(双)直刺进针0.5~0.8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手法持续1 min;百会、颔厌(双)斜刺进针0.5寸,行平补平泻;水沟斜刺45°向鼻中隔方向进针0.3~0.6寸,再将针向同一方向捻转一周,以使肌纤维缠绕滞针,最后用“四度一按”的雀啄泻法,做到高强度、大幅度、久长度、快频率,以眼球湿润、额头冒汗微热为得气。祛风化痰则重取丰隆,直刺进针 0.8~1.5寸,行提插捻转泻法,丰隆具有降气、降火、降痰及通经、通腑下气的作用。由于患者左侧肩关节半脱位,再配肩七针,即肩髃、肩内陵(肩髃前下1寸)、肩外陵(肩髃后下1寸)、肩前(三角肌前缘中点)、抬肩(三角肌中点)、臂臑、臑会,针刺方向都朝向三角肌底部中点,均行提插补法,以激发“窜、动、抽”针感。均留针30 min后出针。治疗1次后,患者左下肢肌力改善至3级。治疗12次后,左侧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至半横指,左上下肢肌力改善至3级。
4 讨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神。”《灵枢·小针解》:“神者,正气也。”武连仲教授在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病时,亦重视“治神”,并根据“神气”在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灵活运用“醒神调神、通经导气、扶阳抑阴、纠偏矫正”等不同取穴、手法治疗。这种不拘泥于固定取穴、手法的治疗思路和体系,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医治疗最为精要的辨证论治。开拓了醒脑开窍针法在中风病治疗的新思路、新理解、新应用,可以更好地为广大中风疾病患者早日解除病痛。